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小學
做好小學語文教學課前預習的幾點建議
江蘇省寶應縣實驗小學路 萍
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節省教師課上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其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發現并思考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語文教學事半功倍。
小學語文教學 課前預習 建議
課前預習是指在舊課程結束后,新課程開始以前,學生預先閱讀教材內容,對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每篇課文的寫法結構上雖然有一定的關聯,但仍有很多不同,只有通過課前預習打下基礎,才可以全面理解新的知識點,學會新知識。
在小學語文課上,課前預習可以有效減少教師教學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通過課前預習,可以讓學生對要學內容形成初步的概念,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并且,還可以通過預習發現學習上的難點,到了課上就會提出針對性的問題,產生預習的動機。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要注意其動機和內動力。比如,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引導,讓其形成預習的內動力。像是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思維模式,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一旦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就會自己動手,查閱資料解答,所以,教師在引導其預習時,只要稍加提示即可,并給出具有實質性的建議,促進其思維敏捷性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會對他們預習的動機進行記錄,并加以辨別,在適當的時間給出建議[1]。而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對周圍事物缺少認知,思維能力尚未形成,并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預習意識,語文教師針對這一情況,即可用教材中的圖畫或內容引導學生,帶領學生閱讀文章,提高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逐漸形成預習意識。
小學語文教師除了讓學生產生預習的動機外,還要讓其貼近學生的生活,增加生活中的實踐。
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其從生活中找到與教學內容相符的素材,這種課前預習的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查找資料和素材,加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拓展其思維模式,改變課堂氣氛,從而讓學生形成語文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要求學生預習《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家長把學生帶到農村或是農家樂,體驗農村生活,尋找與文章內容相符的素材。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還可以把文字轉化成圖像,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其充分運用自身的想象力分析文章,提高教學效率。抑或是《恐龍的滅絕》這篇文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參觀,通過直觀的觀察了解恐龍出現和滅絕的原因。
(一)誦讀課文
誦讀課文是語文課前預習常用的方法之一。教材課文的文字是除了語言直述外,另一種語言表達方法,作者用文字描寫自己內心情感的變化,表達自己思想觀念,所以,學生想要真正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必須多次閱讀文章。
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文章的方法。首先,學生可以快速瀏覽一篇課文,了解文章的結構,接著,要全文通讀,標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熟悉文章講述的內容,并大致復述,最后,第三遍要帶有感情的閱讀,分析作者創作時的心境以及表達的感情[2]。
(二)思考文章
學生除了閱讀文章外,還要自主思考,如果把兩者分開進行,就會很難理解文章講述的內容。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思考每段所講的內容,把文章劃分成數個層次,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思考在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講解《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時,文中有一句話“葉尖一順兒朝下”,學生一時間很難理解,心里存在疑問,可以在第二遍全文閱讀時,可以帶著這一問題找尋答案,發現作者想要真正表達的思想。
(三)檢驗預習成果
教師要引導學生設定一個具體的預習目標,帶有目的性的預習。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通過思考,可以解答心中的疑惑,得出正確答案。而每篇文章最后都有相應的練習題,學生課前預習結束后,可以嘗試進行解答,檢驗預習成果。課后練習題時以課文為前提給出的,學生可以通過解答習題,進一步理解文章。
學習在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后,還要養成動筆預習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手中的筆,記錄自己預習時產生的疑問。首先,學生可以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于記錄預習時發現的好詞好句,其次,學生還可以在教材上做標記,畫出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或是寫下自己的想法,以便在課上及時與教師、同學交流,逐漸養成動筆預習的習慣[3]。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文中相關知識點的記憶,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或超過課前的預期效果。以《草原》這篇課文為例,教師會給出幾種預習方式,即根據文章內容查找相關的圖片或視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完成預習任務。有些學生或通過網絡查閱和草原相關的圖片、影像,加深自己對草原的記憶,有些學生會收集作者的生平資料,抑或是通過課前預習,寫出自己對草原的體會。這些預習方式可以有效減少課堂教學使用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強化學生課前預習的觀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發現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向個性化發展。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產生預習的動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其掌握正確的預習的方法并加以應用,逐漸養成動筆預習的習慣,提高語文預習的效果。
【1】張永剛.淺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前預習的幾點理解【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2)
【2】謝陳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預習方法的幾點建議【J】.時代教育,2013(20)
【3】陳寧芳. 關于小學生語文課前預習的幾點實踐認識【J】. 新課程(小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