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祿
摘要:新課程理念中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出"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在各個水平階段都明確了安全第一的要求。但在小學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的身體傷害事故時有發生,這不僅給學生的身體和精神帶來痛苦,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且給家庭、學校帶來了巨大危害,給社會造成了不利影響。小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意外發生傷害事故的處理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我們要多方面注意并及時地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我們要及時正確的處理。
關鍵詞:體育教學;預防;體育傷害事故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28-01
在中小學校中,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在學生意外傷害事故中,體育運動中發生的傷害事故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與體育運動自身所具有的運動性、激烈性、對抗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分不開的。同時由于中小學生正值青少年時期,根據人體成長過程中各年齡階段身體生長發育的特點,各器官系統發育的速度是不均勻的,時而快時而慢,呈波浪式地增長,是一個既有階段性變化又有連續性遞增的漸進過程,如果在體育教學中不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合理地安排聯系內容,就可能發生運動傷害事故。如何預防和處理中小學校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并妥善處理好,防患于未然,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1.體育運動過程中身體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1.1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麻痹大意。體育教師安全意識不強,思想麻痹沒有對學生的學情充分了解——健康情況作全面調查。有的學生患有心臟病、肝炎、以及以前骨折過、先天性運動障礙、多動癥等等,如果讓這些同學和其他同學做同樣內容和同樣負荷的練習,一旦超過其所承受能力,就會造成不可預料的后果。
1.2 學生服裝檢查的不充分。在很多的普通家庭里,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沒有上體育課穿運動服裝的,上體育課時會穿寬松肥大的便服或瘦的不能蹲下的褲子等等都可能造成在運動過程中的摔倒跌傷、踝關節扭傷等。特別是很多學生喜歡穿著緊身的牛仔褲,如在跨越障礙的項目中極易發生傷害事故。有的手腕帶首飾或手表、耳環,長長的指甲,口袋里的尖銳、硬的物品等等都很有可能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傷害。
1.3 體育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沒有顧及學生的作業負擔、伙食營養、作息制度和恢復措施等,教學內容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現在家長特別注意統考文化成績,學生在種種壓力之下有的學生苦戰,忽視身體鍛煉而造成體力不足。如運動量或運動強度過大,體力和營養不支,再加上中小學生循環呼吸功能尚不完善,吸氧能力較成人差,負氧債能力也大大低于成年人。當運動負荷超過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尤其是局部負擔過大,引起微細損傷的反復積累則發生局部勞損。
在很多的中小學由于學校體育方面的經費投入的限制,田徑場一般為泥土地面煤渣跑道,場地不平,有磚頭石塊;跑道或助跑道過硬、過滑;跳遠起跳板不平,沙坑太硬;跳高海綿墊厚度不夠或墊子不夠大。體育教師在對場地器材布置不周密細致,這就讓學生發生意外損傷的幾率大大提高。
1.4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不恰當。對準備活動的思想認識不足。運動生理學理論告訴我們:準備活動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需氧量增加,機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還能使體溫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彈性、伸展性等處于良好的狀態,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和速度以及動作協調性,避免運動損傷。認真做好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基本部分的學習乃至整個體育課的任務完成。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對準備活動的認識不足,有的教師存在輕視或盲目地壓縮其時間的現象;有的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只重視基本部分學習,對準備活動,懶懶散散,動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為一種形式。有的教師在準備活動時讓學生繞操場兩圈,之后教師不再理睬,而學生為了早完成老師的"差事"在靜與齊就拼命的跑,或者說是部分學生的自我展示,致使身體素質差一點的學生和女生在準備活動中開始疲勞,在之后的學練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1.5 學生對運動傷害事故認識不足,抱有僥幸心理。許多學生對運動傷害事故認識不足,有時認為運動傷害事故不過是破點皮,流點血,問題不大,所以對體育老師的提醒不重視,沒有積極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如在剛開學上課時一男生腳不小心扎了一個銹蝕的鐵釘,我讓他去鄰近的醫院包扎并打預防針,但他笑說沒事。他可能表現自我剛強勇敢的一面,我向他講清利害關系,并強制執行帶他去。所以一點微小的傷害都要引起師生的注意。
1.6 其他原因。氣侯條件不良導致的學生傷害。如高溫潮濕容易造成疲勞、中暑及發生抽筋虛脫,低溫潮濕容易引起感冒、凍傷或肌肉韌帶拉傷。
2.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預防與對策
2.1 加強安全思想教育。思想上重視安全問題是預防傷害事發生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傷害事故的產生都是因為忽略了這個問題,安全無小事,對于學校,尤其是體育課來講,更是如此。學校應當注意校內的體育設施是否完善,有無安全隱患,并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應當及時排除。因此學校在平時就因為通過校園廣播、黑板報、畫廊等宣傳工具以及在有關會議上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典型、生動、具體的事例,進行運動安全思想教育。不僅體育教師自身思想上要重視安全問題,還必須使得全校學生和老師都重視這個問題,使人人都懂得:只有思想上重視,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才可以減少或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
2.2 加強運動衛生保健教育常識做到自我愛惜。體育教師要經常向學生講授有關運動衛生常識,課堂發現不健康的問題及時糾正。如:為什么要做準備活動;快跑后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來;參加體育鍛煉時怎樣進行自我監督;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發現了這類情況就及時給與糾正。尤其是在分組訓練時,教師不宜給自己未親自輔導的小組安排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活動,如投擲鉛球等。此外,體育教師還應教會學生常用的自我保護方法,比如摔倒時應立即曲肘,低頭,團身,讓肩背著地,順勢滾翻,而且不能直臂撐地。跳遠和跨越式跳高落地時,應注意屈膝緩沖,以減小著地時地面對身體的反作用力。
2.3 精心備課,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備課是體育教師在上課前的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不安全因素,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逐一排除。備課時,不僅僅是寫好教案,而且要備教材、備學生、備場地器材,要揣摩教材的技術要領、動作結構、重點與難點、保護與幫助,要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如身體狀況、興趣愛好、紀律習慣、運動能力等等。此外課前做好準備活動,對預防運動傷害事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要求同學在體育課上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既要做好一般性準備活動,還要根據具體的練習項目特點,做好專項性準備活動,提高身體肌肉內的溫度,使人體的運動系統,內臟器官和神經系統都能適應所練習的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靈敏的技巧、嫻熟的技能,并采用科學的教法,使學生領會并掌握動作要領,明確技術規范,進行準確操練。對于體育課的著裝,教師必須有嚴格的要求,使學生明確目的,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不得穿皮鞋、涼鞋等;不得攜帶鑰匙、小刀等利器。
3.總結
體育課是學生身體參與運動的過程,在體育鍛煉中的確存在不安全因素,有其潛在的危險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動性損傷,這類事故的出現也屬正常,但我們要盡力避免意外發生。體育教師只要注意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中的要點。做好集體備課,課前精心準備,課堂組織嚴密,以正確科學的方法施教,對場地器材加強養護措施,以防患于未然安全第一精神的思想深入課堂就能有效減少和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在傷害事故發生后多多關心問候傷者。在這同時體育教師也應掌握一定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一旦出現傷害事故要妥善處理,及時送往醫療機構救治,體育教師畢竟沒有行醫資質,避免意外傷害處理不當而引發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