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錦穩
摘 要:教育就是從愛出發,師愛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
關鍵詞:關愛學生;教育學生;塑造學生
從二十歲的青春年少到五十歲的鬢白老年的我,三十年彈指一揮間,風雨兼程,歲歲芬芳。忙碌而充實的從教歲月匆匆而過,甜蜜的往事一樁樁一件件涌上心頭。我知道,在教師這個崗位上,我算不上優秀,更談不上有什么突出貢獻,但我敢自信、大膽地說:我一定是教育的忠實熱愛者!扎根基層教育的奉獻者!
“育苗有志逸閑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壇多載風雨,我備嘗苦辣酸甜,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深深地認識到,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微不至,愛得無私無畏。只有發自內心真誠的愛才能打動學生,教育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現所帶的班級不知多少屆了。記得我曾教過的三年級有一個班,剛接手這個班時,班級中有個叫韓××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這個孩子像個刺猬,誰碰他他扎誰,總和同學們發生矛盾。后來經過多方了解,我知道他的爸爸發生車禍成為重度殘疾,母親棄他而去。在失去母愛的單親家庭中長大,還要照顧意識不是太清楚的父親,幼小的心靈要承受怎樣的負荷?又如何再經得起傷害?掌握這些情況后,我在班級中召開了一次主題隊會“伸出你的手,溫暖我的心”,號召同學們奉獻愛心。我帶頭捐款,并將我小孩穿小的衣服打包帶到學校。放學后我叫上班干部一起將大家的捐款和衣物送到他家。孩子沒想到老師會登門造訪,小臉蛋激動得紅撲撲的,眼睛里閃爍著亮晶晶的淚花。我牽著孩子的手說:“以后老師和同學們就是你的親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告訴我們,好嗎?”孩子不知道說什么好,只顧一個勁地點頭。從那以后,這個孩子變了,再也不和同學們打架了,變得特別有禮貌了。從家訪時我看到孩子沒有像樣的桌椅做作業,趴在床上或高高的飯桌上寫作業,第二天,我自己掏錢買了一套學生桌椅,親自送上門給這位孩子,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我所做的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想,它所產生的教育影響一定是巨大的,因為五年來,我見證了這個孩子的茁壯成長。
班里四十多棵幼苗,我都一樣的關心,一樣的疼愛,一樣的勸勉,一樣的教輔,不需家長禮包相送,也不必家長酒席謝師,師心明如鏡,豈能容纖塵?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與孩子們連接在一起的,甚至于從學校延續到家里。為了和孩子們的心靈靠得近些,更近些,讓孩子們親我師,信我道,我經常利用課外時間輔導學生。這些孩子,不乏優秀生,但更多的是學困生。我需要他們消除從小被灌輸的對老師過度敬畏的心理,讓他們看到,在家庭中,老師就和爸爸、媽媽一樣是個可親的人,從而使其喜愛老師,喜愛老師的課,喜愛上學習。
記得我教過的班級中有個叫肖××的同學,調皮,好動,倔強,讓課任老師很頭疼。雖然談過無數次話,但收效甚微。作為班主任的我決定改變教育方法。一次,在征得他本人和家長同意后,我帶他回家做客。輔導他做完作業后,我們不再談學習,而是聊家常,聊他的爸爸媽媽,聊他開心的和委屈的事,聊他的希望和理想。孩子從一開始的緊張逐漸到談笑風生,直至放聲大笑,我暗喜,教育已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平時,我多關注他、關心他,只要他有一丁點進步,我就在班上表揚、鼓勵他,樹立其自信心。經過我耐心的說服和對他的關心,他開始有了變化,開始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再肆意妄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學期下來,這位學生從頑皮、搗蛋、無心向學轉變成一名乖巧聽話、勤奮好學的優秀學生。回過頭去想想,教育的成功不就是愛嗎?我真正體會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工作中,有歡笑,也有眼淚,但什么時候我都沒有退縮。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點一滴的行動去履行一名教師的職責,給學生以示范,給學生以熱情,給學生以動力,給學生以愛心!也許這是我能夠帶給學生的最珍貴的東西。我不能在你們前進的道路上都撒上鮮花,所以我不想做春蠶,也不愿意是蠟燭,我更愿意是一個園丁,讓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成為他們美好未來的肥沃土壤,讓每一朵理想的小花都能燦爛地開放!
冰心老人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我試圖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位學生的心門,因為我知道,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個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三十年來,我用生命與一個個幼小的心靈對話,用青春的熱血澆灌著祖國的花朵,默默地構筑著教育的大廈。從教經歷告訴我:要做一個好教師,要使自己的教育獲得成功,必須把整個心靈都要獻給學生,并堅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以感染他們,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師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
參考文獻:
[1]王立婭.師愛鑄就師德之魂[J].教育教學論壇,2010(1).
[2]次旦扎西.教育是愛的事業,師愛是師德之魂[J].小說月刊(下半月),2016(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