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令
摘要:對企業來說,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創新可以為企業發展打造不熄“引擎”。當然,這其中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是關鍵,只有切切實實地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效益,創新才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永動機”。近年來,中原油田采油六廠不斷提高群眾性經濟創新、“五小”和QC小組活動的職工參與水平,主動做好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確保了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職工隊伍素質全面提高、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關鍵詞:企業發展;問題;意識;改變
一、存在的幾個問題
目前,準備大隊現有技術創新工作室3個,專業技術人員3名。2013年以來,共征集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21項、節能合理化建議9項。據統計,這些成果轉化應用的比例只有55%,分析具體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創新成果雖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僅在單位內部應用,轉化率推廣率低,社會效益不明顯,面臨著“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窘境。
(二)創新成果的推廣與應用會有資金的支持、質量安全認證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二級單位相關科室級部門的支持,在這方面我們所做的工作還相對滯后。
(三)職工參與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五小”、QC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表現在沒有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沒有完善的考核政策,沒有詳細、明確的獎勵辦法。
二、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的必要性
(一)創新是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創新是員工實現和提升自身價值的重要方式,也是企業求得生存和謀取發展的唯一出路。
(二)創新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員工自始至終是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只有把廣大員工的創新熱情和潛力發揮出來,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才有不竭的力量。
(三)創新是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工作。充分認識推進職工創新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提高職工素質,全面推進職工創新活動開展。
三、具體措施
近年來,準備大隊始終以解決生產經營實際問題為目標,以創新工作室建設為抓手,激發職工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單位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一)搭建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新媒體,搭建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平臺,收集和發布各單位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積極促成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推廣。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組織廣大職工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充分利用工會職工經濟創新這一平臺,優選具有使用價值和良好推廣應用前景的成果,促進成果轉化。積極搭建培訓平臺,努力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為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筑牢人才支撐。
(二)完善場所。企業需要為廣大員工提供一定的創新條件,讓員工能夠把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新想法變成現實,創新工作室就是基層員工搞創新的有效形式和途徑。通過深入推進學習創新工作室建設,讓員工能夠參與到技術創新中,并把創新和具體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全過程、全方位、手把手地指導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
(三)成立團隊。為確保創新工作室有序高效運轉,成立了以單位主管技術領導、基層隊技術骨干和基層職工廣泛參與的活動小組,共同促進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落地。要積極引導職工充分認識開展技術創新、發明創造活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激發職工的創新熱情。
(四)健全制度。健全考核機制,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崗位責任,對員工在工作中完成的創新成果,都應該按細則給予適當獎勵,以增強員工的創新熱情和成就感。要通過創新考核、創新協同、成果轉化等創新制度的協調運作,促進各項制度在工作中發揮效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運行整體。
四、體現效果
(一)精細管理降成本。為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從管理創新入手,不斷改進修舊利廢、節支降耗措施,為單位節約了不少成本。年初以來,準備大隊調度通過主動優化收送方案,進行送收計劃調整合并,減少不必要的車輛外出計劃21項,有效地減少了車輛費用支出。技術人員從修復工藝細節入手,加大對報廢率高的待修油管桿挑選力度,如對19毫米油桿清洗前進行嚴格的初步挑選,即提高修復效率又減少了資源浪費。
(二)改進技術提效率。針對生產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準備大隊依靠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生產經營指標。年初以來,從提升設備運行效率入手,完成了攻關項目《油管清洗遠程遙控裝置的研制及應用》,實現了操作人員在距離操作臺100米的范圍對清洗工藝的傳輸線、主軸傳動和上下料等10多個工序的遠程操控,日清洗油管數量從240根增加到300根,清洗效率提高20%。
(三)合理建議增效益。準備大隊職工提出一系列改善經營合理化建議,全力降低材料費用。其中,主動回收再利用抽油桿舊接箍4900余個,節約成本8.6萬元;開展井下工具修復、設備零部件維修60余次,修舊利廢近10萬元。扎緊的“錢袋子”既要兜住西瓜,還不能漏掉芝麻。以前加工零件時剩下的“邊角料”都被當成廢料處理。現在,機加工車間職工就把這些“邊角料”加工成變徑、篩管、螺帽等標準件存放備用。對于作業、特車需求的“非標”或者復雜零件,這些“邊角料”更是在職工手里反復試驗,屢屢變身為經濟實用的“搶手貨”。
(四)推廣應用見效果。準備大隊油管修復線一直存在噪音污染的問題,設備啟動后,壓縮空氣流經電磁閥時往往伴隨著尖銳刺耳的沖擊聲。針對這一現狀,技術人員為35個關鍵工序的電磁閥組加裝了消聲箱,在箱內壁處粘滿厚厚的吸音棉,并將原有的消音器加以改裝,在接口引出氣管線從消聲箱底部導出,將因急速排氣所產生的噪聲峰值有效降低至70分貝,噪音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