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鄭倩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對當代年輕人依賴手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對大學生們依賴手機的因素進行了闡述,并且制定了防止大學生依賴手機的對策,認為應當從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入手,改善這一現狀,加強引導和管理,降低學生在使用手機過程中趨利避害。
關鍵詞:大學生 手機依賴 影響 分析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手機產品的發展也日漸加快,這同樣也使手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驚人變化,作為手機也早已不是以前那樣僅限于打電話和發短信的功能那樣簡單,而是更加智能化。正是由于這種發展使得手機的價格也越來越便宜,早已徹底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相關資料報道稱,當前我國手機網民數量早已突破6億。而針對于大學生群體,手機占有率為100%,幾乎每個大學生至少有1臺手機,部分學生甚至擁有多個手機。在大學生們的手里,手機的各種智能功能被發揮的淋漓盡致。當代的大學生們具有適應能力強、蓬勃朝氣以及追求時尚等特點,但仍然缺少自我的管理能力以及滿足能力,難以抵擋新手機對他們的誘惑,部分學生深陷其中甚至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學習。
一.當前大學生依賴手機現狀
1.手機依賴現象
有學者認為,手機依賴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也是一種技術壓力,是指對手機的過分依賴和肆意使用手機。根據軀體依賴以及行為依賴等相關理論,手機依賴可以定位為間歇性以及過度性的頻繁和渴望使用手機。目前我國關于手機依賴有不同觀點:首先,依賴手機人群會頻繁過度的使用手機,產生較為嚴重的依賴行為,同時對自身的生活和學習以及身體等各個方面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其次,手機依賴會產生一定的成癮性,這種成癮是超出尋常的習慣性以及嗜好,同時這種嗜好會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進而產生快感。
因此認為,不加節制的使用手機從而給自身身體造成受損或不良行為的情況,都被看做是手機依賴。
2.依賴手機的表現
大學生是手機使用的最多的人群之一,相關資料報道稱,當代大學生中有近40%左右的大學生對手機存在嚴重的依賴現象,已經超過了網絡成癮學生。除了日常的打電話、發短信之外,普遍大學生將使用手機來玩游戲、上網、查資料或購物等、國外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60%的年輕人以及40%的成年人認為自己對手機上癮,有三分之一的用戶在走路時都查看手機。同時該項研究發現,人們幾乎每天查看手機約41次,情況嚴重者每隔3分鐘查看一次手機。從這些調查中不難發現,依賴手機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同時不僅僅只是大學生,更多的成年人也有依賴手機的趨勢,不同程度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以及學習。
3.手機依賴的因素分析
外部因素以及內部因素是導致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的主要兩個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
A.手機自身原因:可以說當今的智能手機融入了目前先進的科技,從而使人們更加的生活便捷,更能夠獲得愉快的設計,充分解放人性,通過智能手機的作用可將人們的時間進行整合和歸類,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但針對于自我管控能力還較差的大學生們而言,手機的使用會讓時間碎片化,因而更加沉迷于手機。
B.社會原因: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當今是一個追求物質以及經濟的時代,正是基于這樣的環境,手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便是讓人們能夠盡快適應這個社會,因此手機快速的滲入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手機的普遍使其自身的弊端和負面影響也逐漸展露出來。
C.校園因素:學校的引導還有所欠缺,剛步入校園的大學生們,才從“束縛式”的教育模式中脫離出來,難以掌握自己的生活以及學習方向,逐漸變得放縱。再者,從學校方面講,還缺少關于手機防控方面的規章制度,使得學生肆意使用手機,上課玩弄手機等。最后,學校應當增加更多的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的好壞可以直接體現出該所學校的軟實力,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專長和特色,應當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幫助大學生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得大學生們積極向上,盡可能的降低大學生們對手機的依賴。
內部因素則主要是:首先大學生熱衷新鮮事物,是時尚和潮流的引導者,手機恰好就是時尚的代表,因此一旦有新手機問世便受熱捧;其次,手機簡單、方便的上網更受大學生們青睞,只需一部手機便可隨時隨地的與外界保持聯系。最后,大學生們的管控意識較為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手機的新鮮功能無法自拔。
二.如何應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
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了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所以在研究應對策略時必須要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可以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這幾方面入手“由小到大”解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問題。
1.個人方面
大學生手機依賴癥本質上屬于個人行為,所以應該從個人的身上找出問題,進行改善。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三觀,不要盲目跟隨社會潮流,追逐新款手機的更新使用。樹立正確的手機使用觀念,不要沉迷于手機游戲、手機購物之中無法自拔。多參與社交活動,走到人群中去,體會正常的社交生活,多進行戶外活動,開闊眼見,拓展思維,從而對自己的生活的進行一定的規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認真上課,課下多與老師和同學討論,利用大學圖書館豐富的資源不斷充實自己,從而使自己遠離手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加強自我管理能力,明確學習目標,制定相應的規劃,嚴格按照要求實施規劃內容,這樣不僅能夠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還能遠離對手機的依賴。
