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圖書館眾包已有文獻進行梳理,發現圖書館眾包研究主題集中在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眾包、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眾包、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眾包、高校圖書館眾包館員和國外圖書館眾包應用實踐五個方面。分析發現,已有文獻研究存在五方面不足,文章針對不足,提出潛在研究方向,旨在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關 鍵 詞】圖書館;眾包;述評
【作者單位】鐘海歐,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
2006年,眾包首次被杰夫·豪(Jeff Howe)提出,他認為眾包(crowdsouring)是指一個公司或者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和自愿的形式外包給特定的大眾的做法。眾包最先被應用于商業領域,并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若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創新是關鍵,眾包可以利用社會的力量來進行大眾創新。目前,國外圖書館開展眾包實踐成果豐碩,但是國內圖書館眾包的研究才剛起步。國內眾包研究最早出現于2011年1月范麗娟發表在《圖書館建設》雜志上的《眾包對圖書館的影響及其運用》一文,她認為,眾包可以運用于圖書館部分業務工作中,針對特定的社群進行眾包,能夠實現圖書館理論創新、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隨后,趙景明等人在《圖書館理論與實踐》雜志上發表的《圖書館眾包模式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中,詳細地論述了圖書館開展眾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構建了圖書館運行眾包模式的理論框架。上述兩篇文章開啟了國內圖書館眾包研究的先河,隨后一系列的研究相應展開。
一、圖書館眾包數據來源與總體數據分析
本文以CNKI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為依據,以主題 “‘圖書館and‘眾包”進行精確檢索,分別得到68篇和72篇文章(時間截至2016年11月)。對篇名和摘要進行泛讀后,去掉重復和不相關的,最后整理得到圖書館眾包相關文章67篇。如圖1所示。
圖書館眾包論文發文量在2013年經歷了第一個峰值后,于2015年達到最大峰值,這種情況符合普萊斯文獻增長曲線的觀點: 我國圖書館眾包論文數量在達到一個階段的高潮之后會趨于平穩,然后逐漸下降,直至下次文獻突變的產生才會出現再次增長。呈現這種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眾包最初是由商業領域引入,在圖書館內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最早尚未引起國內圖書館的高度重視,隨著全國各地學者對其研究的深入以及實踐的探索,引發了新一輪的關注,因此,呈現了2015年發文量的高度增長。
二、圖書館眾包研究主題分析
1.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眾包
高校參考咨詢眾包是圖書館眾包研究的熱點之一。參考咨詢眾包是指將原本由咨詢館員回答的全部或部分咨詢問題發布到所構建的網絡平臺上,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大眾網絡解決的做法。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眾包利用大眾的智慧來解決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如今在網絡上,這種做法相當流行,比如Google 問答、百度知道等,都是通過大眾的智慧來解決一些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秉承總有一個人知道你問題答案的理念,目前,百度知道采用眾包模式已經解決了4億多個問題。我們應當借鑒商業上運行已相當成功的模式,分析其優點,與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相結合,來助推圖書館的發展。目前,國內學者主要從優勢、內容、流程這三個方面對參考咨詢眾包展開論述,另有張薷等人還對與參考咨詢相交叉的學科服務眾包從參與主體、服務內容以及眾包流程展開了研究。她認為,通過眾包可以將圖書館員、圖書館資源、高校的人力資源整合在一起,從而滿足用戶的學科信息需求。
2.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眾包
目前,全國高校各館都在花重金加強推進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但是效果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其中一部分特色數據庫建好之后就束之高閣,內容始終沒有更新;另一部分特色數據庫則是無人問津,成了名副其實的“花瓶”。深究其因,除受到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針對當前困境,關富英認為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可以與眾包相結合。圖書館若想在迎接新興媒體的挑戰中不被淘汰,就必須增強用戶的歸屬感。楊艷紅提出可以通過眾包的方式,將特色庫選題、特色數據庫頁面設計等眾包給大眾,以低廉的費用和較高的成效來解決問題。陳桂菊認為圖書館特色庫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時候,可以采用眾包的方式,讓企業的員工來參與數據庫建設、解決特色庫后期的建設與更新等。
