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動詞重疊的方言分布及類型學特征

2017-03-22 19:32:56匡臘英楊懷源
關鍵詞:動作語言

匡臘英,楊懷源

(1.集美大學 海外教育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1; 2.西南大學 文學院, 重慶 400715)

?

動詞重疊的方言分布及類型學特征

匡臘英1,楊懷源2

(1.集美大學 海外教育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1; 2.西南大學 文學院, 重慶 400715)

從方言分布和類型學視角考察漢語動詞重疊,可以看出,漢語動詞重疊與世界上其他語言的動詞重疊一樣,表義豐富,重疊形式多樣。其中大部分為摹狀重疊,此類重疊可以用重疊的象似性動因來解釋,這是漢語動詞重疊表現出來的與世界上其他語言的共性特征;而漢語動詞中的非摹狀重疊,由于其來源是動量組合的語法化,與其他語言中基礎生成的表示量少的動詞重疊相比,語義不盡相同,此處則體現出漢語動詞重疊的個性特征。

摹狀重疊;非摹狀重疊;動詞重疊;類型學特征

學界在討論動詞重疊問題時,往往嚴格區分構詞重疊和構形重疊、語法性重疊和修辭性(語用性)重疊(重復),但實際上,根據認知語言學理論,詞法和句法、語法和語用法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從歷時角度看,語用法還是語法的一個重要來源。基于認知語法詞法和句法之間并無明確界限的觀點,筆者在討論動詞重疊時,不再嚴格區分構詞重疊和構形重疊。

通過對語言事實的觀察,我們根據動詞重疊后在意義與功能方面表現出的差異性,將其分為兩大類[1]:一類為摹狀重疊,另一類為非摹狀重疊。摹狀重疊表示“大量”(時量長、動量大),具有描摹功能(描摹人或事物的動作、狀態或情態特征,使語言表達生動形象和富于表現力)。如單音節動詞重疊式VV(“抖抖地”“搖搖地”等),雙音節動詞重疊式AABB(“打打鬧鬧”“說說笑笑”等),以及動詞疊結式AA+BB(“哭哭啼啼”“吵吵嚷嚷”等)。非摹狀重疊表示“小量”(時量短、動量小),具有祈使功能(表示說話人主觀認為自己或他人做出某一動作或達到某一狀態*此處“達到某一狀態”主要用于動態形容詞,如“高興高興”等。是容易辦到的,且這一動作和狀態是可控的)。大致相當于傳統的單音節動詞重疊式Vv(“看看”“聽聽”等)和雙音節動詞的ABAB式(“打聽打聽”“討論討論”等),即漢語中表“小量”(時量短、動量小)的動詞重疊式。

本文主要考察這兩種動詞重疊方式的方言分布與類型學特征。

一、摹狀重疊在漢語方言中的表現

摹狀重疊僅從形式方面來說,可以分為單音節重疊式VV、雙音節重疊式AABB、疊結式AA+BB。VV式在普通話中所剩無幾,其他兩種形式則仍然活躍于現代漢語中,而且廣泛存在于漢語方言中。

(一)摹狀重疊在方言中的形式表現

在漢語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表“大量”的動詞摹狀重疊形式,試舉例如下:

廈門方言[2]:

重疊之后作用之一就是表示“全部地”“所有都”的意思。如:

(1)將碗收收起來。(把碗全收起來。)

(2)店門關關去。(店門都關了。)

閩南方言中的泉州話[3]也有類似用例,表示動作反復或動作涉及的范圍廣,如:草著挽挽兮清氣(草要摘干凈);菜著沃沃甲氮咧(菜要澆得透一些);閩東話中也有用動詞重疊式表示“很”的情況,如“佩佩服”(很佩服)。

昆明方言[4]:

(3)我爹緊不來信,我想了想。(爸爸很久沒有來信,我真想他。)

霍邱方言[5]:

表動作、行為、狀態正在持續。如:

(4)他走走摔了一跤。

(5)他們正在敘敘,來個人打岔。

揚州方言[6]:

動詞重疊的意義之一是對某個具體動作高頻率重復,或以急速的方式、急切的心情進行某個具體動作所形成的狀態。如:

