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初中作文教學發散思維訓練
江蘇省響水縣大有中學 劉海燕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初中作文教學更是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重視。正如新課程所要求的:初中作文教學要鼓勵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大膽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寫作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思維,不受空間的約束。同時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但是目前,初中學生在作文上普遍存在著很多問題,部分學生一味的模仿抄襲他人作品,學生的知識面寬度不夠,不懂得如何進行發散思維,想象力不豐富,寫作能力低下等等。為了避免此種現象的發生,解決初中學生在論文寫作時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本文變對此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決辦法和策施,來對初中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是生活的點滴展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初中生寫論文一定要切合實際,與生活相聯系,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要細心多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在觀察中不斷積累素材,這些素材可以來源于大自然,我們所處的社會,我們每個人所生活的環境,甚至對人生,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感悟以及自身最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并且,所寫的論文不能太空洞,要有真情實感的流露。作為寫作的主體——學生,作文就是生活的再現,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回歸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多留心觀察,去主動的辨別美與丑,善與惡,主動思考,發散思維,勇敢的表達與流露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同時要結合生活實際積累素材,為培養發散思維,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做鋪墊!
學生學習不僅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作文就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很好的一個途徑,這就需要引導學生用創造性思維的方式以及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社會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主動引導,改變傳統的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在平時教學時主動加強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同時要植根于教材,從教材中來到教材中去,深入鉆研教材內容,加大對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訓練。
眾所周知,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也是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從教材中尋找能夠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知識點及內容,然后加強對學生寫作時能夠進行的發散思維的訓練。例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一課時,教師在上課之前深入研究教材,開發挖掘教材中,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關鍵點,比如將兩個孩子的觀點最大不同之處作為關鍵點,讓學生學會辯證的看待,并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樣通過寫作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思考,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也鍛煉了寫作能力。不僅如此,新課程明確提出了學生是主體,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因此,在培養學生寫作時能夠很好地發散思維,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時積極引導,適時點撥,對于每一個寫作素材多加思考。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創新,用創造性思維看待事物。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就要教師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正確的看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只有給學生應在一種寬松愉悅,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主動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在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時,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引起在論文寫作中創新思維的動力。
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就需要從小處著手,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作文亦是如此,更要從細節抓起。教師在平時的作文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立足生活之際并學會很好的與生活相聯系,在寫作時,不能太過于呆板,要學會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作文很好的表露出來,同時,要學會創新思維。例如:現在是冬天,前段時間剛下過一場大雪,教師就以此為題,引導學生以此為寫作的著手點,讓學生充分發揮想想,在課堂上進行課堂隨練,寫一遍300字的小作文,可以隨意發揮,風格不限,內容不限,但要緊扣主題,并規定時間,在15分鐘內完成這篇小作文,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可能突然給這樣一種練習,學生會突然覺得太隨意,沒什么內容可寫,但我在旁邊稍作提醒,他們就明白了,思路就來了,開始認真地寫作。15分鐘的限時到了之后,有小組談論選出幾篇比較優秀的論文出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有感情的朗讀,有些同學很好的運用了一些俗語,好詞好句,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還能很好的發散思維,作文立意比較新奇,構思比較獨特等等,對于表現好的學生教室就當眾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動力。
要培養學生在寫作方面的發散思維的能力,就需要學生有一個很好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不可少的關鍵一步。因此,這要引起教師對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的認識,在作文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例如:在進行寫作之前,先創設一些真是有趣的課堂情境來引入正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起注意力。也可以帶學生去實地參觀,旅游,看一場有意義的電影或者讀一本有深刻含義的書,雜志,回來寫觀后感或者讀后感。還可以找兩個學生在課堂上表演一個場景或者演一個小話劇,激發學生的形象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寫一篇作文,同時可以交給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并不斷的提醒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想象力,最后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指出其優勢及不足,并提出改進辦法。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不斷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寫作文的熱情與積極性,并不斷引導,學會多方位思考,反復訓練,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