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虹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币虼?,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實現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保證幼兒身心健康,促進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
關鍵詞:班級環境;主題墻;家園互動
幼兒園環境設置的真正意義在于利用環境進行教育,即利用環境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因素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如何讓班級主題墻為幼兒創設最優的教育環境,支持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地發展呢?
主題墻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為了讓主題墻的創設發揮互動功能,利用班級主題墻實現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主題墻為幼兒的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為家園共育提供有效的途徑。
一、主題墻布置體現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主題墻是班級環境創設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以往,主題墻布置多是老師的事情,主題墻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裝飾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參與。如何讓主題墻成為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呢?我們在布置主題墻時,主要以幼兒參與為主,讓他們與環境產生互動。在“我長大了”主題活動中,我們的主題墻就是老師和幼兒一起完成的,老師將主墻面設計成了小火車,每列車廂由幼兒自己繪制的“自畫像”裝飾而成。如:《有趣的竹》這一主題中,我們根據主題結合幼兒的興趣點和他們一起商量探討創設內容。教師把幼兒在竹林里游玩的照片張貼在主題墻內,自由活動時間孩子興奮地圍在一起,相互觀察、講述,引發了他們一連串的問題“竹筍的媽媽是誰?”“竹子會開花嗎?”帶著對竹子的疑問,孩子們用各種方式探索筍的成長過程,老師將這些發現(圖片、繪畫作品)和孩子們一起布置在主題墻內,就這樣“有趣的筍、小竹筍變變變、好玩的竹”等主題內容就應運而生了,豐富的主題墻濃縮了整個主題活動的教育內容,促進了主題的發展。
同時,班級主題墻的創設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主題墻中幼兒學習過程的展示,使其獲得了模仿同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在環境創設中,孩子通過參與設計和布置,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主題墻布置體現教學互動
環境是幼兒藝術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時它是藝術活動的起始,有時它是藝術活動的延伸。皮亞杰的認識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幼兒的發展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并且是在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的。首先,環境具有教育的功能,環境可以啟發幼兒的智力,班級環境布置可以讓兒童潛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如:在“尋找秋天的秘密”的主題墻布置中,當第一個幼兒發現了秋天樹葉變化的秘密,并用圖畫和樹葉粘貼的方法展示了自己的發現后,便會激發很多幼兒去發現,并爭先恐后地要展示自己的作品。當幼兒在墻飾布置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后,就會增強對創作的興趣和信心,這是對幼兒最好的表揚。其次,環境還具有相關性,它能把引起幼兒相關經驗的各種因素結合起來,構筑新知識。如:在布置“春天來到我們班”的主題墻時,墻面所選用的圖片、剪紙都是幼兒常見的小花小草、小燕子、柳樹等,當幼兒看到這幅墻飾時,結合自己認識的花草、動物,也就能大致理解“春天”的含義了。
三、主題墻布置體現家園互動
在平時的教學中,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的諸多原因,對于幼兒園課程的安排不是很清楚。因此,對于孩子在幼兒園學了什么?做了什么?不太了解,問孩子又講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主題墻布置為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課程提供了一個平臺。例如:孩子在課上做了圣誕賀卡,做好后我把賀卡貼在教室的主題墻上,放學時有的家長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于是問孩子:“今天你們是不是做賀卡了?你的在哪里呢?”家長也可以從幼兒的作品中發現孩子的不足之處,加以訓練,得以改進,幼兒作品的展示對于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活動更簡單、直觀。
我們還要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讓他們參與主題墻的布置,如:親子手工作品、填寫調查表、收集圖片資料等等。這些活動都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配合,因為有了家長的參與,主題墻變得更為生動、有趣、豐富,孩子們獲得的知識也更全面。
主題墻的創設促進了家園的交流,使家長和老師能夠更好地配合,促使幼兒能更好地學習。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孩子快樂參與、大膽設計、自主創設溫馨舒適的班級主題環境,童真童趣飛揚在快樂主題墻上。真正實現了讓環境為幼兒的成長服務,見證了孩子的成長足跡。
參考文獻:
[1]李明.幼兒與班級墻面互動方式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3.
[2]顧穎穎.初探幼兒園班級戲劇環境的創設[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版),2014(2).
[3]孫亞琴.構建和諧環境,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