(6)你們不要吵吵的唦。

(7)哭哭的是哪一個,你們去望望唦。

部分方言中甚至還有三疊式、四疊式,同樣表示動作的持續反復、量大時長。如:

海鹽方言[7]:

(8)走走走走,到哩一個地方。(走著走著,到了一個地方。)

(9)講講講講,講勿落去哩。(說著說著,說不下去了。)

溫州方言[8]:

(10)我們邊走邊講,講講講講就到罷。

(11)他唱唱唱唱,靈喉單下啞拉爻。

福州方言[9]:

(12)伊有閑就掏吼掃帚七處掃[si]掃掃。(你有空就拿把掃帚四處掃掃。)

(13)撿[ki]撿撿,撿□無尾犬。(挑來挑去,結果挑了一只沒尾巴的狗。)

泉州方言[3]:

(14)伊今日甲氣氣氣。(他今天非常生氣。)

(15)門甲開開開。(門開得很大。)

漳州方言[10]:

(16)查某嬰仔攏在操場上跳跳跳跳。(小女孩們都在操場上蹦蹦跳跳。)

(17)學生仔攏跳跳跳跳起來。(小學生們都蹦蹦跳跳起來。)

江西客家方言[11]:

(18)話話話(話),就□[vau]起來呃。(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

(19)走走走走,袋里個東西都漏凈呢。(走著走著,口袋里的東西全漏光了。)

連城(新泉)客家方言[12]:

(20)我濟一邊行一邊講,講講講(講)緊到呃。

(21)渠看看看(看)目珠子慢慢子閉殺緊睡著呃。

吉首方言[13]:

(22)他屋嫁娘子好勤快,著他屋嫂子斗斗斗,斗離婚了。

(他妻子很勤快,被他嫂子從中不停地挑撥,(最后)離婚了。)

(23)盡倒問問問,問得他不耐煩了。(老是問啊問,問得他不耐煩了。)

通過考察我們還發現,在不同的方言中動詞摹狀重疊還有不同于普通話的表現形式,如:

貴州話[14]:

“一V一V”,描摹連續自然狀態,例如:

(24)他一跳一跳嘞跑噢。

(25)扁擔一顫一顫嘞像是要斷嘞樣。

“V啊V”,描摹動作行為的連續進行,例如:

(26)搖啊搖嘞把椅子都搖爛噢。

(27)看啊看嘞就看出問題來噢。

“ V起V起”,描摹進行某一動作行為時的姿態或方式,例如:

(28)夠伸長、扭曲身體起夠起嘞看個哪樣?

(29)他偏要歪起歪起嘞坐。

昆明話[4]:

“V嘞V”,與自然現象有關的動詞這樣重疊后,表示動作持續反復而加深動作狀態的程度,例如:

(30)桂花開嘞開/機器水自來水淌嘞淌|雨下嘞下/吊橋閃嘞閃不斷搖擺晃動

“一V一V”,表示動作一次又一次地不斷反復,例如:

(31)小船一晃一晃呢,我不敢坐。

“V1V1V2V2”,相當于本文所說的AABB式,此處從略。

武漢話[15]:

動詞重疊后加后綴“神”,表示“連接不斷的樣子”,例如:

(32)眼睛眨眨神(眨個不停的樣子)/胯子閃閃神(腿連連抖動著)

(33)水開得翻翻神(水開得不停地翻滾)/衣服吹得擺擺神(衣服吹得不停地擺動)

根據汪平,西南官話區大部分地區都有類似武漢話動詞重疊后加后綴“神”表示動作連綿不斷狀的語言現象[16]。除了武漢話中動詞重疊加后綴“神”外,漢川話也是如此;枝江話、江陵話加后綴“省”;潛江、鶴峰、京山等地區除了要加類似后綴外,動詞重疊前還要加“直”;房縣、古城、宜城等地加后綴“生”,而且“生”后還要加“的”;老河口、鄖縣、棗陽等地區連后綴“生”也重疊,而且“的”讀成[li],例如“眼睛珠子翻翻生生li”“尾巴搖搖生生li”等。以江漢平原為主的中部地區均有動詞重疊加“的”作狀語的用法,可以分為以下4類:

