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成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人已經成為世界一大高潛力的消費群體,人們在欣喜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之外,教育界也開始關注對于學生的消費管理問題。在學生群體中,高中生處在一個過渡階段,他們相比低年齡段學生擁有更多的消費欲望,同時在外住校又讓他們擁有更多支配金錢的機會,可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并沒有建立起良好的消費觀和消費理念,所以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他們更多地管理和引導。
【關鍵詞】教育界 高中生 消費觀
一、合理計劃的科學消費
高中生基本都脫離了父母,脫離了家庭生活。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往往會把孩子送到離家很遠的城市去上學,這就更需要高中生具備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行為管理和資金管理兩大類,其中,資金管理就是要讓孩子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說到良好的消費習慣,就不得不談科學消費的問題。科學消費,實際上就是讓孩子對一段時期內的所有消費進行系統分類,依據輕重緩急進行科學規劃,哪些是特別重要的,哪些是比較重要的,哪些是一般情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根據自己的資金總量進行合理分配,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消費,避免盲目隨意。
高中生的消費主要有食堂生活費、文具資料費、日常用品費、交通通信費以及零用開支等五大類。其中食堂生活費是在校生活的必須保證,屬于特別重要類;文具資料則是學習的必備助手,屬于比較重要類;日常用品如牙膏、牙刷、洗發膏、護手霜之類,有高中低幾個檔次,屬于一般情況類;交通通信的檔次差異更大,交通方面有專車、客車、的士、公交和步行多種選擇,通信也有手機、座機和磁卡電話的多樣區別,交通通信呈現出較大的價格差異,屬于不太重要類;零用開支包括購買衣物、零食和其他支出等。
就高中生而言,可根據自己的資金總量進行計劃消費。以一個月1500元的消費總量為例,可首先將800元左右的食堂生活費除開,然后將每月200元左右的文具資料費列出,日常用品費計劃100元,交通通信費(包括往返家校的車費)計劃200元左右,剩下200元則可以作為日常零用開支。
在具體運用中,高中生就是要學會先計劃,后實施,先分類,后消費,逐步養成不超標、不隨意的消費習慣。
二、避免奢侈的合理消費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悄然發生改變。“超前消費”、“大膽消費”、“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都成為常見的消費理念,于是就有了“按揭”、信用卡貸款、信用卡透支等屢見不鮮的消費現象。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消費的形式也有很多變化,除了面對面與商家進行實體貨幣支付以外,還增添了以手機和互聯網為基礎的線上消費方式,微信、支付寶以其更加方便的特點正在慢慢取代貨幣消費,淘寶、京東、天貓一類的線上商城也逐漸成為人們經常消費的主要途徑。
對于有穩定收入的成年人來說,“超前消費”不僅可以改善當前的生活質量,更有助于平衡市場供需關系,促進經濟繁榮,也有利于社會長遠發展。可是對于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高中生來說,這無疑是極其危險的行為,先不談有沒有能力支付后期費用的問題,一旦養成不顧自身能力只管一味消費的習慣,注定將成為好逸惡勞之徒,增添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高中生不可避免要面對消費,我們不是不允許消費,而是主張合理消費,避免奢侈腐朽。比如金銀首飾、高檔手機、名貴箱包、衣物等,盡可能不買不用。一是高中生作為消費群體,本著無功不受祿的原則,沒理由享受“高大上”的物資;二是高中生處在奮斗階段,應當自覺以學習為重,不能過度追求物質享樂。
沒有穩定收入的成年人尚且不能倡導“超前消費”,高中生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就更不能有此想法。高中生唯一該做的,就是根據家庭實際狀況,合理適度進行消費,不在同學中助長攀比之風和奢靡之風。
三、提倡節儉的適度消費
手中沒幾個錢的時候,節儉是自然的習慣;而當兜中零花錢越來越多的時候,再要求節儉本身就有一定難度了。尤其是當今社會物欲橫流,“有錢就是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爹親娘親不如人民幣親”,這些社會消極言論影響了很多人的健康心理。高中生心智尚不成熟,極容易受到這些消極言論的影響,如不及時加以引導,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今的高中生,與過去家庭多子女情況完全不同,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獨苗”,除了父母百般寵溺以外,爺爺奶奶、外爺外婆也都心疼得要命,再加上一些家庭存在著“窮家富路”、“女兒要富養”等錯誤觀念,一味滿足孩子物質方面的要求,導致了現代高中生的零花錢越來越多,越來越沒底限。
不管孩子們是主動還是被動,高中生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引導他們適度消費已經迫在眉睫。家長應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了解自家的經濟收入狀況,明白父母勞動的艱辛。也可讓孩子在假期選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職工作,讓他們體驗到金錢的來之不易,從而幫助其改正不良的消費觀念。
學校可以對高中生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幫助孩子掌握必要的理財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消費知識。比如對金錢的態度,既要珍惜但又不吝嗇,該用的地方千金不惜,不該用的地方一分都不亂花;高中生的消費應當突出節儉原則,可以根據家庭實際狀況適度消費,絕不允許過度消費和鋪張浪費,給家庭生活造成巨大壓力。
“成由節儉敗由奢”,個人財富的積累,家庭條件的改善改觀,國家的富強興盛,沒有哪樣不是因節儉而起。高中生必須在個人理財的具體實踐中,體驗到積累財富的成就,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謹記“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人生格言,為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四、總結
正確的消費價值觀,是幫助高中生健康成長、樹立成才的有力推手,是素質教育的進步在消費引導方面的重要體現。高中階段的學生是一個人從未成年的孩童階段向成年人階段轉變的過程,在這個階段中,逐漸能夠接觸到大量的自由支配金錢的機會,在物質追求上逐漸有了明確的目標,但是其本身并沒有任何的經濟收入,對于財富的獲得和消費并沒有更為直觀的概念,所以在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方面容易出現問題。我們需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輿論這三個方面,共同努力幫助高中生建立起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
參考文獻
[1]申雪吟.高中生消費管理模式研究[J].時代金融,2016,15:258.
[2]毋童.高中生消費管理模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352.
[3]牛淞平.論高中生的消費管理模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6,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