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山
用“數據驅動+人工服務”的模式做招聘,有4500萬程序員社交數據,覆蓋100萬IT工程師。
近日,智能程序員招聘平臺“簡尋”獲得了500萬元Pre-A輪融資,由上海六禾領投,長安私人資本和知卓資本跟投。簡尋的創始人兼CEO何斌曾獲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大賽(德國萊比錫)HPL冠軍并打破了該比賽的世界紀錄。他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參與創建“極驗證”,負責早期技術建構。
“看過很多簡歷,依然招不到好的程序員”,這是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面臨的問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中高端的程序員相較稀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企業的需求和人才素質很難精確匹配。
針對這一招聘困境,傳統做法是通過獵頭獲取這類中高端人才,簡尋則是用“數據驅動+人工服務”的模式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節省50%的招聘時間,大概需要2?3周。
專注垂直中高端IT工程師招聘
何斌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簡尋和拉勾、Boss直聘的本質區別在于,拉勾等提供的是平臺和工具,而簡尋提供的是服務和解決方案,并且垂直于中高端IT工程師領域,更加細分和專業。
拉勾網等招聘網站的最大特點是門檻低、流量大、信息獲取便利,但是更適合解決普適性的崗位需求,而對于中高端程序員這一崗位需求,上述優勢反倒使得招聘企業和求職者之間尋找、溝通成本大大增加,匹配效率也并沒有升高,并且職位和人才的級別越高,這種趨勢越明顯。
程序員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崗位,而簡尋80%的成員為工程師背景,緊跟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比較了解企業技術的通用架構及配備人員能力,且公司會定期對所有業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企業提出需求后,簡尋會負責解析職位,做定制化的挖掘方案。從邀約候選人到面試到產生offer,簡尋都會持續跟進,進而提供一整套的中高端程序員解決方案。
對接人才與企業需求
簡尋的智能推薦系統主要依賴于兩點:第一,發現人才;第二,智能匹配。
針對人才端,簡尋會收集程序員在社交網站和專業網站上的公開痕跡以及獵頭相關數據庫,用機器學習完成對候選人的職位方向、薪資、求職偏好等方面的預判,構建人才信息庫。
針對企業端,簡尋則是將企業需求結構化。企業職位發布后,簡尋會在大量數據中快速定位到合適的工程師,這為HR大大節省了到各個渠道翻找簡歷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能幫HR發現從常規渠道無法發現的候選人。
此外,針對有特殊需求的崗位,簡尋還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定制化挖掘,為企業找到簡歷渠道找不到的人才。
目前簡尋已經擁有4500萬程序員社交數據,覆蓋100萬中國工程師。
何斌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簡尋的智能推薦系統、機器學習系統會根據企業詳細的職位背景信息、操作記錄不斷為企業推送更合適的候選人,并且使用得越多,推薦得更準確。
今年11月,簡尋還上線了“在線人才池”功能,每月提供500位左右常規職位的在求職狀態的候選人供企業邀約。這一批候選程序員平均水平處于行業前20%,均已經過簡尋的審核和人工溝通,保證處于求職狀態。一旦找到工作,候選人信息會從人才池下線。此外人才池的求職人員材料還附帶簡尋的評價,相當于簡尋為企業HR完成了除面試和offer環節以外其他所有的工作。
服務騰訊、阿里等100多家客戶
簡尋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向B端招聘企業收取服務費用,何斌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目前已經達到收支動態平衡的狀態。
目前,簡尋平臺已經積累了1000多家注冊用戶和80多家付費用戶,包括騰訊、阿里、新浪、斗魚、搜狗、搜狐、滴滴出行等典型客戶。
簡尋的核心團隊成員均有工程師從業背景,且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招聘服務VP屈澄曾任科銳福克斯獵頭經理、CSDN旗下“必得”產品負責人、獵必得運營總監等職位,擁有豐富的獵頭管理經驗;聯合創始人張佳樂和趙明燦曾在騰訊、阿里和恒大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