1.“V的V的”和“VV的”。多數地區是“V的V的”,宜都方言較特殊,既可以是“V的V的”,也可以是“VV的”。例如“轉( 的) 轉的找”“飛( 的) 飛的跑”。

2.“V啊V的”。以利川為例,如“絞啊絞的疼”“吼啊吼的哭”“搶啊搶的吃”。

3.“直VV生的”。動詞重疊后的“生”在監利不能省略,如“肚子直絞絞生的疼”“直飛飛生的跑”。

4.“V倒V倒( 的)”。這種用法分布范圍較廣,包括鄂西、鄂北一帶。現以房縣、恩施為例,房縣:“歪倒歪倒犟”“想倒想倒說”“吼倒吼倒哭”;恩施:“搶倒搶倒的吃”“轉倒轉倒的找”。

此外,有些縣可以不局限于上述某一類說法。如保康話,“V的V的”與“V倒V倒”都能說,又如興山話多說“V啊V的”,也可說“V的V的”與“V倒V倒”。

四川蒼溪話[17]:

“V嗒V嗒”加“地”做狀語,表示后一動作的方式,例如:

(34)在爭嗒爭嗒地做/挨嗒挨嗒地放。

汕頭話[18]:

(35)尾魚個嘴還裸合啊合。(那條魚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的。)

(36)伊行路雙骹踢啊踢。(他走起路來雙腳不斷地往外踹。)

江西武寧(上湯)話[19]:

“連VV”描述性強,相當于描寫動態的形容詞,例如:

(37)一發風,樹上個樹葉葉子連落落。

(38)我看到他時,他正在連哭哭。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除了與普通話相同的VV式、AABB式以外,漢語方言中可以表達摹狀重疊功能的重疊式主要還有單音節動詞的三疊式、四疊式(VVV、VVVV),以及VXVX(如“V倒V倒”“V的V的”“V嗒V嗒”等)、VXV(如“V嘞V”“V啊V”等)、“VVX”(如“VV神”“VV生”等)、“XVV”(如“連VV”)、“一V一V”等幾種。王紅梅[20]考察的范圍要更加廣泛些,但是表達摹狀功能的動詞重疊形式主要可概括為如上幾種形式。

(二)摹狀重疊在方言中的句法表現

雖然漢語方言中的動詞摹狀重疊式與普通話在形式上并非完全相同,但二者在句法功能方面的表現比較一致。與普通話的動詞摹狀重疊式相似,方言中動詞摹狀重疊形式的主要句法功能除了可以做謂語外,還可以做狀語、定語和補語等。例如,湖北宣恩話中的“V下V下”可以做謂語、狀語、定語和補語,表示對一種狀態的描述[21],主要具有摹狀功能,與動詞摹狀重疊式的表達功能完全一致。實例如下:

(39)他在口袋里掏下掏下的,掏了半天也沒把錢掏出來。

(40)他在水里摸下摸下的,一下就摸起一條魚來。

(41)她哭下哭下的講。

(42)她跳下跳下的罵人。

(43)小猴兒身子嚇得縮下縮下的。

(44)這事氣得他牙幫子咬下咬下的。

(45)那擺下擺下的東西叫么子名字?

(46)我不要這個搖下搖下的東西。

上面例子中例(39)和(40)作謂語,例(41)和(42)作狀語,例(43)和(44)作補語,例(45)和(46)作定語。此外,VVX形式也有作狀語和補語的例子,如“伊笑笑[i]講”(他笑著說)[20]、“衣服吹得擺擺神”(衣服吹得不停地擺動)[15];武寧話的“連VV”也有作補語、定語的例子,如上面的例(37)和(38)。

二、非摹狀重疊在漢語方言中的表現

(一)方言如何表達非摹狀重疊式的功能

考察發現,在漢語方言中,表達與普通話非摹狀重疊相同功能的結構形式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使用和普通話非摹狀重疊式一樣的結構形式;第二類使用V(一)下形式及其變體;第三類則二者并用。西南官話屬于第二類,西南官話大部分地區使用V(一)下結構及其變體表達普通話中非摹狀重疊的功能。朱建頌指出,北京話單音節或雙音節動詞重疊式表示“稍微…一下”[15],如“聽聽”“談談”和“想想”等;武漢話沒有這種重疊形式,而是在動詞(包括單音節和雙音節)后加“一下子”或簡化為“一下、下子、下”。例如:

