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媛媛
摘要: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將"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改寫為"教師要通過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符合中國的國情,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關鍵詞:英語;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72-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在小學3-6年級普及英語,由于受到環境、設備條件限制,教育者就必須首先給學生創設學習英語的氛圍,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是持久性的。廣博的興趣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若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會主動、積極地去接近,勤奮刻苦地學習,深入地鉆研,遇到難題、困難會自覺主動、積極想辦法解決克服。下面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談一下個人淺顯的看法。
1.實施教師與學生特點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學生持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使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穩定而持久的學習興趣,就必須參與是老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師主要起學習促進者的作用,誘發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使事物產生變化、發展的外因。而學生則的學習的主體,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題材新穎廣泛。教師的教學藝術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內涵,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學習熱情,從而很好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這是使事物產生變化、發展的內因。要想使學生永遠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則是老師孜孜一求的奮斗目標,也是工作過程中,內因與外因的緊密結合。因此,任何富有創意、靈活多變的方法都將成為小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學好英語奠定一個良好的而堅實的基礎,也是產生英語學習興趣之所在。
2.運用實物,增加教學直觀性
由于小學生較易被直觀、形象的實物所感染。由此,教學時可多用一些生動、真切、有趣的實物、卡通圖片、簡筆畫、投影、錄像、形體語言等。如教學10種顏色,學生記憶不清。在教授本課時可事先準備好幾張臉譜(道爾敦blue,關公red,曹操white,張飛black)、兩片樹葉(一片為綠葉green,一片為枯黃葉yellow Or brown)、一個桔子(orange)和一大束有10種顏色的紙做鮮花。講解時,可先讓幾位同學戴上臉譜,然后放歌曲錄音"藍臉的道爾敦盜玉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根據錄音走出人物,依次教授單詞"blue","red","white","black".然后拿出桔子(orange),它的顏色就是"桔色","橙色"為"orange".兩片樹葉,一片新綠葉,即為"green",一片為枯落葉是"yellow"或brown",從而完成單詞的學習任務。最后拿出一大束用10種顏色的紙折疊的花,詢問學生:"What colour are they?"回答:"The yare red,yellow,purple…"從而教授"purple","grey"兩個單詞。這時,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中學會了要掌握的知識內容。
3.寓教于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如何使英語教學做到"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呢?寓教于樂是孩子們樂于接受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英語練習課,應盡量發揮學生的潛在優勢,讓學生自己歸納本單元所學的單詞、對話,通過情景再現或手偶演示或唱歌或游戲等形式,把它展現出來,這種形式,既能增加學生學習動力,又便于學生接受;既能檢驗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又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真正使語言的交際功能得以發揮。當然組織各種活動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貼近生活,發展技能,提高交際能力。活動不僅僅限制在課堂上,還可以到大自然中去體驗、交流。英語教學應切實把握長短課時和課堂內外的有機結合,使游戲、表演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另一種有效途徑。
4.情感投入,激發學習動力
情感是人的通性,教師對學生寄以殷切的期望和厚愛,以真切的情感打動學習,密切師生關系,學生就會以愛的心理用真心接受教學內容,出現"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應。如: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善意的提醒等。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授飽含激情,對教學內容的分析講解津津有味和充滿信心,講課時以沖動般的情感打動學生,學生就會被教師的激情所感動,從而樂學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和目標,及時肯定學生所取得的成績,科學地、合理地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良行為,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必勝的信心。
5.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開設英語角。可以首先指定話題,也可以自由搭檔交談。教師要鼓勵學生向英語挑戰,充分利用學到的語言交談,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說。也可以根據學生好勝心強、表現欲強的特點,適當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廣泛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競賽的形式有很多:如書寫比賽、朗誦比賽、歌詠比賽、英語智力比賽、猜迷比賽、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等形式,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評委小組,優勝者予以獎勵。實踐證明,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制取決于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小學生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敢于張口說,還應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續的興趣和愛好,保護學生積極向上的求知欲,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對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英語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