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延
摘 要:盡管近幾年來教材在變,大綱在變,高考也在變,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不會變,它們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基礎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基礎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所以學好高中物理,重在夯實基礎。立足于本學科知識,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關鍵詞: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效率
物理是中學學科的基礎學科。其基礎性決定了學習物理必須“夯實基礎”,這種認識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物理教師所認同。但是什么是物理基礎,大家在認識上存在差異,在實際的教學中,做法有別。在實施過程中“如何夯實基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于認識的偏差,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感到茫然。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準確理解高中物理基礎是進行物理教學的前提,有效地夯實基礎是物理基礎教學的目標所在。
一、明確目標,準確把握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的概念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物理課程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課程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去實現,要為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要為學生參與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從科學素養的內涵以及物理學科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方面起到的作用看,高中物理基礎應該是基本的物理知識、學科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思想。它們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貫穿始終,是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條件。其作用自不待言,它始終處于物理課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物理基礎是物理知識在內的多個要素構成的統一體,這些因素內在聯系互相影響。他們是一個整體,不能將他們分割開來。試想,如果沒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就不會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如果沒有法拉第“磁轉變為電”的思想,那么就不會有第一臺發電機的誕生;如果沒有開普勒三定律,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的出現。
二、樹立理念,夯實高中物理基礎
理解了“物理基礎”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夯實物理基礎必須明確“物理基礎”的概念和內涵。基于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作為教師必須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勇于超越昨天,超越自我,樹立全新教學理念,轉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力求思維多樣化,學習方式多樣化。
(一)轉變自己的角色,改變教學行為。轉變自己的角色是夯實基礎的前提條件。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要從基礎抓起,從教師做起。作為教師要以自己的形象影響學生,以自己的知識引導學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角色的轉變,就是改變自己主宰課堂的做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思想,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
1.重視教學方式轉變,由教法向學法的轉移。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大多重視知識的傳授,教師自始至終習慣了牽著學生走,讓學生圍繞教師轉。教師成為教學的中心,學生的學是為了教師的教。教師中心論的思想在很多教師的腦子里根深蒂固。教師把自己作為教學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依賴性增強,任何的情況都是被動接受,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喪失。其結果基礎不牢,效率不高。物理知識的教學、方法的獲得是通過學生的學習獲得的,要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學科思想必須有正確的學習策略。因此,教師的教學不僅僅是使學生夯實基礎,而且必須有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將好的學習方法滲透到教學中,逐漸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物理課堂教學不僅看教師如何講,還要看學生如何學。正如葉圣陶說過的:“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
2.改變評價方式,重視學習過程。很多教師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只看結果,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這已經成為制約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任何的知識都有它的來龍去脈,任何知識的獲得都有一個過程。教師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歷知識獲得的過程,讓學生展示他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重過程就是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過程上,要通過一定物理知識的講授,讓學生總結其內在的規律性,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物理規律,掌握物理規律。學生在總結規律的過程中,自然就掌握了基礎,又發展了學科能力,從而也就夯實了基礎。
(二)轉變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主張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多樣化就是改變單一的學生學習方式,被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必須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探究問題的主動性。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如果沒有學習方式的轉變,沒有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就不可有良好的物理基礎和物理科學素養。
(三)體驗學習樂趣,培養探究精神。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往往想到的是科學家的探究精神。科學的探究精神關鍵在于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時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它是學生科學探究、夯實基礎的主要途徑。例如,在“萬有引力定律”一課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經歷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全過程。這樣,不僅學生學習了萬有引力定律及相關知識,而且對學習、歸納、推理、猜測等科學方法有更深層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