(47)我來試一下子試試/說一下子說說你的打算

汪平指出,湖北省的西南官話區,除與河南省相鄰的幾個縣外,絕大部分地區方言的動詞都不能重疊[16]。北京話中表嘗試義的動詞重疊;在湖北省西南官話區的相應說法是“V(一)下”“V(一)下子”“V(一)下兒”(括號里的“一”可有可無)。

張寧指出,昆明方言的動詞和北京話一樣,可以重疊,同時也同許多西南官話方言一樣,可以在動詞后加“下”,相當于北京話動詞重疊的意義[4];昆明方言動詞重疊式和動詞后加“下”式并存,是昆明方言的特點之一,即前文所列的第三類情況;不過昆明話的Vv式中間一般不能加“一”,沒有“V一V”這一格式。

李藍指出,北京話中“看看”“嘗嘗”這類含有嘗試性的動詞重疊式,大方方言一般都用“V下”的形式來表示[22]。

張惠泉指出,北京話表示動作時間短、含嘗試意義的動詞重疊式(如“講講”“看看”“考慮考慮”),貴州話一般在動詞后加“下”來表示。如:你看下書再走[23]。

除了西南官話中常用“V(一)下(子)/(兒)”結構來表達普通話中的非摹狀重疊式的功能外,一些南方方言也用這一結構或其變體形式來表達相同的功能。如柳州話使用“V下子”可以表示嘗試做某事,用于祈使句中,如:“今天一定要掃下子地”。彭小川指出,普通話動詞重疊表示的是“短時”或“嘗試”“隨便”,另外,表示相同的意思,一般也可以用“V一下”的結構形式[24];而廣東話表示類似意義,則通常采用“V下”這種形式,如:“我要打個電話去問下佢幾時來(我要打個電話去問問他什么時候來)”。彭小川還認為,廣州話的“V下”與普通話的“V一下”是同源的。無獨有偶,閩南話中的前路話和泉州話也使用“V一下”的變體形式,例如:

前路話:

(48)錢算算蜀下。(把錢數一數。)

(49)請汝拍算拍算蜀下。(請你算計算計。)

泉州話:

(50)菜仔去溪邊洗洗者。(小白菜拿去溪邊洗一洗。)

王紅梅認為,“蜀下”相當于共同語的“一下”[20],陳燕玲認為泉州方言動詞單音節重疊式一般不單獨充當謂語,只有構成“AA咧”后才能做謂語,表示“稍微”(“小量”),說明動作完成得很容易[3]。從我們考察的情況來看,南方方言中的單音節動詞重疊式少見單獨表“小量”語義的,通常是和“下”及其變體形式合用,表“小量”義。換句話說,就我們目前所接觸到的語料,南方方言的動詞重疊多見摹狀重疊式,獨立的非摹狀重疊式則很少見。

以上討論的是西南官話和部分南方方言使用“V(一)下”及其變體形式表達普通話非摹狀重疊功能的情況,部分南方方言亦使用和普通話一樣的結構形式:池昌海、王純指出,溫州話中的“VV”重疊可以理解為“V一V”或“VV(看)”式的緊縮格式,前者表示動作進行的時間短或次數少,后者表示嘗試[25]。馬重奇指出,漳州方言中AA式(A代表動詞,筆者注)表示嘗一下的意思,如:食食(吃一吃)、改改(修改一下)等[10]。蔡國姝指出,莆田方言中的AA式表示“嘗試一下”,如改改(改一下)、記記(記一下)、食食(吃一下)等[26]。

因為歷時演變的原因,形式不同的格式,如“Vv”“V一V”“V一下”等,具有相似的語義和功能。因此,漢語方言在表達與普通話非摹狀重疊式相似的意義與功能時,部分方言和普通話一樣,三者兼用,以“Vv”為優勢選擇,如大部分北方方言;也有一些地區僅使用其等價式”V(一)下”及其變體,“Vv”處于缺位狀態,如西南官話的大部分地區;昆明話則二者兼用,甚至在同一句子中同時使用兩種格式,形成某種雜糅。形式與功能在語言中并非嚴格意義的一對一的關系,于此可見一斑。

