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華清
【摘要】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側重于整體上的管理,以整體帶動個體,然而,學生個體成長同樣可以促進班級管理。堅持計劃總結與抓好學生基礎技能培訓能夠有效地推進學生德育、學業的成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較好的班風,從而推進班級管理。
【關鍵詞】個體成長 中職學校 班級管理
中職學校是中職生在校學習的最后階段,也是形成終身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行為規范的最后時期。當前,中職學校在國家“德育為先、技能第二”辦學理念指導下,整體上普遍重視班級管理,在班主任培訓、班級管理技巧等方面深入探索,大多形成了各自的風格,比如有以《中學生行為規范》為指南的操行分量化管理與和諧管理、民主管理、企業化管理等模式,在學校整齊統一的管理體系下,以學生個體成長為旨歸能夠有效促進中職學校班級管理。
一、中職學生個體發展現狀
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優化或改革必須依托中職生的基本特點,目前,雖然國家愈加重視中職學校自身發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職學校的發展境遇、生源質量,然而中職學生個體發展依然不夠理想,相關研究已經充分指明。
馬萬全、袁麗英在《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狀況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中,指出中職學校學生在學業上存在: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差異大;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興趣缺失;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方法缺乏;學習氣氛不濃,學習環境不優等問題。林向英、韋小滿、鄭慧勇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中指出,中職學生問題行為表征呈現綜合性特點,課堂問題行為是中職學生最多發的問題行為,中職學生學習和生活問題行為年級差異顯著——年級越高問題行為發生越普遍的現象,城市職校學生的各類問題行為檢出率均高于鄉鎮職校學生等。葉銳先在《職校學生心理存在問題及其對策初探》一文中認為職校學生心理存在問題主要有三種情況:既有升學的壓力,又有就業的擔憂;既有較高的理想追求,又缺乏精神振奮;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比較頻繁。
從上述研究以及中職學校學生的情況來看,中職學生個體發展現狀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在學業上沒有強烈的目標、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方法陳舊落后,中職學校整體上的學風不濃;在人生目標上,對于未來缺乏明確的定位,沒有長遠發展眼光,大多走一步是一步;在思想認識上普遍存在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耽于娛樂有欠缺拼搏的意識與勇氣;在心理上比較敏感、無助、自卑、矛盾等。每個學生個體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各自問題,最核心的問題在于普遍存在缺乏學習目標和思想認識上的正確引導。
二、中職學生個體發展現狀的形成原因分析
中職學生個體發展現狀的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的。關乎家庭、社會、中小學教育、學校、學生個體等,從根本上來看是家庭、學校、學生個體三方面綜合因素發展的結果。
中職生一般而言或多或少存在家庭上的問題,或者是家庭不睦,或者是家庭受到損害、不完整,或者是留守兒童等,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等;中職生在中學階段大多數成績較差,其原因除了學生自身天賦的原因之外,還在于中小學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行為習慣比較差,缺乏勤奮、勤勞,比較懶惰,拈輕怕重的思想普遍存在;中職生大部分沒有自主的意識、自主的行為,缺乏反思、反省,對于自身要求不嚴格,也是學生自身的問題所在。加之社會的誘惑太多,也深刻地影響著中職學生個體的成長。
三、中職學生個體成長促進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實施途徑
個體是多樣性的,個體的成長也是多樣的,中職學生個體成長最為主要的是思想與心理上的成長與學業上的成長,通過個體成長、多數學生的個體成長從而對班級管理生發正面的影響,可以促進班級實現有效的管理。
從時間段上來看,中職學生實現個體成長需要正確處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第一學年,重點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問題,糾正中小學以來形成的壞習慣,啟發學生對于自身形成正確的認識,樹立起人生的目標,建構正確的學習觀念。其中的主體是個體思想認識的成長,促進班上的紀律作風趨向良好。第二個階段是第二學年,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習成果,針對不同學生提升不同的學習任務清單,形成自身的優勢,從而提振學生個體信心,推進個體學業成長。最后一個階段是第三學年,學生個體成長基本完成,在思想認識上、學業上較中職一年級有較大提升,班級管理上,學生凝聚一心,但是學生個性多樣化。
