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少玲
【摘要】初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治,首先組建班委會,倡導學生自我管理,讓學生嘗試不同的角色分工,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參與不同層次的班級管理。還要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激勵教育。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 發揮 學生自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84-02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班級管理,充分發揮學生自治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管理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這樣不但能夠讓班主任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還能充分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實現自我管理。
一、競選班干部,組建班委會。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組織的事情有很多,這就不能讓班級成為一盤散沙。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組建一個班委會,在班干部的選舉過程中可以采取自薦、推薦的形式,在班內公開競選,再結合教師的觀察,精簡出成績好、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有組織才能,能夠以身作則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同時,教師要在班內為這些學生樹立威信,不斷培養班干部的獨立自主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充分的相信班干部,可以給班干部提出相應的意見,放手讓他們去解決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參與指導,保證班級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倡導學生自我管理,不斷提升每一個學生的自治能力。
除了要建立成為班級的核心力量的班委會,還要建立全班共同參與的民主自治小組。教師要將學生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分成五個合作小組,每一個小組負責周一到周五某一天的班級紀律、衛生等方面的檢查、評比和管理工作。正因為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了自治行為,充分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這不但強化了班級的管理,而且讓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強化了自律能力。在各項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多為學生開拓空間,讓學生能夠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如在國慶節期間,學校要求每個班級設計主題班團活動。根據國慶節的特點,班主任打算設計以愛國為主題的班團觀摩活動。教師公布了班團活動的主題后,就可以將任務下發給班內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班委會的領導下自己定小主題,自己設計活動形式,自己參與活動,既可以以班級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展演的形式。這樣設計出來的主題班團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參與熱情高,而且能夠達到一個良好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學生樂在其中,也在自治的過程中有了很多的收獲。
三、讓學生嘗試不同的角色分工,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參與不同層次的班級管理。
在班級自治管理的過程中,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班內有個別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敢選擇重要的工作崗位,常常處于被管理的角色。教師可以針對班內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角色輪換制,讓學生能夠定期的參與角色的輪換,參與到班集體中不同的管理中去。如在進行紀律檢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管理。在這個合作小組中,既要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又有學習成績一般甚至急需要提高的學生。周一由第一合作小組完成紀律的檢查,而周二這個小組就去完成其他的工作如可以去進行衛生檢查,而原本周一進行衛生檢查的小組,繼續進行紀律檢查。如果覺得每天輪換有些繁瑣,可以實行每周輪換制。這樣,每一個學生在一個學期內都能夠完成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治能力,而且讓學生人人都有了主人翁的意識。
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要在不斷的指導中加強激勵教育。
教師想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班級自治管理工作當中去,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具有強烈的參與熱情。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是能夠也是可以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的。同時,教師要關注到學生都愿意獲得鼓勵的心理,在學生平時參與到班級工作的時候,教師不要吝嗇鼓勵。哪怕是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激勵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工作中來。教師還可以利用群體效應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同學多夸夸身邊同學的優點。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尋找到了受重視的感覺,這種發展性評價讓學生更樂于進行自治管理。
總之,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治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自治能力,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李建青;班級管理點滴談[J];山西教育;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