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市場不斷開放,我國企業的發展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與機遇。而管理水平是一個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很多企業針對管理方面展開了詳細的研究,而激勵理論的提出為企業管理進行了良好的引導。但是,企業運營過程中如何將該理論順利良好的實施已成為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激勵理論 企業管理 管理創新 企業發展 制度體系
一、激勵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企業想要實現長遠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在企業管理中對激勵予以高度重視。激勵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企業績效、提高員工自身素質以及增強企業凝聚力。缺乏有效激勵機制的企業必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地位。為此,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重視激勵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針對此展開研究,提出有效的改進方法,提高激勵的有效性,為促進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關于企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體闡述如下。
(一)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績效是他們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為了實現企業的長久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建立在良好績效的基礎之上。現代組織行為學理論就提出,企業績效的大小與“能力”和“激勵”兩個變量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不同員工在能力與天賦方面存在差異,然而對于同等水平而言,激勵的有效性會對企業績效的提高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此,企業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除了要自己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提高員工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要加強激勵機制建設,對員工的工作動機加以正確的誘導,確保其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激發。
(二)有效激勵能夠使員工素質得到提高
采用一定的激勵手段,可以使企業對員工的行為取向有一個科學的控制與調節。例如對于具有突出工作業績,忠于職守的員工,企業可以予以適當獎勵,同時必要時可以懲罰一些沒有進取心、安于現狀的員工,如此可以提高員工的自我約束力,在壓力之下積極向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以支持員工努力奮斗與學習,在工作中自覺自律,提高工作工作與學習的主動性。顯而易見,這種激勵方式有利于提高員工自身素質,并且能夠使企業的發展得到推動。
(三)有效激勵能夠使企業的凝聚力得到增強
企業如果想要實現長期發展,就必須重視自身凝聚力的增強。凝聚力越強的企業,他們與員工之間就能夠保持愈發緊密的聯系,員工之間能夠形成一個融洽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有利于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以及員工的個人目標。激勵機制的有效性,決定了企業核心理念與員工價值觀、利益觀的統一是否能夠實現,決定了員工個人目標是否一致于企業整體目標,對于企業活動的強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關系到了企業上下聯系的緊密程度,對于組織合力的增強,企業快速高效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必須對此予以高度重。
二、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所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理論的滯后性
激勵理論的落實離不開系統性的指導,所以,我國企業激勵理論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盲目追求理論的先進化,從西方引進的文化不適應我國企業的發展,使得體制發展存在一定的制約。第二,激勵理論研究人員因缺乏系統性的依據而使得制定的體制難以滿足企業發展。
(二)員工福利難以得到落實
目前,我國企業對法定休假落實的較好,但其它幾項福利制度體系卻難以落實,因此使得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從而使得企業難以正常運行。例如,關于員工帶薪休假的相關條例中,并沒有確定經濟補償的數額,一些企業沒有兌現而使得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最終使得員工內心感到疲憊,從而制約企業的正常運營。
(三)員工的發展空間較小
工作人員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性人才,因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表現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從而使得一些項目難以正常運行,最終導致員工與企業之間難以和諧相處。此外,部分企業運營時只是單純考慮自身情況,忽視員工的個人情況,使得員工職務提升過程受到一定限制,特別是在一些民營企業,發展空間的缺乏甚至會影響到員工的正常發展與成長,并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嚴重影響工作的質量。
三、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運用的優化
(一)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
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理念可以促進企業文化的建立,使其逐漸滲入到員工的內心,從而充分體現其中的核心概念。但是,單純的理論并不能實現員工間的密切聯系,因此,企業文化的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員工創造力、團結力的提升,大大提升工作熱情。所以,在企業文化的創建過程中,企業不能僅關注標語、口號的創建,也要增加一定的物質保障及價值觀念。
(二)為職工發展提供機遇
實現自身的價值,是員工在企業中的最高發展目標,因此,企業應提供更多的機遇,使得員工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進步。通常企業應做到一下幾點:第一,企業應為員工制定階段性的發展目標。第二,創建完善的培訓基地。企業的人才資源會存在一定的流失,而另一方面,企業的員工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確保人力資源的充足性。第三,優化工作形式及內容。員工的能力是在工作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所以,企業應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使員工在充分掌握企業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多方面的學習。
(三)增加工作的滿意程度
員工的工作內容可以幫助員工實現自身價值,提升生存能力,所以,企業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增加工作樂趣,提升工作熱情。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第一,企業應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寬廣、明亮的工作環境可以增加員工工作的舒適度,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而企業環境的創造與企業領導密切相關,具有熱情的領導才能影響著員工,使其投身于工作之中。此外,領導還應關注部門之間各員工的交流,了解員工內心的想法,使其良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第三,企業應尊重員工的想法,建立起平等的原則。所以,企業領導在與員工交流的過程中應保持平等的姿態,激勵員工形成自身的管理理念,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人力資源是企業管理順利實施的關鍵,而激勵理論能夠靈活、科學的實施是提升人才素質的關鍵。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需要員工的創造力,因此,企業要關注員工的自身發展,努力為其創造一個優良的環境,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效益。采用合理的激勵手段對員工進行教育,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完善傳統的發展模式。從而建立完善的激勵體系,確保企業能夠在競爭中得以持續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新秀.激勵理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12):91-92.
[2]金曉梅.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分析[J].中國商貿,2014,(33):4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