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西璇+姜海云
【摘要】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儼然成為了我國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的不健全,老年產品及老年服務、相關設備缺乏等狀況,使得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狀況越發突出。本文在對老齡化社會背景下老年人權益保護的重要性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措施展開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老齡化社會 老年人權益保護 合法權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18-01
人口老齡化不但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也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據聯合國統計,世界老齡化人數所占比重在未來三十年可以翻一番,屆時這種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將會對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其人口基數大、老齡化問題尤為嚴重,若無法處理好老年人的權益保護工作,便無法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好的保障人權、構建和諧社會。
一、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權益保護的基本狀況剖析
(一)立法方面
中國對于老年人權益保障的法律保障還不夠到位,除了《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之外,福利、醫療等內容的保障依舊缺少健全的法律規范。此外,由于國內社會經濟的迅速進步,《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當中的有關內容也會落后于時代潮流,當中不少內容在實際工作當中不容易得到貫徹,無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執法保證方面
因為中國缺乏老年人權益保護立法,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難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權益。比如說,很多地方遺棄、虐待、歧視老年人等現象非常多見,然而地方政府部門和執法部門卻只是一味秉承“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觀念不愿意主動處理,進而造成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力保障。除此之外,中國還沒有針對執法部門的失職行為、違法行為等制定出更加詳細、針對性更強的懲罰規定,并且對于執法部門和相關人員的監管力度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三)社會保障方面
現階段,國內的醫療保險體制、養老保險機制等還沒有完善,特別是老年人的福利項目則更加欠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政府及社會對于老年人權益保障的資金投入缺乏,相關設施不足。對于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沒有贍養人的那些老年人,我國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標準都無法滿足,進而造成老年人的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
二、老齡化社會下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有效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立法
為了更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最主要的就是努力完善關于保護老年人權益的相關法律,創建保障老年人權益的法律體系。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首先,我們應當加強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學研究。人口老齡化對于本國文化、政治以及經濟等方面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說,保護老年人權益必須建立在考慮本國基本國情的前提下,同時從文化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法學等多個角度展開剖析,為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立法提供有益的參照,目的是為了避免立法的盲目性。
其次,應當健全法律保障機制。老年人作為公民中的弱勢群體,法律除了應給予其基本的保護外,也需要為其提供特別的權益保護。所以,老年人權益保護立法需要從改進和完善程序法、頒布鼓勵性政策、制定保證性條文及制定強制性條款四個方面進行。
此外,我們還應當強化普法宣傳力度。關于這方面,我們可以借助典型案例研究、法律服務專線等途徑,能夠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律,進一步提升社會大眾對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認知水平。讓老年人多學習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律規范,在懂法的前提下,可以更有效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對當下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的情況,我們必須盡快完善養老保險以及社區服務等基本的保障。對于養老保險,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現今,資金投入不足是造成養老保險機制不完善的根本因素。所以,我們可以參照國外先進的養老金體制。舉個例子,像日本養老金制度,由全體國民一同承擔,從而有效減少老齡化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壓力。至于社區服務保障,社區組織需要盡可能創建多項目、多功能的老年人服務機制,并且進一步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
總而言之,現在關注老年人權益保護,也就是關心未來的自己。現階段,老年強則國泰、老年富則國安、老年智則國穩,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對保證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智姝.論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必要性[J].法制與社會,2013,(1):231—232.
[2]趙元元.老齡化社會下老年人的權益保護——養老保障信托制度的必要性[J].法制博覽,2014,(9):239-240.
作者簡介:
吳西璇(1999-),女,湖北五峰人,土家族,研究方向:法學。
姜海云(1975-),男,湖北五峰人,土家族,中學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