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雄
青年教師的發展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如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全面培養,讓他們盡快成熟起來,逐步成長為學校的骨干力量,以適應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已成為學校的當務之急。2013年我校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了41.74%。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我校2013年5月17日成立了龍游縣第二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通過這個平臺,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班級管理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我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一、形成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培養策略
1.形成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系統
給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教齡五年內(含首輪教高三)教師指定一位師德表現優良、業務能力和組織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年級教師做師傅,并舉辦師徒結對儀式,簽《“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協議書》,明確甲乙雙方應該做什么,如何進行指導,并分類說明對外傾型、兼顧型的徒弟在具體指導上有哪些不同。如對外傾型的教師在教案檢查、作業批改等要更仔細一點。通過這種師徒結對,傳幫帶的方式,幫助他們上崗。具體過程中要求青年教師上課速度比有經驗教師慢一節,上每節課之前先聽一節、思考一節、消化一節,教案經師傅審查指導,簽字后再上。課后必須寫教學反思:思得、思失、思改進。
2.形成了“名師引領,雙向交流”的常態
主要是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工程來加以實施。所謂“請進來”工程,即學校想方設法請特級教師、名師來校開示范課或講座,對青年教師的成長起引領作用。平時積極承辦市名師送教活動、市優質課比賽、龍游縣教育大講壇等活動,并要求所有沒有課務的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成員去聽課,聆聽專家的指導。所謂“走出去”工程,即利用各種機會送青年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在本市范圍內的各學科教研活動,相應學員盡可能外派參加,在金麗衢六校聯誼、吳越聯盟的各項活動中,外出學習的學員寫好總結體會在備課組內交流。學校每兩年組織一次教研組外出考察學習,2014學年我們13個教研組全部安排外出學習。
3.形成了“以賽促培,賽培結合”的培養途徑
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舉行各類比賽來夯實青年教師的基本功,激發青年教師的教學熱情,如新教師板書設計比賽、青年教師“科信杯”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技能大賽、青年教師“展示選修課風采,打造高效課堂”的課堂展示活動、新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教學展示周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校本教學展示周暨飛龍杯教學選拔賽、新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青年教師教學設計大賽等多種形式的校級比賽。平時參加縣、市級以上各類比賽的教師,都在校級比賽基礎進行選拔推薦,如2015年11月推薦龍游縣第十一屆“飛龍杯”教學比賽名單,就有25名青年教師報名參加校級選拔,通過一周的賽課最后推選出13名青年教師參加縣級比賽。
二、推動青年教師個人成長
1.提升了青年教師教育專業知識水平
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教齡在5年之內和新參加任教高三的學員每年參加兩次高三學生的衢州市統一測試,就是和學生一起考一樣的試卷。通過這種考試來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從近幾年的衢州市教師文化專業知識考試成績中可以看出,我校的市團體優勝獎和市個人優勝獎都有明顯進步。2015年衢州市教師文化專業知識考試信息技術組獲市團體優勝獎;鄧軼春等18位老師榮獲市個人優勝獎。2016年衢州市教師文化專業知識考試體育組獲市團體優勝獎;陳杰蕾等8位老師榮獲市個人優勝獎。
2.提升了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
充分發揮教學科研在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先導作用,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各項教育科研活動。引導教師到龍游科研空間、龍游科研微信平臺、小熊老師的科研空間及其他網絡空間交流學習。平時加強校本科研培訓,如《縣規劃課題結題校本培訓》《課題的結尾與成果表述》等培養青年教師教育科研意識,努力提高他們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與信息處做好各級課題的規劃、立項、實施、中期小結、結題、成果申報等環節的過程管理工作,每類課題結題都組織課題結題培訓會。近兩年來學員共計有90項課題在省市縣級立項或獲獎。
3.豐富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經驗
通過新教師板書設計比賽、青年教師“科信杯”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技能大賽、青年教師“展示選修課風采,打造高效課堂”課堂展示活動、新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教學展示周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校本教學展示周暨飛龍杯教學選拔賽、新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青年教師教學設計大賽等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近兩年來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學員在省市縣優質課、課堂教學、說課、教學技能、命題、一師一優課、微課程設計、微課、微報告、教學基本功、解題等各項比賽中共有227項獲獎。
三、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圍,促進了教師的個性發展
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月月組織活動與學校教研組每兩周組織一次活動相輔相成。為了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每學年專門組織立足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優秀學員”評比、立足科研的“科研骨干教師”評比、立足教學效率的“課堂教學能手”評比、立足班級管理的“優秀班主任”評比、立足教育教學素養的“十佳教師”評比。學校研修氛圍蒸蒸日上,教師的個性發展得到體現。到目前為止,我校已培養出衢州市名師2人,衢州市學科帶頭人2人,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學科帶頭人3人,浙江省教科研先進個人1人,衢州市115人才3人,龍游縣優秀人才3人,龍游縣學科帶頭人6人,龍游縣教壇新秀1人。
總之,通過近三年的實踐與探索,充分證明了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實踐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我們將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利用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平臺切實提升廣大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