三個階段是學生個體成長的總目標、總任務,也是班級管理促進的重要推手,而它的實現則需要有效的實施途徑,除了班主任認真負責、細心對待之外,巧用正確的抓手至關重要。
1、利用精細化的計劃總結推進班級管理
制定計劃時,要提升認識,端正態度,采用表格精細化制定,并分類設計,主要要求學生從個人品德、文明衛生、遵守紀律、班級團結、學習成績、生活態度等方面擬定計劃,每一個板塊分別查擺一到兩個問題;總結是對計劃逐條評價,特別是在原因分析采取自己提、相互批,班主任點評的形式進行分析,認真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班主任每月督查學生學習計劃完成情況。
2、利用“五個一”有效形成良好的班級學風
所謂“五個一”是指專業領域最為基礎的每天必須堅持的五項學習任務,是針對中職學生業余時間較多、學習壓力較低、學習目標不明確而提出的,能夠反復鍛造中職生基礎的技能。
“五個一”是長期性的,而且隨著專業課程與學生個體學業成長的變異進行微型的調整。所謂長期性是指“五個一”的實行必須堅持兩年以上,只有每天或每周做好任務清單,才能夠在兩年時間的堅持下達成一定的成效,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變異性是指根據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個體學業成長的變化而提出的,而且是微調,比如有的專業需要學生掌握多想技能,但是有的學生有比較突出的技能,可以在基礎性的技能選擇自身突出的一項。
“五個一”必須是專業基礎性的能力。專業基礎是專業發展、個體學業成長的始點,在專業領域尋找基礎性的技能點是建立“五個一”的首要。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一年級必須立足專業五項技能同時結合實際條件抓好基礎,“五個一”即每天寫一張毛筆字(14個字)、畫一張簡筆畫、彈一首鋼琴曲、每周寫一段200字左右的周記、看一篇短篇小說或優質散文。大多數中職生漢字書寫比較低級,練好毛筆字有助于中職生正確書寫漢字,提升鋼(上接120頁)筆、粉筆的書寫能力,還可以修身養性;簡筆畫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五項技能之一,其體現出來的構圖、線條、想象等是美術技能的基礎;鋼琴也是五項技能之一,由于鋼琴相對比較難,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可以考慮由簡及繁、由易到難、由淺到深,一步步提升學生基礎鋼琴能力,掌握基本的曲子,同時,提升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周記與閱讀是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以及二年級講故事技能做準備。通過上述“五個一”的執行,中職生大部分課余時間或者自習時間都用來完成學習任務清單,有助于學生個體學業成長,推動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五個一”管理體系的構建。要有效落實“五個一”必須構建有效的管理體系,如果僅僅依托班主任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管理體系由班主任—學習委員—五項技能小組組成,毛筆字、簡筆畫、鋼琴選擇班上成績最好的10名學生建立5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立組長、副組長各一名,每一組負責10名學生左右,每天由組長、副組長對組內成員進行考核,組長、副組長相互考核,同時,組長將每天小組成員任務清單完成情況統計報送學習委員進行登記,最終報班主任。在此過程中,建立最優、最差名單,每天各小組提供完成最好名單,作為把你評優評先的依據之一,最差的由班主任進行談話,指出問題、分析問題、整改問題。班主任每天聽取學習委員的統計數據,對完成較好的進行公開表揚,對未完成的批評教育,對因病或事缺席的進行督促完成;另外,班主任還承擔突擊檢查職能,每周利用一天隨機抽查中職學生“五個一”完成情況,從完成態度、技能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表揚進步等。
思想與心理的成長是學生個體成長的基礎,只有中職生真正懂得自己的人生追求與目標,才能促進個體其他層面的成長;學業成長是學生個體成長的另一環,與提升技能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終身學習能力、付出后收獲成功的喜悅等方面的成長,這些層面的帶動可以推進學生個體整體向上且有較大的飛躍,同樣地,也推進完成中職學校班級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馬萬全、袁麗英. 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職教通訊,2006.11.
[2]林向英、韋小滿、鄭慧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3]葉銳先.職校學生心理存在問題及其對策初探【J】.科教文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