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結構性減稅是當前我國財稅政策的重要方向,金融業增值稅“擴圍”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就我國金融業“營改增”對營業稅收入、行業稅負的影響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國金融業“營改增”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金融業 營改增 行業稅負
一、引言
我國自1994年稅改確立后,有關營改增的討論就已開始,但由于涉及到各方利益平衡的難題,特別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故長期以來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2011年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等相關政策。國家在《關于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也提出“在部分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推行增值稅改革試點”。金融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服務業,平行稅制的執行會導致稅負不公和增值稅抵扣鏈條的中斷,違背增值稅的稅收中性原則。一方面,平新喬[1](2009)指出這種對中間投入的重復征稅,會提高第三服務業的稅負率;另一方面,程子健[2](2011)認為鏈條中斷也會通過實際稅負歸宿的轉嫁,影響其他行業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關于擴圍改革后行業稅負的變動,國內許多學者做了測算,胡怡建[3](2011)基于2007年投入產出表,利用行業核算賬戶法研究指出在10%適用稅率下,金融業實繳稅約下降200億,服務業整體稅負呈下降趨勢。潘文軒[4](2012)通過計算擴圍改革對第三產業帶來的“稅率提高的增稅效應”和“進項抵扣的減稅效應”綜合分析產業稅負變化,研究指出短期內稅負會出現不平衡的波動,但長期中,稅負基本呈現出下降的態勢。
二、金融業營改增的影響分析
“營改增”的意義在于通過將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擴大,達到全面覆蓋各行業從而徹底取消營業稅,以便避免重復征稅的問題,從理論上講,這會大大減輕企業身上的稅收重擔,為企業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擴圍改革中,大部分行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普遍高于過去采取的營業稅稅率。在沒有達到全面“擴圍”的情況下,各行各業以先后順序進入改革勢必造成包括金融業在內的一些行業抵扣鏈不完整,得不到政策性減免。把金融業征收增值稅稅率定在6%暫且是享受改革效果的,但是,各行業改革程度不同,適用增值稅情況不同,有需要在部分“擴圍”和全面“擴圍”的改革環境下做進一步深入測算與分析。
(一)金融業營改增對營業稅收入的影響
假設不存在稅收政策、貨幣政策、保險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改革,本文根據2012~2015年的歷史數據通過Forcast函數①預測2016~2019年的營業稅總額額金融業營業稅額。
數據來源:2012~2015年數據來自歷年《中國稅務年鑒》,2016~2019年數據根據Forcast函數③預測。
從表1可以看出,金融業營業稅收入金額巨大且保持增長態勢,如果對金融業實施增值稅“擴圍”,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那么地方政府財政將喪失一筆巨額稅收。地方政府面對如此巨額的稅收流失不可能棄之不顧,但自身又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予以彌補,則必須向中央政府尋求資金支持,進而導致中央政府的資金流出。因此,如何緩解中央與地方政府產生的收入分配矛盾、中央與地方政府是否需要重新劃分共享比例等,將成為金融業營改增中的難點。
(二)金融業營改增對行業稅負的影響
由于營業稅造成金融業行業稅負過重,因此對金融業進行營改增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整個金融行業的稅負水平。按照證監會公布的行業分類,金融業可劃分為銀行業、保險業、融資租賃業、證券業等具體子行業。因此,本文以銀行業和保險業為例分析“增值稅擴圍”后對金融業行業稅負水平的影響。本文參照平新喬的測算方法,設定:
改革前理論稅負=營業稅額/行業增加值
改革后理論稅負=增值稅額/行業增加值
1.金融業營改增對銀行業稅負的影響。目前我國金融業的核心仍是銀行業,雖然近幾年股份制銀行得以迅速發展,但四大國有銀行仍然處于我國銀行業的支柱地位。按照歐盟國家對金融業采用的增值稅課征模式-免稅法,如果對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以2013~2015年數據為例,四大銀行免交的貸款利息營業稅如表2所示。
