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51-02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一個好的問題,往往能撥動全班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大合唱。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成了其中很關鍵的一環。對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我在數學課堂提問方面的幾點體會。
1.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目的
課堂提問的目的必須明確。數學教師得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設計目的性明確的提問。比如:復習型提問,包括對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和方法的回憶;理解型提問;應用型提問;評價型提問等等。例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特征"這一節時,教師可結合平面直角坐標系設計以下幾個問題來進行提問:
(1)X軸上的點的坐標有什么特征?Y軸上的點呢?其它四個象限內的點又各有什么特征?
(2)平等于X軸的點的坐標有什么特征?平行于Y軸呢?
(3)平行于X軸的直線上(或X軸上)的兩點間的距離跟坐標有什么關系?平行于Y軸呢?
(4)關于X軸對稱的兩點的坐標有哪些特征?關于Y軸呢?關于原點呢?
根據以上幾個問題,學生馬上就明白了這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然后再通過作圖,觀察分析,歸納總結,順理成章這節課的知識就得到了掌握。
2.課堂提問要能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激發靈感,興趣是發現的先導。數學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內容,教師要善于提一些新穎、富有吸引力、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相聯系而又暫時無法解答的問題,使學生一開始就對新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創設誘人的學習情境。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片斷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任意拿三條線段首尾相連都能組成三角形嗎?"學生當時聽了,覺得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才學過三角形的定義:平面內三條線段首尾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嗎?怎么又不能了呢?學生頓時有如服了興奮劑,一下子來了興趣。于是我馬上出了一組數據:(2厘米,5厘米,7厘米),然后啟發學生:"試一試!"學生們馬上動起手來,就連平時那幾個最難得動手的學生都動了起來… 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我在講授數學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時,進入新課前在黑板上板書了一首自編的順口溜:"學生若干房若干,分配住房作了難。每間房子住4人,還有8人在外面;每間房子住8人,還有1間住不滿。動動腦筋算一算,學生多少房幾間?"學生看后,群情激奮,滿以為不用吹灰之力,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出來的,結果一試,不行!于是我就很順利地導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課,大家聽起來格外起勁,注意力特別集中。
3.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
課堂提問不要隨意進行,不能無病呻吟。教師上課前要進行周密考慮和統籌安排,要對教學內容了然于心,并對學生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對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可能做出的反映,要有充分的估計,并事先設計好應對措施。要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規律,由表及里,由近及遠地提出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只有準備充分,課堂提問才能順暢、自然。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之前,有人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3.1 什么叫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的對角線有什么作用?
3.2 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是什么?這兩個問題不僅一下子喚醒了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而且讓學生很快地聯想到把多邊形轉化為已學過的三角形來解決。如果這兩個問題換成:什么叫多邊形?什么叫多邊形的內角?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了。課堂提問忌不分主次輕重,為提問而提問,避免隨意性、盲目性和主觀性。如果脫離這一點,往往會導致"問無實質,問多無趣", 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的發展。
4.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性
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地創設問題情境,給學生造成心理的懸念,由學生自己開動腦筋,經過思考,刨根問底,直到得出結論。例如:在復習三角形全等時,教師可設計下列幾種證題思路加以提問:
4.1 如果有兩邊相等,還應尋找什么條件?學生答:尋找它們的夾角或者第三邊對應相等。
4.2 如果有一個角和一條邊對應相等,還應尋找什么條件?學生答:還應尋找它們的一個角或相等角的另一邊。
4.3 如果有兩個角對應相等,還應尋找什么條件?學生答:還應尋找一條邊相對應相等。
到此時,教師可以提問,那么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學生就能歸納出三角形全等的解法。同時教師要強調的是:有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有兩邊中其中一邊的對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又例如: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邊長分別為6和8,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為多少?
老師提問:題目中有沒有明確指出哪條邊是斜邊?
通過老師這一點撥,同學們積極開動腦筋,對這題進討論,解決了問題。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樹立一些"路標",啟發學生循著"路標"前進,找到解題途徑。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忌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等這樣一些沒有價值的問題。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必須注意優化課堂教學提問這一環,使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較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做個有心人,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朝著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懈努力,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