(二)部分方言不用非摹狀重疊式的原因

根據前文討論可知,使用 “V(一)下”及其變體形式的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話及其鄰近地區。那為什么不同方言區使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卻可以表達相同的語用功能呢?這可以從共時和歷時兩個層面以及語言的經濟性動因來解釋。

眾所周知,漢語普通話和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區都存在兩種形式表達相同功能的語言現象,也就是說在普通話和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區也可以使用“V一下”代替動詞非摹狀重疊式的情況,盡管它們的使用比例相差很大,這是共時層面的表現。

從歷時角度來看,“V一下”中的“一下”本來是動量補語,其中的“一”既可以是實指,也可以是虛指,也就是說它和動詞非摹狀重疊式的前身“V一V”中的“一”的虛化是一致的。因此,由于“一”的虛化,導致其脫落,“V一V”便演變為非摹狀重疊式;同理,“V一下”也可以演變為“V下”,廣州方言便是證明。這是兩種結構的歷時表現。

另外,從語言的經濟性動因看,既然有兩種結構可以表達相同的語用功能,那么這種語言便不經濟,因此不同的方言便會在這兩種結構中自由取舍。結果便是:西南官話及其相鄰地區選擇了“V一下”及其變體形式,而北方話及部分南部方言則主要選擇了動詞的非摹狀重疊式。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漢語方言中的“V一下”及其變體形式和普通話動詞非摹狀重疊式具有相同的功能了。因為二者的產生動因相似,歷時發展的過程也幾乎是平行的。

三、世界其他語言中的動詞重疊現象

(一)其他語言中動詞重疊研究概況

動詞重疊并非漢語所獨有,在世界其他語言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語言現象。薩丕爾指出,重疊這種不言自明的象征性的語法程序,一般用來指稱如下概念:分散、復數、重復、慣常的行為、體積的延展、增加了的強度、持續性等[27],如:霍登托脫語的go-go(仔細地看)、索馬里語的fen-fen(到處啃)。Moravcsik認為,各種語言的重疊式經常負載的最顯著的意義是“量的增加”。就動詞而言,或者表示事件的持續或復現,或者表示動作的強度及性狀的程度的增加[28]。

在類型學意義上,漢語之外的其他語種中,詞類重疊多表“大量”[29]。具體到動詞來說,在漢藏語系和臺灣語系的語言里,動詞重疊出現在拉祜語、白語、京語、畬語、德昂語、景頗語、壯語、瑤語等語言里,多表示動作的連續、不停和反復。

瑪曲藏語中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動作的持續和加強,可重復多次,有時多達6、7次。3次以上的重疊在音節上呈現出“強—弱—次弱—次強”規律。如:跑跑跑還到不了;寫寫寫剛剛寫完;喝喝喝了還渴得不行。

臺灣南島語有著獨具特色的重疊構詞方式,動詞重疊主要表示動作的持續、反復、互動、強調等[30],如:

邵語:

anit(哭) ani-anit(老哭)

阿美語:

ku? (咳嗽) kuku(老咳嗽)

awa(沒有) awa-awa(一無所有)

在漢藏語系以外的其他語言里,也有同樣的表達。如加勒比人所說的克里奧爾語(Caribbean Creole)中,動詞重疊表反復、持續[31]:

tiif(偷) tiif-tiif(多次偷、習慣性地偷)

(牙買加,克里奧爾語 Jamaican Creole)

suku(尋找) suku-suku(不停地找)

(南美蘇里南東部,黑奴的克里奧爾語East-Surinam Maroon Creole)

yepi(幫助) yepi-yepi(不斷幫助,常常幫助)

(斯拉南語Sranan,以英語為基礎的克里奧語)

mangi(跑) mangi-mangi(跑來跑去,上下追逐)

(伯比斯河一帶的荷蘭語Berbice-Dutch)

bula(跳) bula-bula(跳來跳去)

(帕皮阿門托語 Papiamento)

