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 要:動手能力是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幼兒時期是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的最佳時期。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育規律針對性地整合教學資源,鼓勵孩子們敢于動手實踐。結合教學實踐對怎樣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動手實踐能力;活動;多元化
動手實踐能力是人們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幼兒時期是身心發育初期,我們應該以科學、健康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民國時期的葉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我從學習他的教育理念中認識到教育要堅持本真,這與現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所以,要想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就要結合孩子們的認知規律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啟發,鼓勵他們敢于動手,樂于動手,敢于通過動手實踐解決實際問題。鑒于此,我聯系多年的幼兒園教學實踐對怎樣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進行以下幾個方面解說。
一、放手實踐趣味活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培養孩子動手實踐能力不能停留在耳提面命的說教上,也不能只讓孩子們看示范教材。我們要結合孩子們愛玩的天性,針對性地設置一些形象、趣味的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活動體驗,潛移默化中讓他們愛上實踐活動,喜歡通過動手實踐來解決實際問題。
比如:周末空余時間,我們可以組織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到公園或郊外游玩,在游玩的過程中開設一些動手游戲和實踐項目諸如,讓孩子們收集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比一比有什么區別,然后動手制作標本;還可以玩一些親子互動游戲,讓家長和孩子合作制作風箏……這些活動家長給予基本的指導,讓孩子們的動手實踐來體驗整個制作過程。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使其養成愛學習、愛勞動的好習慣。
需要說明的是,要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我們就要將他們帶入到恰當的情境中去,這樣才能吸引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動手實踐。如果我們硬逼著孩子們去做什么,他們就會有抵觸心理,就不會產生動手實踐興趣,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中啟發認知
哲人說:實踐出真知。動手實踐的目的一是為了解決問題,二是為了認知和提升能力,當然,認知能力也是為了日后解決實際問題。幼兒有很強的好奇心,要想引導他們提升動手實踐能力,我們就要喚起他們的動手實踐需求,然后鼓勵他們通過實踐活動,完成認知到能力的生成和遷移。需要強調的是,這個過程一定要以幼兒為教學主體,幼師只起指導和組織作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幼兒在實踐中的關鍵時刻啟發他們認知,這樣結合實踐的啟發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簡筆畫時,有的小朋友多次感覺自己畫不好,就有氣急敗壞的心態出現。這時教師就要適時給予他們鼓勵,一方面為他們樹立信心,另一方面要指導和啟發他們實踐技能的進步:“呀,小欣同學畫的畫進步很大啊,你看這里,還有這里都快趕上老師的水平了!”“不過這里還要注意一下,這個彎應該拐小點?!薄@樣的語言通過認可和鼓勵讓孩子們重建信心,然后再給予技術指導,孩子們就能虛心學習和實踐,這樣不但能保持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興趣,還能有效提升動手實踐能力。當然,具體操作中,我們還要給孩子們做好示范:給幼兒們畫幾個小豬、小狗等容易操作的簡筆畫,還可以用朗朗上口的口訣來啟發幼兒掌握動手技能:大小兩個圓,脖子中間連,撅一撅小嘴,伸一伸雙腿,大圓加翅膀,小圓加眼睛。
總的來說,幼兒時期多以形象認知為主,所以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不能過多地進行解說,而是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實踐操作空間,讓孩子們通過動手體驗發現問題,教師啟發解決問題,最終提高動手能力。
三、多元化實踐教育
幼兒處于認知世界和學習動手實踐的初期,我們更要注意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引導。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動手能力教學不是獨立的,要融合在相應的生活和學習中,這樣才能更廣泛地喚起學生的動手實踐需求,才能驅動他們通過身體力行潛移默化中生成動手能力。例如,我們可以借助教師和午休的環境指導孩子們動手整理學習和生活用品,打掃衛生,清洗用具等,以培養他們基本的自理能力。其次,在動手實踐教學中我們還要兼顧其他學科的初步認知。幼兒時期是孩子們全面認知世界新事物,培養良好的興趣習慣的最佳時期,我們一定要通過多學科學習和實踐來培養孩子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上面提到的簡筆畫,還有舞蹈、體育等等,我們可以通過興趣小組的方式來激活大家的主觀能動性。
本文是我結合幼兒教學實踐對培養孩子們動手實踐能力的幾點看法??傊?,動手能力是幼兒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幼兒的認知規律,以鼓勵為主,給孩子們創設相對開放的活動環境讓他們通過體驗學習和生活。在他們遇到問題時我們再給予啟發和指導,只有這樣,多元化教學方式才能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聰聰.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