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60-01
從事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多年,感慨頗多。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們重視的一方面是閱讀教學,一方面是作文教學。在探索研究語文教學難題中最多的也是這兩方面的內容,而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往往是把重點放在識字、寫字、寫話上。多數教師認為低年級的內容淺顯也不過是認認字、寫寫字、造造句……但就是這認認字、寫寫字、造造句恰恰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沒有字哪來的句,沒有句哪來的段,沒有段哪來的章呢?低年級的教學不僅是讓孩子們學會漢字這么簡單,而是讓孩子們學會聽、說、讀、寫,學會表達,學會交流,學會閱讀,學會溝通,學會成長……低年級教學將幫孩子們打開了一座知識殿堂的大門,每一步的行走都將踩踏出一塊基石,最后搭建成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目前在低年級教學中我們存在著以下問題,首先是一節課要認識十幾個生字,識字量大,還有要寫的字也在十個左右,寫快了就寫不好,寫好了又寫不快,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其次是每節課學生都要重復識字、寫字的過程,課堂結構變得單一,降低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而識字、寫字的時間把課堂占得滿滿的,孩子缺少閱讀時間。教學中孩子的寫話也往往流于格式化,缺少了鮮活的內心表達。
當我們正確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困惑進行解讀時。很容易看出既有教師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又有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不足。
1.準確把握低年級教材,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以二年級的教材為例首先讓我們明確二年級上冊識字目標:
1.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1.2 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1.3 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從上述二年級上冊的識字寫字目標中我們不難看出,低年級的識字雖然量大,但它不要求對字形,字義的詳解,只要在語言環境中認識理解就可以了。如果明確了這樣一個教學目標我們的識字課目標的完成上就輕松多了。
2.識、寫不分家,提高課堂效率
識字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漢字建立初步的表象,對漢字的形體有所認知,對漢字的意義有所了解,初步的能在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在語文教材中,要求會寫的字大多數已經在識字里面,剩下的幾個基本上也是前面認識過的生字,這就為寫字打好了前站,也就是突破了寫字戰場的外部防線,寫字時我們要進行的就是對漢字的筆畫、結構的掌握及書寫。因此,在寫字時我們完全可以承接課堂中前面的識字環節,接著進行漢字的書寫,不用在寫字之前再認識一遍生字的音、形、義了,減少不必要的環節而增大寫字的時間,可以說識、寫不分家,大大提高了課堂的識字、寫字效率。
3.語言環境中識字,降低學生識字難度
閱讀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樣閱讀也是讓孩子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過程。一堂低年級的識字課,如果脫離了文本,上來就識字我覺得是不可取的。例如,有的老師在上識字課之初就讓孩子們匯報生字的音,接著就是各種的擴詞、游戲,最后就是寫字環節,一堂課下來孩子們都沒有打開過語文書,孩子們真的只是在單純的識字、寫字。這樣的識字課完全脫離了語言環境,對于漢字的運用效果不佳。因此,識字、寫字課一定要讓孩子走進文本,讓漢字從文本中來,并最后回歸于文本。
4.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閱讀文本比較淺顯,重點是識字、寫字及寫話,因此教師很容易把課堂變得模式化,每天都在重復相同的環節,學生每天都在識字、寫字中度過,師生都會產生倦怠感,久而久之師生的課堂活力都在逐漸的消失,因此,改變師生的教與學的方式,添加課堂動能變得尤為重要。
讓甜美的兒歌飄蕩在課堂,師生的心將一起飛揚。
兒歌是兒童稚嫩心靈的抒發,孩子們通過唱響兒歌使自己的心兒飛揚,同樣,如果教師能夠參與到其中也會感受到孩子的純真與快樂。當然,一節語文課我們絕不會把它上成一節音樂課的,因此,我們要把握好唱兒歌的時間,可以在課前1-2分鐘內,作為課前活動,也可以在學生學習疲倦時作為課內活動。
5.加強環境育人的功能,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
低年級孩子的語文能力同其他學科的教學,以及家庭教育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例如在數學課上,教師經常會問"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孩子會說"三個蘋果",教師會引導學生說完整話"樹上有三個蘋果",這也是在加強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例如在商場中碰到一位年輕的婦女,拿著蘋果問自己幼小的女兒"這是什么",孩子回答"蘋果",接著母親又問"你喜歡吃嗎?".普普通通的交流卻展現了家長對孩子語言的訓練,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環境育人、培養人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科之間的溝通,尤其是低年級教雙 班的老師要注意學科之間的整合。在家庭育人方面,我們要倡導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盡可能的拓展學生的語言展示平臺,通過家庭與學校、社會的共同作用,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綜合發展。
低年級教學是學生學業的起點、夢的起點。它編織著孩子們美好的夢想,相信,通過我們用心的澆灌,小樹苗們一定會茁壯成長,帶著夢想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