以上示例中的動詞重疊均表“大量”義,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支持這一結論。

Kiyomi對30種馬來-波利尼西亞語言(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進行研究,將動詞重疊式所表示的意義概括為兩大類[32]。第一類語法意義具有象似性(iconic),可分為兩小類,即遞進過程(consecutive process)和增加過程(cumulative process)。遞進過程分為以下兩種情況:a.表重復或延續(repetition/continuation);b.表復數(plurality),重復或延續又可分為以下幾個次類:空間延伸、習慣性、進行體、未完成體和來回;復數又可分為周遍和相互性。第二類語法意義具有非象似性(non-iconic),典型意義為“指小”,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小類:無目的或隨便、嘗試、輕松、將來式和祈使。

戴慶廈、崔霞的文章指出,景頗語動詞重疊表達的基本語法意義是“動量”義,即表示動作行為的量[33]。從量的多少來區分,大致可分為兩級:一是“多量級”,表示動作行為的量多,含有“老是、經常”等義。這一類占多數,其語法形式是單音節動詞全部重疊(AA式),雙音節動詞只重疊后一個音節(ABB式)。另一個是“少量級”,表示動作行為的量少,含有“有點、稍微”等義,其語法形式是雙音節動詞全部重疊(ABAB式),還有少數單音節動詞用“A+否定副詞+A”的重疊式表示少量。該文還指出,經過比較發現,在其他親屬語言中,動詞重疊也主要表示“量”,但由此引申出的其他一些意義則各有特點,如:普米語的有些自主動詞重疊可以表示動作多次反復;倉洛門巴語動詞重疊表動作行為是經常的,有時也表反復;土家語動詞重疊表反復;載瓦語動詞重疊表經常、習慣;普米語部分動詞、納西語動詞重疊可表示互動。

動詞重疊現象在世界大部分語言中都有存在,在形態不發達的語言中尤其如此。有關動詞重疊的研究文獻很多,我們很難將研究成果一一羅列。僅從上面幾位學者關于其他語言動詞重疊現象的研究便可以看出,動詞重疊表示的語法意義復雜多樣,這些研究成果對漢語動詞重疊研究都有很大的啟示,為漢語動詞重疊現象的解釋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和語料支撐。

四、漢語動詞重疊的類型學特征

漢語動詞重疊所表達的語義并未跳出世界其他語言動詞重疊現象研究所概括出的各種語法意義范圍。世界其他語言中表示“小量”的動詞重疊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張敏指出,不少漢語方言的動詞AA重疊式也可以表達“短時”“輕微”或“嘗試”的意思,如福州話、蘇州話和臺灣閩南話等,而這些方言里的形式并不包括輕聲[34]。因此,其來源值得深入探討。我們猜測福州話和臺灣閩南話中這一語言現象可能是因為受到普通話的強勢沖擊,在普通話非摹狀重疊“Vv式”的類推作用下形成的。據我們的觀察,這兩種方言中的單音節動詞非摹狀重疊式并不能獨立表示“小量”義,往往和“下”或“一下”合在一起表示時量短、動量小,而且這一形式在方言中的出現頻率遠不如普通話的非摹狀重疊式和西南官話中的“V一下”那么高。

從類型學的視角來看漢語動詞重疊,可以看出,漢語動詞重疊與世界上其他語言的動詞重疊一樣,表義豐富,重疊形式多樣。大部分漢語動詞重疊可以從重疊的象似性動因進行解釋,這是漢語動詞重疊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共性特征。而漢語動詞重疊中的非摹狀重疊,由于其來源是動量組合的語法化,可能與其他語言中基礎生成的表示少量的動詞重疊不盡相同,這又體現出漢語動詞重疊的個性特征。總之,漢語動詞重疊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既可以為世界不同語言動詞重疊比較研究提供數據支持,也可以為語言共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匡臘英,楊懷源.摹狀重疊與非摹狀重疊——試論動詞重疊的功能類別[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6(2):85-94.

[2] 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271.

[3] 陳燕玲.泉州方言名詞、動詞及形容詞的重疊式[J].龍巖學院學報,2009(6):80-84.

[4] 張寧.昆明方言的重疊式[J].方言,1987(1):26-28.

[5] 趙懷印.霍邱方言中的一種動詞重疊句[J].方言,1995(3):211-215.

[6] 朱景松.揚州話單音動詞的生動重疊[J].中國語文,1993(3):196-198.

