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景一
全國各地的校園足球聯賽開展得紅紅火火,已然成為校園第一運動,與此同時,各地的校園足球聯賽也開展得有條不紊。參加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的隊伍水平不一,尤其是在“區長杯”和“市長杯”的比賽中,隊伍水平差距較大,裁判員在執法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不可預估的新問題。作為校園足球聯賽的裁判員,應該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正確引導孩子,使比賽能順利、流暢地進行。此時的裁判員更多的是要服務學生,是示范者、教育者、引導者。
一、怎樣“控制比賽”
這里所說的“控制比賽”是指裁判員應該按照比賽規則引導比賽順利進行,合理解決場上的一切和比賽有關的問題,而不是控制比賽勝負,控制比分,這是一名優秀的裁判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一場比賽的進行,場上情況會不停地發生變化,尤其是一些不怎么會踢球的孩子,不知道怎么發界外球、球門球,換人的時候應該先下后上等。這時,裁判員應該給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甚至示范,讓比賽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也讓孩子學到了更多的足球規則。
二、校園足球聯賽特點
(一)安全第一
校園足球的比賽不同于其他的足球比賽,參與者都是學生,我們要把成績看得輕些,把安全放在首位。在比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球打到人、爭搶倒地受傷等情況,這時我們的裁判員要及時暫停比賽,觀察受傷隊員,詢問傷情,確定無礙后再以墜球形式回復比賽。有些裁判員執法水平很高,雖然保障了比賽的流暢性和觀賞性,但有時候隊員會因為受傷錯過了治療導致傷勢嚴重,這樣的情況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此,我不贊成有利進攻的原則,因為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二)實力差距
由于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中參賽學校的校園足球開展時間不一樣,有的已經形成了梯隊建設,而大多數學校也就近兩年才剛剛開展,有的學校甚至都沒經過訓練就來參加比賽,這樣就導致了一些隊伍在比賽中的實力差距比較明顯,大比分經常出現。這時的裁判員可以在場上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對于會踢球的一方也要告知他們學會自我保護,避免因為大比分后的心態變化造成犯規,這樣的犯規往往是對人不對球,動作過大造成球員的受傷,適當的黃牌警告也是有必要的。
(三)教練員的“控制”
校園足球隊伍中的教練員更多的是學校里的體育老師,他們會踢球,但對于競賽規則的了解又不夠透徹,他們在場邊指揮的時候往往會質疑裁判的判罰,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判罰都是錯的,對一個無意的手球就要黃牌、越位球的質疑等。這時的裁判員應該專心執法,不要被場外因素干擾,可以利用暫停或比賽中斷的方式告知他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教練員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可以果斷請他上看臺,讓比賽能夠順利進行。一般情況下,教練員都會配合裁判員,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三、執法誤區
(一)“量刑過重”
中小學生對比賽的理解還比較膚淺,場上求勝心較強,好“較勁”。比如,被對方斷球后,會想著馬上反搶回來,再加上技術上還比較稚嫩,動作上就會比較大,但其主觀上并沒有傷害對手的意思。所以有時他們的夸張動作并不是以傷害對手為目的,裁判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結合運動員的這種心理進行合理分析和判罰。不達到給牌的要求就不能給牌,有些裁判員為了體現裁判員的權威,經常一些夠不上牌的動作也給黃牌,這樣在后面的比賽中就會出現尺度不一的情況,也會使比賽失去控制。
(二)“洗牌”
在校園足球聯賽中有的規定累計獲得2張黃牌就會被要求停賽,尤其是在小組賽中獲得過黃牌的隊員,為了避免在淘汰賽中因為累計黃牌停賽,往往在對陣弱隊前主動“申請”第二張黃牌,這樣在進入淘汰賽后就不用擔心吃牌停賽,這就是“洗牌”。在一次比賽中,領先方的隊員故意在罰球區內接球門球,我吹停了比賽,告訴他要在罰球區外接球門球,重新發球門球!第二次他還是在罰球區內接球,“重發”,這樣接連三次都是這樣,我以故意拖延比賽黃牌警告了他。這時候場下的替補席一片掌聲,原來我被他們算計了,他“洗牌”成功,這讓我哭笑不得。
(三)微笑執裁
校園足球聯賽中的隊員都是孩子,對于裁判員來說應該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和鼓勵,不能像對待成人比賽那樣嚴肅和嚴苛。如果裁判把過于嚴肅的表情帶入球場,對于成人肯定沒問題,可以很好地體現裁判的嚴肅認真,但是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可能就會讓他們產生膽怯的心理,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技術發揮。我倒是覺得不但要微笑、鼓勵,而且適當開一些小玩笑都是可以的,尤其是一些關鍵場次的比賽,會使比賽雙方都能放下緊張的情緒,更好地展示出他們的才華。還是那句話,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別讓成績這座大山壓壞了孩子。
另外,準確判罰,關鍵球、重點區域的判罰力求100%準確。可以這樣說,每一場比賽前,裁判長或監督都會提到這一點,這也是一名裁判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準確了,你才能挺起胸說公正。也只有做到了關鍵球,關鍵區域的100%準確才能確保比賽正常發展。
總之,裁判員在執法校園足球聯賽的比賽中應該以孩子為主體,鼓勵和幫助他們,為孩子們服務,使他們的技術動作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更好地推進校園足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德昆.現階段在小學中開展足球運動的思考[J].華人時刊(校長),2015(11).
[2]田海燕.小學足球訓練的方法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