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實驗中學 羅秋香
主題化:體育教學應有之道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實驗中學 羅秋香
體育課程是一門基礎性、實踐性、健身性的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在以課程為引領的教學意識形態下,其綜合性,更顯體育教學的學科特質,強調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滲透德育教育、健康教育等諸多方面知識和技能。如何實現體育教學的綜合性,筆者經多年實踐認為:策劃主題化教學,實現體育教學的綜合性,理應成為體育課程應有的教學之道。
近年,隨著課程改革的落實,體育教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即使是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校能較好地開足、開齊體育課程,但由于師資水平的參差不齊,體育課程理念難以轉化為教學實踐,開好體育課程成了一道雞肋,體育課堂教學各種不良現象層出不窮:
1.訓練型課堂。對于體育技能專業素養較高的老師,力求培養學生運動技能,獲得運動的基本知識和體驗,并不分過程、不分學段、不考慮特點,過分追求運動技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嚴格按競技化模式進行學與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個性發展受到遏制,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結果就是學生學得不高興,運動技能掌握一般,久而久之就不喜歡上體育課。
2.自主型課堂。對一些體育技能不強,非專業的兼職教師,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從而過分地把運動技能教學隨意化,一味讓學生自由去學習、去體驗、去感受,進而缺乏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散漫自由,思維成惰,技能訓練不扎實,根本沒學會什么動作技能,整個課堂成了“放羊的嬉鬧場”,如此教學,如何能彰顯體育課程特質,更別說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
鑒于以上的情況,筆者進行了“主題化教學”的實踐。主題化體育教學是在主題策劃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德育、智育、體育融為一體。其特點是主題鮮明,以主題一以貫之整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和教學過程都是圍繞著中心主題展開。內容設計采用樹形結構模式,教學枝杈與主題樹干緊緊相連,節節遞進。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和諧共振,進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綜觀近年實踐,主體化體育教學主題類型具有以下幾種:
1.童趣情境型。這種類型適用于低年級的學生,根據其身心特點,選擇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動畫片劇情展開教學,突出趣味性。如二年級的《站立式起跑》一課中,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劇情為主題。故事導入、熱身操“大家一起喜羊羊”、以游戲《狼來了》體驗不同方式的起跑、學習防狼本領(站立式起跑技術)、最后實戰鞏固“炸狼堡”這一主題創編,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體驗狼與羊的角色,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參與激情高,實現訓練中玩,玩中訓練,情趣、品德、技能、身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發展,
2.知識啟發型。這種主題突出知識性和對知識的發展性運用。如在五年級的《縱身跳下接前滾翻》一課教學中,以“消防安全演練”知識為主題,因為縱身跳下接前滾翻是小學生防火自救的一項有實際作用的技能知識,學會這項技能對學生現在和將來都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在課程中我就以尋找“安全通道”進行慢跑熱身,途中聽教師哨聲變化姿勢跑(自然姿勢跑、俯身跑);再學習縱身跳下成蹲撐接前滾翻組合動作;最后模擬火災情形綜合練習(聽到防空警報笛聲順著安全通道俯身跑——按指定位置做縱身跳下接前滾翻動作——回位)。這樣設計既發展了學生的速度、反應和靈活等協調能力,又增長了消防安全的知識在自救逃生中的運用能力,最后再輔以生命教育:每個人的一生中手上都握有兩個球,一個是彈力球(知識、運氣、財富),有彈性,一不小心弄丟了還可以重頭再來。一個是玻璃球(生命),玻璃球一旦掉地上了可能就碎了,無法拾起,再次告誡要珍愛生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保護自己,學生受益良多。這樣的主題化教學融知識與技能(生活技能、運動技能)為一體,在運動中學習技能,在技能訓練中獲得知識,實現體育教學的綜合性。
3.時事、教育型。這類主題一般選擇一些實事新聞、思想教育故事為情境材料。如我2011年上六年級的“健美操”課,以當時的實事“杭州殘奧會”為主題,設計《為殘奧會喝彩》的健美操基本步伐學習及動作創編課程。以殘奧會主題曲《我們都一樣》為熱身音樂,使學生充分感受了殘奧會的氣氛;然后是練支操來慶殘奧(學習健美操基本步伐);接下來是我們為殘奧會喝彩(學生分組展示創編動作);最后是游戲“采集圣火”。圍繞著杭州殘奧會的主題環環相扣,經過教師講解、音樂渲染,學生似身臨其境般感受了殘奧會的氣氛,勵志學好動作,創編一支操為殘奧會加油助威!這種主題化教學設計,以重大事件為背景主題,這種熱點事件,最吸引孩子眼球,最容易激活學生興奮點,也容易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激發學生興趣,促其積極參與,體驗樂趣,享受成功,愉悅身心,增強自豪感、榮譽感,不知不覺中獲得體育技能的訓練,思想品質的熏陶。
從實踐中來看,主題化體育教學其價值魅力無限。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學生在學練過程中,體驗角色,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有效地將學生的德育知識、安全知識滲透到學生的認知訓練活動中去,從而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形成了最佳的情緒狀態,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里,學習欲望越來越強,思維越來越活躍,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接受體育的啟蒙教育。
不難看出,實施主題化體育教學順應了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符合體育課程標準的理念,更符合學生生理與心理的需求,理應成為體育教學的一種常態,是每一個體育老師應有的教學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