[7] 胡明揚.海鹽方言的動態范疇[M]//胡明揚.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130.

[8] 潘悟云.溫州方言的體和貌[G]//張雙慶.動詞的體.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277.

[9] 陳澤平.福州方言的體和貌[G]//張雙慶.動詞的體.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248.

[10]馬重奇.漳州方言重疊式動詞研究[J].語言研究,1995(1):124-131.

[11]劉綸鑫.江西客家方言概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32.

[12]項夢冰.連城(新泉)方言的體[G]//張雙慶.動詞的體.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33.

[13]李啟群.吉首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30.

[14]涂光祿.貴州方言的重疊式[J].方言,2000(4):359-363.

[15]朱建頌.武漢方言的重疊式[J].方言,1987(1):23-24.

[16]汪平.湖北省西南官話的重疊式[J].方言,1987(1):24-26.

[17]李潤生.蒼溪方言中的“嗒”[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6):50-53.

[18]施其生.汕頭話中的重疊式[G]//張雙慶.動詞的體.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190.

[19]阮緒和.江西武寧(上湯)話一種特殊的動詞重疊結構[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3(2):55-56.

[20]王紅梅.漢語方言動詞重疊比較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5:35.

[21]屈哨兵.湖北宣恩話“V下V下的”動詞重疊及相關問題[J].方言,2001(2):183-192.

[22]李藍.貴州大方方言名詞和動詞的重疊式[J].方言,1987(3):200-202.

[23]張惠泉.貴州方言動詞的重疊式[J].方言,1987(2):31-32.

[24]彭小川.廣州話動詞重疊的形式與意義[G]//汪國勝,謝曉明.漢語重疊問題.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5.

[25]池昌海,王純.溫州話動詞重疊式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5):149-157.

[26]蔡國姝.莆田方言的重疊式研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專刊):23-25.

[27]薩丕爾.語言論[M].陸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21:99.

[28]MORAVCSIK E A.Reduplicative constructions[C]//GREENBERG J.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30.

[29]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35.

[30]戴慶廈.二十世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M].太原:書海出版社,1998.

[31]BERNHARD H.Studies on reduplication[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5:101-105.

[32]KIYOMI S.A new approach to reduplication:a semantic study of noun and verb reduplication in the Malayo-Polinesian languages[J].Linguistics,1995(6):1145-1167.

[33]戴慶廈,崔霞.從藏緬語語法演變層次看獨龍語和景頗語親緣關系的遠近[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9(3):137-138.

[34]張敏.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J].國外語言學,1997(2):37-45.

(責任編輯 馮 軍)

The Dialects’ Distribution and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bal Reduplication

KUANG Laying1, YANG Huaiyuan2

(1.Overseas Education College,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2.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 distribution and typology, it can be seen that verbal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has different meanings as the same as in other languages, an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verbal reduplication show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Most of them are descriptive reduplication, which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iconic motivation, and also we can see linguistic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way. On the contrary, non-descriptive verbal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is rooted in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mbination of verbs and quantifiers, which reflect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verbal reduplication.

descriptive reduplication; non-descriptive reduplication; verbal reduplication;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017-02-2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漢語復合詞詞匯化模式的語義獨立性原則研究”(15BYY143)

匡臘英(1974—),女,湖南臨澧縣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漢語語法、文字學;楊懷源(1973—),男,湖南澧縣人,副教授,史學博士,文學博士后,研究方向:漢語史、古文字學。

匡臘英,楊懷源.動詞重疊的方言分布及類型學特征[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6):96-102.

format:KUANG Laying, YANG Huaiyuan.The Dialects’ Distribution and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bal Reduplicat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6):96-102.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06.015

H109.4

A

1674-8425(2017)06-0096-07

猜你喜歡
動作語言
下一個動作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動作描寫要具體
畫動作
讓動作“活”起來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動作描寫不可少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在线视频观看| 毛片网站在线看| JIZZ亚洲国产| 亚洲 成人国产|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在线第二页|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色噜噜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亚洲国产黄色|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产一二视频|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日韩毛片基地|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www.亚洲一区| 欧美一级在线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香蕉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九一九色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青青极品在线| 激情综合激情| 亚洲网综合|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一级片|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九色91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伊人91在线|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