2.家庭方面
家庭環境會對個人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各家長應該注意家庭氛圍的培養,多與孩子交流,加強教育使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很多家長會以自己工作繁忙為由,不抽時間陪伴孩子,所以他們在大多時候只能與手機為伴,這會導致孩子對手機產生依賴,所以家長應該多時間陪伴孩子,定期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增長他們的見識,防止他們長時間使用手機。同時加強家庭文化的建設,家長應該做好榜樣,帶頭正確使用手機,形成良好的家風。
3.學校方面
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癥主要實在大學校園里面產生的,所以學校這一主體是解決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重中之中,學校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管理和引導:
A.學習方面:由于大學教育模式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剛入學時不能迅速的適應自主學習的大學學習方式,他們還是習慣于高中的監管模式,所以一旦沒有相應的人員和措施對其進行管理,他們就會不自覺的沉迷于手機娛樂。對此,學校應該建立健全的手機使用管理制度,規范學生對手機的使用,幫助他們正確的使用手機,合理的安排時間。同時,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積極舉辦社團活動吸引學生參加,為學生擺脫手機提供平臺。同時,在新生入學時應該加強新生教育,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大學學習生涯規劃,深切的了解到在大學認真學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他們重視學習,遠離手機。同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也要重視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由于大學對教師的管理也比較松散,一些教師上課并不認真,所以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也會頻繁的使用手機。這就要求學校建立健全的教師管理機制,對老師的教學活動進行審查,從而督促老師認真授課,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使用手機。
B.生活方面,大學校園生活環境非常自由寬松,這對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同學來說弊端十分明顯。大學生活主要是以寢室為單位,大學生的日常活動基本都是在寢室中進行的,但是寢室的同學之間非常容易互相影響,一旦寢室里有一個人依賴手機就很容易使寢室內的其他人也受到影響,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加強寢室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寢室生活學習氛圍。
C.除了對以上兩個方面進行管理之外,學校還可以設立心理輔導治療室,對一些手機依賴癥嚴重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他們盡快脫離對手機的依賴。加強對手機依賴癥的宣傳,告訴同學們這不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問題,只是正常的社會現象,防止學生對心理輔導產生抵抗情緒。
4.社會方面
社會作為大環境極其容易影響到家庭環境進而對學生個體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手機的普及也越來越廣泛。幾乎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擁有手機,但是社會在宣傳手機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時,并未對其弊端進行宣傳普及,導致大家對手機的利用產生誤解。對此,社會應該加大對手機使用危害知識的宣傳,告訴人們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受到其輻射的影響,造成一定的身體健康危害。同時積極舉辦公益活動,加強對手機依賴癥的公益宣傳,營造出一個良好的使用手機氛圍。
三.總結
手機依賴癥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但是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此癥狀上表現更加明顯,本文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產生的原因進行的分析,并通過個人、家庭、學校、社會這四個層面為其提出了應對策略。希望能夠解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問題,幫助他們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積極努力學習大學文化知識,為社會的建設提供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聶嵐,劉玉林.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分析及預防[J].現代預防醫學,2014,02:270-272+276.
[2]王繼元.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協同治理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6:50-52.
[3]張勁松,胡榮康,徐銀鈺.戶外拓展運動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干預研究[J]. 科技視界,2016,09:321+324.
[4]許婷婷,曹永福.醫學院校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A),2016,06:90-93.
[5]龍軍.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5,10:96-97.
課題:2016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手機依賴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及其干預策略(編號201611800001)。
(作者介紹:吳海霞,漢口學院講師;鄭倩,漢口學院管理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