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保偉
摘 要:在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漸扎實的情況下,如何更新觀念,適應新形勢,是擺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的問題。借鑒有關理論和經驗,筆者認為要打造富有魅力的歷史課堂,必須從做好備課,挖掘歷史的趣味,學習記憶方法,創新思維精神的培養方面
關鍵詞:打造;富有魅力;歷史課堂
在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漸扎實的情況下,如何更新觀念,適應新形勢,是擺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的問題。借鑒有關理論和經驗,筆者認為要打造富有魅力的歷史課堂,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根據高考課標和教材備課
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所確定的教學目的,決定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樣教法。凡是與教學目的無關的或不利于實現教學目的的講授內容和教學方法,要勇于舍棄。必須根據知識的發展、教法的改革、教育對象的變化情況,對教案進行調整、修改、補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所教的內容,要以教材的內容為中心,圍繞如何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來準備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是允許對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做適當的調整和充實。教師在備課中,應參閱一些有關的參考書刊,吸收一些現代科學知識。教學不是單純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而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備課不僅要考慮如何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還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發展學生智力,養成學生良好的品德習慣和性格作風,使實際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與學情相結合,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從學習內容和過程中挖掘歷史的趣味
歷史課堂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趣味,教師只要在課堂上適度補充軼聞趣事,就可大大增加歷史課的趣味性。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補充的內容要適量,且是完成教學任務所必需。如,分析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時,教師可補充平壤守將葉志超丟盔棄甲狂奔五百里,一路逃回中國境內的史實,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找到了戰爭失敗的內因,更明白了“落后就會挨打”的道理。收獲是學習的最大樂趣。要讓學生在歷史課上收獲頗豐,越學越有樂趣,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樂趣。為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訂課堂不同階段的小計劃、小目標,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收獲樂趣。
三、教給學生學習記憶方法
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主要不在于記憶力,而在于學習方法。講究方法,注重理解。課堂上教師要時時滲透學法指導,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預習、復習的習慣。歷史課記憶的任務比較多,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如,串線記憶。舉例來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可記為1935、1936、1937-1935年八一宣言提出主張;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再如,要點記憶。以國民黨一大的內容為例,簡要記憶“兩個三”——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具體來講:①要培養自學能力。高中歷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同學們在學習每章之前,要認真閱讀一下“引言”,把每章內容的線索和重點了解清楚。形成習慣后,有助于培養分析、概括能力。②注重知識的聯系整合,平時,在學習中應注重多分析、多比較,找出其異同處,加深對史實的理解,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四、針對學生實際,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因此,備課時應分析學生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摸清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現狀和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針對學生實際,確定從何處講起,講多少,講多深,采用何種教學方法。
為使學生順利地接受教學內容,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應從多方面考慮。例如:如何提出問題,創造情境,激起疑問,引起動機,啟發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利用直觀教具,搞好演示實驗,為學生理解新教材創造條件;如何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啟發學生經過思考,推導出新的結論,獲取新知識;如何通過剖析、類比、解釋、辨異等方法,使學生突破難點,解決疑點;如何遵循教材內容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事物的序列,安排好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發展智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等等。方法知識的掌握離不開記憶,但記憶并不等于死記硬背,透徹的理解是記憶和掌握知識的前提。
課堂活躍主要是指學生思維的活躍。教師要巧妙地設計系列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在活躍狀態。如,講巴黎公社革命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我先設問:“巴黎公社革命是否按照《共產黨宣言》的綱領來進行實踐的?”然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巴黎公社正是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再問:“為什么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實踐,結果卻失敗了呢?”學生從書上找到寡不敵眾是失敗的直接原因。三問:“敵眾我寡的力量對比是由什么決定的?”此時,我引導學生從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來分析問題。最后得出結論:巴黎公社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夠,無產階級的力量也不夠強大。可見,社會主義運動不是簡單的一次暴力奪權,而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總之,打造魅力無窮的歷史課堂,展現歷史知識的豐富多彩,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內部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