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正
摘要:本文通過對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26-01
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是根據社會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對原有的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進行的帶有質變的揚棄過程。 體育課程改革涉及到體育、教育和社會情境。它的核心部分就是體育課程標準的實施,這一過程是復雜的、系統的和整體的,整個體育實施過程有著許多不可預期性和不確定性,這與影響體育課程實施因素的復雜程度是明顯相關的。從體育課程本身上來說,它包括體育課程自身的價值取向、新舊體育課程在觀念、方法和組織評價等方面的沖突,體育教師的支持程度及素質基礎、體育課程改革給體育教師與學生帶來的利益、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保障力度等。從外界影響因素來說,它包括學生家長、各類媒體等對體育課程改革的認可度與宣傳的力度。從整體上來說,體育課程實施就是調和影響體育課程實施諸因素,平衡體育課程標準與實施情境的關系,建立體育課程新文化的過程。
1.確立全面發展的教學質量觀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本門課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滲透。一定要使高中體育教師認識到,高中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時期體育教育的最高階段,其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與基礎教育的其它階段有共性,又應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以適應將來的大學教育或走向社會就業工作的需要;在體育保健知識、技術和技能方面要學有所長,形成基本的體育能力,養成體育意識和習慣,為今后的終身體育打下必要的基礎。只有克服全面均衡發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體質發展或運動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實提高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實效。
2.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于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有的取向于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教學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范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
3.注重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
對學生體育感情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原有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出發,在一定范圍內自己選擇運動項目。這樣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求,激發學習動機,培養體育興趣、體育意識和特長,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區別對待成為可能。通過高中體育學習,使學生能掌握2~3項自己喜愛的運動技術、技能,既發展學生個性,又使學生掌握從事體育活動和享受體育活動的方法,為終生堅持體育活動奠定基礎。例如,對晨練活動的改革。高中很大部分的學生是寄宿制的,學校一直堅持出早鍛煉,但內容和形式上比較陳舊,長期以來以全校為單位,集體做一套操或追求整齊劃一的集體跑步的做法,難以激發學生參加晨練的欲望。為此可以打破原來"整齊劃一"的做法,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有氧健身跑練習,由學校規定多條健身跑路線,規定一定距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跑的線路、速度和距離,這樣可滿足學生對晨煉的欲望。
4.體會學生心境
心境是指一種較弱的而又持續的情緒狀態,體會學生的心境,就是老師們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根據學生們的言談舉止判斷學生們的思想、感受以及需要,盡量滿足學生們的合理要求,理解并且感受學生們的內心需求。體育就是為了給學生們的身心帶來一種解脫,高中繁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們喘不過氣,遠大的學習目標給學生們帶來了足夠大的壓力。可以說學生們的神經已經是時刻緊繃著,我覺得體育課就是學生們緩解神經時最好的解藥。作為體育老師,我們不僅僅只要求學生身體健康,現在提倡的是讓學生們身心健康。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感受學生們的感受。從過來人這個角度去思考,現在高中生面臨的問題,是那種想放松卻又害怕松懈的矛盾心理。當我們感受到學生所想到的,所考慮到的,我們在上課時才會去消除學生們的這種顧慮。學生們只有改變了心境,消除了顧慮,他們才能真正地去享受體育課帶來的精神與愉悅,他們才能做到身心放松。我們才達成了讓學生們身心健康的目標。體會學生的心境,感受學生們的感受,分析學生們的想法,從而改善自我的體育教學,讓適應性關系在教學中穿梭。
5.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競爭是推動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機制。競爭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如果一個人沒有積極的競爭意識,就很難立足于社會,而這競爭意識的培養,再沒有比體育競賽中優勝劣汰、能力至上的競技法則更直接、更生動。體育競賽中,勝與敗總是并存的,如何對待?在教育教學之中對學生進行勝與敗的教育尤為重要,需要教育學生在勝利中找不足、在失敗中找教訓,以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勝利,更要端正對學習、生活的態度,成為社會的強者。例如:在本學期初,我校開展了高一級部的男女生籃球賽,裁判工作全部由學生擔任(本校的籃球隊員和愛好籃球運動的骨干),教師擔任指導,要求裁判人員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場比賽。在比賽場上每位裁判人員對待工作認真負責,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完成比賽。每賽完一場,教師先集中裁判人員,讓他們先分析、總結,因為學生的"學"法是各異的,只有通過經常性的討論與分析,相互借鑒,才能糾正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各自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學生在協作學習中最大的好處。在學習討論中學生很認真,也很詳細地舉了不少例子來說明,因為學生學的不單單是裁判工作,還包括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思想認識分析能力,也加強了自身的紀律性。
6.教學評價要科學有效
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具有點撥導向、解惑釋疑、激勵表揚等功能,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勵要適時。激勵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表揚能讓他再接再厲;當學生面臨困境時,表揚如一針強心劑,讓他振作起來。其次激勵要適度。把握好表揚的分寸,表揚不僅是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同時也是向其他同學樹立榜樣。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最后激勵要講策略。激勵性評價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時應講究語言藝術,更多地給予學生鼓勵,創設一種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
高中體育固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定可以解決問題。對待體育,我永不言棄?;蛟S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建立適應性關系還不夠成熟,但是我一定會在大家的監督和建議下逐漸改進,同時也希望體育教學的明天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