3.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眾包
學者們主要是從內容上來對信息素養教育眾包進行論述,肖檢蓉等認為信息素養教育眾包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教學眾包,二是針對特定的信息素養教育問題的眾包。吳駿、韓麗等認為信息素養教育眾包除包括以上兩點外,還包括了采用眾包策略構建合作式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信息素養教育體系。 王利青針對目前大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認為可以在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技術手段上,采用眾包來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
4.高校圖書館眾包館員
高校圖書館業務進行眾包后,之前的館員就相應變成了眾包館員。眾包平臺構建后,圖書館咨詢員的角色職能相應地發生了轉變,由原來單純的問題回答者變成平臺的維護者、監督者、引導者。盛芳以“工作量” “技術難度”和“時間周期”三個維度,將眾包業務分為作為任務發布者的入門級眾包員、作為任務分解者的初級眾包館員、作為項目經理的中高級眾包館員。圍繞眾包項目產生的決策、監管和技術這三個方面執行要求,把眾包館員分為決策眾包員、監管眾包員、技術眾包員。眾包館員將作為推動圖書館服務轉型、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和軟實力的重要力量。而圖書館聚集優勢資源、協同各種能力、整合創新服務的同時,將成為整個社會的“知識中心”“交流中心”和“創新中心”。
5.國外圖書館眾包應用實踐
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業務模式,眾包在國外圖書館界已成為熱點,并且有相當多的成功案例。劉麗對12個國外圖書館眾包應用案例進行了介紹,然后從內容上、平臺建設上和用戶激勵方式上對國外成功實踐進行了分析。李書寧通過對國外圖書館眾包實踐分析后認為,目前國內尚未出現眾包的相關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圖書館,尤其是圖書館實踐者和決策者對其運行模式、應用場景、技術平臺、保障機制等了解和認識還不足。
從目前的案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學者們對國外的圖書館眾包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簡要介紹國外成功的眾包實踐;二是從國外圖書館眾包實踐入手,分析其優勢,再與國內圖書館相合,得出我國圖書館眾包開展的一些建議和啟示。總體上國外圖書館眾包的具體案例研究相對較少,一方面是國內圖書館眾包研究剛剛起步,還未形成成熟的研究體系;另一方面是因為圖書館眾包是一個較為新穎的研究領域,學者們還沒有對其進行廣泛關注。
三、眾包研究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5年的摸索和積累,國內學者主要從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眾包、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眾包、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眾包、高校圖書館眾包館員和國外圖書館眾包應用實踐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另有學者還提到了眾包可以運用于圖書館電子資源維護和更新、科研數據管理、資源采購、閱讀推廣和科研數據管理等方面。這些成果為圖書館眾包的開展注入了新思路,開啟了新方向,但整體而言,該領域的國內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1.側重分析正面效應,忽略其潛在負面效應
由于眾包在國外圖書館以及商業上取得一些成功,導致目前國內學者對眾包的正面效應分析較多,而忽略了其潛在的負面效應。我國圖書館能否照搬國外的成功實踐,以及由于眾包強調開放式創新和公開討論,會造成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同時,知識產權的糾紛勢必會成為用戶與圖書館之間的一道鴻溝,有必要進一步探索眾包的負面效應及潛在風險。
2.缺乏對圖書館開展眾包基礎理論的探討
大眾參與創新,勢必會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很多學者都對圖書館開展眾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展開了論述,但是,圖書館對于這樣一種新型的創新手段,缺乏對開展眾包基礎支撐理論的探討。
3.缺乏對眾包平臺建設的研究
眾包平臺作為圖書館眾包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連接發包方和接包方的橋梁,是用戶參與眾包的重要媒介,平臺的選擇、設計和構建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姜鵬從界面設計、任務發布、質量監督等方面簡單闡述了高校圖書館眾包平臺的設計方案,霍建梅構建了一個高校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眾包服務平臺模型,有一定的參考性,但論述簡要,沒有觸及本質。
4.對國外圖書館實踐進行介紹的論文偏多,深入研究較少
在67篇圖書館眾包相關論文中,對國外圖書館眾包實踐介紹的文獻總共有16篇,占到了整個發文量的25%。雖然在介紹的基礎上,鄧珊妮、李蘇寧和劉麗對國外圖書館開展眾包進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但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評論和簡單啟示的層面上,更深層次的分析較少,其他論文更是簡單帶過。
