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教育改革正在全國推行,很多旨在完善教學理念的探索活動正逐漸展開,而生本教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本文將從生本教育理念的內涵分析入手,結合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提出相對的解決措施,為接下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閱讀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63-02
所謂的生本教學理念,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從而加強教師教學語文的效率。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其實和師本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二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因此,將這種模式應用到教學中很有必要。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較高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并且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生本教育理念應運而生。這種教育理念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再是教科書內容的“搬運工”,而是要給學生講授學習語文閱讀的方法的引路者。因此,在這種模式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和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
二、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一直存在,尤其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這種現象更是普遍。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在無形之中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消耗殆盡,而且僵化、囫圇吞棗的教學模式對開發學生的拓展性思維極其不利。
(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流于表面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成為現在的教學目標。因此,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模式在課堂上廣泛應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卻使得這種教學模式流于表面,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處于“散養”狀態,注意力不集中,從而使得其實效性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
語文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考前突擊成為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較少的語文知識儲備和較低的文學素養使得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程度受限[2]。
三、體現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建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
生本教育理念作為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側重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需求充分了解,然后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同時在應用中,要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其成為課堂的直接的受益者。
(二)引入小組合作模式,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總是存在較為刻板和單薄的現象,這已經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生本教育模式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則符合課改要求。為此,小組合作的模式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上佳之選[3]。通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達到獲得知識、培養情感以及完善人格的目的。
(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對于學習語文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教師可以引用多媒體手段,豐富課堂內容達到提高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目的。例如,在講到《春曉》這首詩時,首先,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理解這首詩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可以對這首詩的內容進行拓展,也可采用繪畫的方式描繪出這首詩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發現語文的樂趣和重要性,就能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優化學習效果的目的。
生本教育模式是在教學改革中一次全新的嘗試,它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要積極引入這種模式,發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早日實現課堂的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李念.基于生本課堂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胡潔.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5,14:123.
[3]許元英.生本理念視角下的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2016,17:137.
作者簡介:
徐曉蕓(1974.8-),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人,本科學歷,中教高級職稱,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