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梅
摘 要: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幼兒思維以及學習上的需求,所以,在語言教學中運用繪本,便成為當前最為有效、高效的教學手法之一。但是繪本并沒有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得以普及,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務必認識到繪本對于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將其全面應用于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進而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繪本;書寫水平
“繪本”本身具有生活性以及生動性的特點,將其應用于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幼兒對于語言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幼兒園階段的語言教學質量。繪本是幼兒人生閱讀的第一本書,同時也是幼兒教育的主要讀物,將其應用于幼兒園的教學中,也是當前階段開展幼兒教學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繪本對于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無法有效實現幼兒園階段幼兒的語言教育。對于此,教師務必認識到繪本在幼兒園語言教學當中的價值,并將其全面應用于幼兒園的教學中,以此提升幼兒園的教育水平,從而加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繪本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幼兒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年齡段在3歲的兒童已經具備語言的理解能力,他們會對故事形成一定的興趣,并在聆聽的過程中嘗試理解,也就是幼兒利用對漢字、詞語和句子之間存在的必然關系,將其視為一個整體,并對其加以理解。而繪本中描繪的圖畫便為幼兒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幼兒可以通過對繪本中生動、形象的圖畫,將大腦中零散的語言與圖像進行拼湊,并形成一副完整的圖像,進而使幼兒可以看到完整、多姿多彩的世界。例如,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對故事進行語言上的講解,那么學生難免會存在語言理解上的困難,這也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相反,若教師在講故事時,合理地運用了繪本,幼兒便會通過視覺的瀏覽理解故事,同時在繪本的作用下,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也實現了提升。繪本以其自身豐富的語言形式不斷加強幼兒的語言理解力與想象力,這也為之后幼兒對于語言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二、繪本的應用能夠提升幼兒的閱讀與書寫水平
幼兒在小學之前的閱讀與書寫被稱之為前閱讀、前書寫,這是幼兒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需要奠定的語言基礎。曾經有研究人員對幼兒的閱讀能力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歲左右的幼兒在語言的表達上一般都是出現于圖畫書的閱讀當中,發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母親懷孕時做的圖畫書講解等胎教行為。另外,經過相關調查研究顯示,處于1~3歲幼兒的語言學習機會幾乎有一半都出現于圖畫書的閱讀當中。由此可見,對于繪本的閱讀和幼兒自身的前閱讀、前書寫能力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然而提升幼兒閱讀質量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進行親子閱讀。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與幼兒進行親子閱讀,將繪本作為家長與幼兒之間交流的媒介,這也推動了家長、繪本以及幼兒之間的融合,家長與幼兒能夠進行傾聽與交談等一些互動,與家長的互動中,可以使幼兒享受到繪本閱讀的樂趣,進而在閱讀的同時,提升自身的閱讀與書寫水平。例如,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時,因為幼兒本身具有多動性的特點,所以難免對課堂教學沒有耐心,這時,教師便可以指導家長與幼兒在家共同進行繪本閱讀,與家長共同進行閱讀,可以讓幼兒體會到親切感,再通過繪本中生動、形象的圖畫,全面提升自身的語言水平。
三、繪本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
正所謂詞語是構成語句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進行語言表達的前提。“有聲繪本”的運用,不僅能夠為幼兒提供生動的視覺感受,同時也可以為幼兒帶來更具真實性的聽覺體驗,進而強化詞語在幼兒大腦中停留的時間,以此豐富幼兒對于詞匯量的累計。除此之外,有聲繪本或是無字繪本的運用,也為幼兒對已知詞匯的運用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幼兒可以在這個空間內自由地編寫故事,以此提升幼兒對于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并掌握更多的詞語,運用于語言實踐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繪本也能夠為幼兒的語言交流提供一定的平臺。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于相同的繪本,可以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提升幼兒和同學交流過程中進行語言表述的準確性與流暢性,幼兒也可以在傾聽、和討論的過程中,記憶新的詞語,在交流的過程中實現語言價值的最大化,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
幼兒園時期的語言教育是奠定幼兒日后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階段,所以,這個時期教師必須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繪本以其自身的生動性與真實性應用于幼兒的語言教學,不僅提升了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生動性,同時也為提升幼兒語言水平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琴.提高幼兒園繪本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145.
[2]婁文瑤.淺談繪本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9):91.
[3]劉江艷.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7):70-7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