5.現有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以定性為主,缺乏定量研究
對相關論文進行分析后發現,基本上所有的論文都以案例描述為主,大多數論文都提出一些理論上的對策,多有雷同,無關鍵數據支撐。至于眾包對圖書館創新績效產生怎樣的影響,缺乏實際數據的支持。
四、眾包研究建議
1.加強圖書館眾包產生負面效應的研究
關于圖書館眾包的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和知識產權糾紛等可能涉及的負面效應,如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以至于一部分用戶因為這些考慮而拒絕使用眾包來完成任務,造成眾包的開展存在困難。圖書館是一個開放性機構,因此圖書館數據資源侵權的可能性極大,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版權問題,核心在于復制權的控制,加強對圖書館眾包負面效應研究,規避其可能產生的風險非常迫切。
2.加強圖書館眾包基礎理論的研究
對于眾包這種新型的創新手段,圖書館為了保證其良性發展,應該采取怎樣的一種眾包模式,應該怎么樣激勵更多的用戶參與眾包以及留住哪些穩定的參與者,如何把圖書館的工作內容進行眾包且避免核心利益的損害,哪些工作應該進行眾包,哪些工作應保留傳統的方式,對于眾包這些問題都有探討和挖掘的價值。特別是圖書館眾包的激勵機制,涉及眾包能夠穩定開展,因此,對這一理論的研究尤為重要。
3.加強眾包平臺建設研究
眾包平臺作為用戶參與眾包的重要媒介,平臺的優劣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刻不容緩。眾包是把雙刃劍,用不好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用得好既可以為圖書館帶來巨大的效益,又可以很好地服務讀者。如何制定合理的眾包平臺設計策略,實現雙贏,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4.加強對國外圖書館實踐的深入研究
眾包模式的優勢和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為圖書館工作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圖書館工作注入了新能量。但是眾包在我國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相關的成功經驗少之又少,國內圖書館界還需要對國內其他行業較為成功的眾包項目及公眾參與動機進行研究分析,以獲取更加適合國內開展眾包業務的成功經驗。
5.圖書館眾包績效評估
圖書館眾包績效主要用來衡量圖書館部分工作開展眾包的效率和效果,通過圖書館眾包績效評價方法的實現,為圖書館眾包相關問題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持,從而彌補圖書館眾包在定量研究方面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杰夫·豪. 眾包[M].牛文靜,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
[2]范麗娟. 眾包對圖書館的影響及其運用[J]. 圖書館建設,2011(1):89-91.
[3]趙景明,時詠梅. 圖書館眾包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8):12-13.
[4]百度知道[EB/OL]. https://zhidao.baidu.com/,2016-10-08.
[5]張薷,曾艷. 基于眾包理念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J]. 圖書館雜志,2014,133(8):53-58.
[6]關富英. 基于眾包模式的特色數據庫建設思考[J]. 圖書館雜志,2015,134(2):58-62.
[7]楊艷紅. 眾包——圖書館特色資源建設路徑新選擇[J]. 圖書館學研究,2013(19):35-38.
[8]陳桂菊. 圖書館特色庫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研究——基于高職院校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4(9):164-165.
[9]吳駿. 眾包及其對我國信息素養教育創新的啟示[J].新世紀圖書館, 2013(1):42-44.
[10]王利青. 眾包策略與高校圖書館服務[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29(2):97-99.
[11]霍建梅. 高校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眾包服務平臺模型[J]. 圖書館學研究,2016(12):72-75.
[12]盛芳. 眾包館員——開放圖書館的開放圖書館員[J]. 圖書館雜志, 2012,31(2):19-23.
[13]盛芳. 眾包與眾包館員制度——助推圖書館服務轉型[J]. 圖書情報知識,2012(4):95-101.
[14]萬紅. 基于眾包的圖書館管理新模式設計[J]. 圖書管理學研究,2012:27-30.
[15]聶玉珍. 圖書館眾包模式實踐初探[J]. 現代營銷,2014:16.
[16]馬杰. 眾包模式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工作,2013:118-120.
[17]劉麗. 國外圖書包館特色數據庫眾包模式建設調查分析[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23-26.
[18] 李書寧. 國外圖書館數字館藏眾包建設實踐調查與分析[J]. 圖書情報工作,2014, 58(23):83-89.
[19]喬亞銘. 基于眾包的圖書館服務變革及問題思考[J].現代情報,2016, 36(9):124-127.
[20]姜鵬. 圖書館眾包平臺設計[J].卷宗,2016(3):505.
[21]張鳳霞. 圖書館數字閱讀中的版權保護問題研究[J].出版廣角,2015(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