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葉子++裴瀟++吳杰
【摘要】由于我們的生活習慣隨著云計算的到來而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因此,在會計教育領域,云計算也應被充分利用。文章對云計算在我國教育上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說明了運用云計算進行教學的必要性,并闡述了云計算應用在會計教學上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云計算 會計 教育
一、云計算的概念
云計算的概念通常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來理解。
云計算從狹義上講是指商家通過分布式計算和虛擬化技術搭建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以免費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術開發者或者企業客戶提供數據存儲、分析和科學計算等服務,比如亞馬遜數據倉庫出租生意。
云計算從廣義來講是指商家通過建立網絡服務器集群,根據不同客戶的需要,提供在線軟件、硬件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服務,例如國內用友、金蝶等管理軟件商家推出的在線財務軟件,谷歌發布的Google應用程序套裝等。
簡單理解,云計算的“云“是包括硬件資源(服務器、存儲器、CPU等)和軟件資源(如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環境等)存在于互聯網服務器集群上的資源,本地計算機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發送一個需求信息,所有的處理都只要在云計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計算機群來完成,隨后遠端將提供相應的資源并將結果返回到本地計算機。
二、云計算在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科技的進步也促使了教育的發展。開發云計算平臺技術中包括了Google、IBM、亞馬遜和微軟等IT巨頭們。Google公司首先嘗試與國外高校進行合作,把云計算平臺運用在教學中,此番嘗試獲得了各方好評。之后中國的“云計算教育”也應運而生。
2008年12月,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的年會上,上海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黎加厚教授,首次提出了“云計算輔助教學”以及“云計算輔助教育”的概念,也開啟了國內云計算在教學應用中的先河。隨后,國內許多高校也開始將云計算平臺運用在教學中。
2015年2月,由云計算科學與技術系系主任武志學、常務副主任趙陽主編的《云存儲系統》出版,也是國內第一本高等院校云計算專業云存儲方面的專業教材,填補了國內云計算領域無教材的空白。
2015年云計算、大數據、工程師以及生態圈伙伴等資源已經由阿里云在“大學合作計劃AUCP(Aliyun university cooperation program)”中提供。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8所高校,正式確定加入阿里云大學合作計劃AUCP。
2016年9月1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云計算白皮書,該白皮書通過梳理、分析國際、國內云計算市場(以公共云服務為主)的發展狀況,總結出國內外云計算行業及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發展特點和趨勢,同時分析了我國云計算產業面臨的政策環境,為政府及產業界決策提供了參考價值。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舉辦了三屆全國高校云計算應用創新大賽。
顯而易見,云計算在我國教育行業的應用重視程度加大。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將其應用在會計教育上是十分必要的。
三、云計算在會計教育上應用的必要性
(一)云計算環境下會計教學的時空拓展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幾乎只能局限在短時間的課堂里,而云空間教學從理論上來講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制約,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教學互動。以云計算環境下AIS課程自主學習模式來說,有了云計算環境下的學習服務平臺,每一位同學都是獨立的信息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進行縱橫交錯的信息交流,從而能夠構成一個立體且多層面的信息交流空間。
(二)云計算改變會計人的工作模式
在普通工作環境中,會計人只有回到辦公室才能進行會計業務的處理。然而,在云會計環境下,會計人可以通過手機、平板和電腦等終端隨時隨地進行會計業務的操作,這樣就提高了會計人的工作效率。同樣,對于企業管理者,可以實時將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融合分析,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預測、識別、控制和應對,從而使得企業能隨機應變市場的變化。
(三)云計算更新會計人的知識結構
以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技術支撐的云會計,對于會計人知識結構的更新相比于以前要求就更高了,也需要會計人及時保持對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方面知識的敏感度,不斷加深對云會計環境下新型會計工作模式的理解,以保證自己能夠勝任業務發展的需求。同時,人際溝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也是需要不斷被完善以滿足會計人員在云會計環境下對于部門之間的協同。
(四)云計算優化會計人的知識管理能力
在以前的工作環境下,會計人只是機械性完成本職工作即可。而在云會計環境下,由于工作模式變得更加靈活,這就要求每個會計人應該將自身在業務技能、管理技能等方面的隱性知識不斷顯性化,有助于企業軟實力的提升。面對大數據所帶來的會計信息和數據大爆炸現象,企業管理者應對企業中的各種知識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管理,對云端的業務信息和會計信息進行實時整理、融合、挖掘與分析,最后變成企業所需要的會計戰略或決策。
四、云計算環境下對會計教育的建議
(一)對會計教學理念的改革
關于會計教學理念改革需要在兩個方面得到重視。一是對職業道德的關注,可以通過案例形式告知學生合法與非法的區別以及違法的成本與后果。二是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會計專業中,必須從基礎做起,通過實踐、實習及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功底及較強的動手能力。
(二)對會計教學方式的改革
教學方式的改革主要側重于實踐教學。由于新時代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及時跟上現在社會技術變化發展。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一是專業基礎知識教學。會計是專業性最強的學科之一,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實踐及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二是專業技術能力教學。此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實踐教學完成。三是創新能力教學。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化、網絡化以及創新化便是這個時代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此時就需要會計人員從原來的固有模式轉變過來以適應新的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
(三)加強高校與社會各界對云計算的交流
高校院系可以加強與本校或外校電教中心、圖書館以及云計算技術研究相對成熟的企業、機構等社會各界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根據自身的理論優勢、電教中心的技術優勢、圖書館的云計算資源管理優勢、企業的技術平臺與經驗優勢的結合,加緊與社會的交流,從而實現優勢互補。
(四)加強多方對云計算的投入
我國社會及政府應在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上加大對云計算在教育中投入的專門研究組織的幫扶力度,以促進云計算教育應用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袁磊,程美,劉丹,李在榮.我國云計算教育應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1,(06):42-46.
[2]陳思瑜.云計算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白云娟,沈書生.云學習:云計算激發的學習理念[J].中國電化教育,2011,(08):14-18.
[4]張建偉.從傳統教學觀到建構性教學觀——兼論現代教育技術的使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21(09):32-36.
[5]張悅,張麗娜.基于云計算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25):37-39.
[6]Sultan N.Cloud computing for education:A new daw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0,30(2):109-116.
基金項目:2013年湖北省教研項目“云計算環境下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編號:2013258);2013年度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長江大學會計學)。
作者簡介:劉葉子(1994-),女,長江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裴瀟(1968-),女,長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吳杰(1964-),女,長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