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要適應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在小學科學教育中,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那么不可忽視生活化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學法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它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小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還有激發學生去擁有勇敢、正直的主動的個性;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法 主動 集體主義 勇敢正直 科學合理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45-02
生活化教學法,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從而去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的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小學生思維不夠靈活,有效思維時間短,直觀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這些特點,都是在呼吁生活教學法。
一、生活化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教學過程若是脫離人們廣泛的社會實踐而孤立進行的話,那么教學就會顯得呆木死板。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特別是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因為小學生本身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而有限思維時間短,思維相對于高年級來說是不夠靈活的。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生活化教學法,那么這樣的教學過程只會帶來一般的學習效果。
二、生活化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教師在教授知識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生活化教學法要求教學不能僅限于書本的知識,更應該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人與社會的聯系。在小學科學教育里,可以通過布置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共同合作完成任務并進行評比。得到優秀的表揚,做得不夠的給予鼓勵。這些都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從小培養,這無疑又是是祖國的一筆可貴的財富。
2.有利于培養兒童的勇敢、正直、主動的個性
集體主義的良好品質會滲透在個人的情感特征中,其中顯著的讓我們比較嘉賞的有:勇敢、大膽、主動性。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兒童的情感。集體主義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身臨其境的人渴望善于去主動積極把個人利益與集體立即結合,比較大膽且勇敢。因為勇氣,在生活化教學法正確引導下,會慢慢變得正直的個性。但具體情況需要具體的生活化教學法,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在現實中反思,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習慣,并給予正確的評價。
三、生活化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念
教師對于小學生堅定信念的培養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在加強知識的教育性以外,他還可以結合事實證據來進行說服學生,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信念。在培養學生堅定執著克服困難的信念,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講述例子,更應該帶學生去體驗生活中的勞動。一些有必要的勞動過程,會激發學生克服困難而堅定信念。教師可以以自身做榜樣教育學生,這也是生活化教學法的一種。而且是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由于小學生對長輩大人的崇拜,學生能積極主動去以老師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學生受其鼓勵,不斷自信而堅定。
四、生活化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及思維的發展
如文章前面提到過,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有效思維時間短等。其實兒童的發展不僅限于語言(口述)過程,有關聯的智力方面,他的感覺和動作范圍也在發展,但是遺憾這方面的發展同智力的發展之間并非一直都是互相協調一致的。所以生活教學法中強調的理論聯系實際,實際上也是在講究一種小學科學教育中的一種和諧狀態。如:適當離開封閉的學習環境,去親近大自然,去觀察寫作,去自由閱讀,去思考,進而發現問題。這是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的。理性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整體發展,而生活教學法要去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因此可以去多感受大自然,感受人文社會,多觀察。這是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的發展的。
五、結語
生活化教學法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和全面發展。只有正視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幫助祖國的花朵身心健康的成長,才能寄希望于他們將來在社會主義事業中做出杰出貢獻。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馮克誠.外國教育名家名作精讀叢書·第四輯[蘇]休金娜學校教育教學觀與《中小學教育學》選讀[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5,11.
[2]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馮克誠.外國教育名家名作精讀叢書·第三輯蘇霍姆林斯基教學思想與《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選讀[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5,11.
作者簡介:
上官現華(1979.12-),男,畢業于山東省教育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現有職稱: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