鮑一明
摘要: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計算的能力提高了,不僅有利于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鍛煉。可是最近幾年,發現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效率都有所下降,這需要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計算進行一定的分析,發現能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本文就是自己教學實踐,通過對學生"打草稿"習慣的培養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探索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計算能力;打草稿;培養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70-02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傳統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模式,是在教師對計算規則、計算方式進行講解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培養小學生的計算技能和計算的準確率的。在一次數學測驗時,學生檢查時,大部分同學只是不停的翻閱檢查,在查看學生測驗卷時發現學生的6道計算題目,全對的學生不過一半,分析測驗卷時發現,光計算類錯誤平均失分在5分左右,在詢問學生打草稿情況時,竟只有5人打了很多草稿,絕大部分只實在算不清楚時打一下草稿。學生認為打草稿浪費時間,沒有必要時就不打草稿。那么我們要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從培養學生良好的打草稿習慣開始。
1.造成計算能力騙弱的原因
1.1 現代計算工具的使用。現代化的計算工具——電腦,計算器的出現,所有的計算都可以完全依賴于這些工具。學生就認為:我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只要我動動手指就能出結果,初中中考都可以用計算器的,干嗎還要用草稿紙進行煩瑣的計算呢?盡管老師一再要求"不準使用計算器"。但很多學生過于依賴工具進行計算,導致最基本最簡單的計算都偷懶,導致學生計算能力下降。
1.2 教材的原因。人教版新教材關于計算的練習減少了,除了規定的筆算例題以外,解決問題,圖形題目等都會選取比較簡單的數字,有些能力強的學生都直接能夠口算解決問題,而且很多學生在低年段就養成可不打草稿直接計算的習慣。
1.3 教師教育的忽視。現在的課堂注重讓學生小組合作,經歷感悟過程,很少花"大時間"讓學生動筆計算。即使計算,教師也只注重學生的計算結果,不再過問學生的計算過程和思考過程,更沒有檢查學生草稿的習慣,也就不會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打草稿的習慣。
1.4 學生的錯誤認知。學生認為草稿的功能單一,只是幫助他們得到計算結果,不清楚草稿的多用途和重要性。不少學生認為草稿紙不用上交,就隨便亂寫,習題解完、草在這稿一丟了事。以至于有些學生做數學題時,打草稿總是很隨意,一會兒寫在這邊,一會兒寫在那邊,草稿紙上亂碼一片。
2.打草稿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可能性
2.1 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有了解現狀-體驗快樂-規范使用-豐富內涵等一系列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接觸到了解,從了解到規范,讓學生一步步體會打草稿有效性,促進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2.2 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手段。只要學生有興趣,學生就會全力以赴的去完成,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交流學生自己的經驗、表揚、展示學生的草稿,教師不斷的激發學生對打草稿的興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打草稿的習慣。
2.3 最終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的計算能力逐年下降,通過改變學生的打草稿來局部提升學生的計算。有局部提升帶動學生學把好計算關,從而促進學生的計算能力全面提升。
3.打草稿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探索
3.1 規范草稿,提高計算正確性。很多學生沒有固定的草稿本,有的是隨便一張紙,有的是在其他本子的空白處,甚至有在課桌和手上打草稿的,所以首先,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完成的草稿本。其次,加強草稿本的規范使用,一開始學生在本子上打草稿從中間打,然后再再空的地方打,很亂,有時還會出現打到一半沒地方打了或者打著打著跟以前的草稿混在一起了。指導要保持草稿本的整潔,從左往右,從上往下地書寫。草稿本上應字跡清楚,書寫端正,特別要注意容易寫錯的數字、符號等等。一段時間展示干凈整潔的優秀草稿本,從而促進學生能夠規范草稿,提高計算正確性。
3.2 多樣使用,培養草稿興趣。草稿對于很多同學只是用來列豎式,很多同學只在遇到難以口算的計算題時,在草稿本上列豎式算一算。草稿還可以來解釋題意——畫草圖。比如幾何問題時,在草稿本上畫一畫,可以在草稿上嘗試能計算算的數量,添加可能的線段,表示相同的面積等等,在嘗試過程中能夠嘗試解決問題。尤其是在植樹問題時學生更能借助線段圖來明白"兩端都種"、"只種一段"、"兩端不種"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草稿當然還可以撕一撕、列一列、折一折等等。其實草稿還可以展現學生的解題思路,在方程解決問題時,在草稿上寫一寫等量關系,再把數量代入。多種形式的使用,讓學生體會草稿帶來的方便,培養學生草稿興趣。
3.3 回歸草稿,分析思路錯誤。在我們教師看到學生的作業時,只能看到學生的結果,但不知道學生錯誤在哪里,這時完整的草稿就能讓我們看到學生的軌跡,分析錯誤的原因。最直接的是計算草稿,能夠讓我們明白學生計算錯誤形成的原因,比如數字看錯,算理不清,結果抄錯等等錯誤原因,不同的原因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強化和彌補。當然也能從草稿來看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同類問題同類錯誤一而再、再而三出現。比如六年級的正比例題目:哥哥身高1.68米,在地面上的影子長是2.1米,同一時間測得弟弟的影子長1.8米,則弟弟身高是______米。老師根據學生的草稿,看等量關系,明白學生錯誤在哪.寫等量關系,可以讓有些不清楚的學生,就能明白解題思路,不會再出錯。
3.4 習慣養成,促進計算能力。"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命運。"習慣作為行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義何其重大。而我們的小學生由于其行為習慣存在很大的可塑性,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尤其重要。 當學生養成了打草稿的良好習慣,計算變仔細了,每次作業后都會檢查,整體計算能力有所提高。
通過深挖"打草稿",讓所有的學生都通過良好的草稿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計算能力。并在提高計算能力的同時,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了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培養了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