數據來源:“貸款利息收入”來自各銀行2013年年報,“貸款利息營業稅”按5%稅率計算。
從表2可知,金融業營改增將會對銀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各銀行均有百億元以上的減負效果,因此,營改增對銀行業改變運營模式、完善運營機制以及提高業務效率都非常有利。
2.金融業營改增對保險業稅負的影響。本文以保險業中的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為例,分析金融業營改增對保險業稅負的影響。保險業務營業稅的稅基是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收取的全部價款,而對保險業務營改增后,征稅稅基相當于“保費”與“賠償及給付”的差額。表3給出了2013~2015年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經濟指標。
數據來源:保險業保費收入、賠償及給付金額來自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http://www.iachina.cn/,改革前后稅負計算而來。
由上表可見,在增值稅“擴圍”的改革背景下,按照6%的增值稅稅率進行計算得出,改革前后保險業稅負水平降低了近一半,因此金融業營改增對減輕保險業稅負水平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三、我國金融業開征增值稅的政策思考
(一)對金融核心業務實行減免稅政策
要想讓自己國家的金融產業立足于世界,充滿競爭力,我們可以學習歐美發達國家對金融的進出口業務給予寬松的外在條件和優惠的稅收政策。對于金融業的部分核心業務,政府得表達出大力支持,盡量減免稅收;對附屬業務按標準稅率征收,這樣既能體現對金融業的推持,也能在一定限度內控制產業的過度膨脹。這些政策的實施當然也需要財政部門的全力配合,克服短期內的財政壓力,對部門的征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堅持并與時調整稅收公平原則
稅收公平原則是稅收五項原則之一。稅收是一種再分配機制,既然和利益相關,就會存在企業或者個體向政府交納的稅收是是否平衡的問題。那么,衡量是否征收了公平的稅收,可把稅收公平的標準歸納為受益標準、按能力負擔原則和社會公平三個方面。受益標準亦稱“利益說”,政府應該合理使用稅款,用特定的方式補償納稅人交納稅款所做出的犧牲。而公民應按照享受公共服務的多少來交納稅收,也就是誰受益多誰就需要交納更多的稅收。能力負擔原則,即根據納稅人的納稅能力,判斷應該繳納多少稅收,能力強者多納稅,能力弱者則少繳稅。社會公平原則是大型企業應該多納稅,中小型企業應該獲得補助和優惠,這樣才能建立穩定的社會。由于社會的總效用是每個人的效用加總,而收入邊際效用遞減,均等分配給每一個收入,這樣可以實現效用最大化,所以應該將收入從較多者轉移到較少者。
注釋
①公式=FORCAST(x,known_ys,known_xs,),測算程序:先基于給定的x值推導出y值,再利用線性回歸根據已知的x值和y值對新值進行預測。
②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8719,金融業營改增,稅率可確定為6%,本文根據華爾街見聞網在本文中暫選擇6%作為金融業增值稅稅率進行計算。
③公式=FORCAST(x,known_ys,known_xs,),測算程序:先基于給定的x值推導出y值,再利用線性回歸根據已知的x值和y值對新值進行預測。
④平新喬,張海洋,梁爽等.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稅負[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3)。
⑤改革前稅負=保費×5%/增加值。
⑥改革后稅負=(保費-賠償及給付)×6%/增加值。
參考文獻
[1]平新喬,梁爽,郝朝艷,張海洋,毛亮.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福利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09(9):66-80.
[2]程子健.增值稅擴圍改革的價格影響與福利效應[J].財經研究,2011(10):4-14.
[3]姜明耀.增值稅“擴圍”改革對行業稅負的影響——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2):11-16.
[4]胡怡建,李天祥.增值稅擴圍改革的財政收入影響分析——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模擬估算[J].財政研究,2011(9):18-22.
[5]潘文軒.增值稅擴圍改革有助于減輕服務業稅負么?——基于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2(4):51-54.
基金項目:獲湖南涉外經濟學院2016年度校級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金融業“營改增”的經濟效應——基于動態CGE模型的研究”資助。
作者簡介:張丹(1988-),女,甘肅張掖人,博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