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磊
淺析班級活動對學生成長的現實意義
沈 磊
班級活動是一種富有教育性的實踐活動,是一種生命體驗的過程,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作為班主任,開展積極有效的班級活動,對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和班集體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班級活動;育人功能;個體發展;班集體建設
班級活動是學生學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許多班主任對班級活動的育人功能缺乏理性的認識,忽視了班級活動育人功能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作為班主任,關注班級活動的育人功能,理解班級活動對于學生的個體發展和班集體建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意義重大。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包含“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核心素養的提出已經帶來學校教育和班級教育模式的改變。育人導向的變化、課堂教學的變化、實踐活動的變化,都意味著以往以說教為主的育人模式無法促成“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的實現。
學生素養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班級作為學生成長最直接的陣地,班級活動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核心素養的養成均著眼于小處,而班級活動的最大優勢便是以小見大、細水長流。相比于學校活動,班級活動的靈活度更高、參與面更廣、針對性更強、系列化更明顯。因此,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系列化班級活動,是重要且有必要的。
開展班級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習慣和能力,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圍繞哪些習慣和能力來開展班級活動呢?我認為以下幾點是班主任們應該考慮的:
1.運動習慣。
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是當代學生最為基礎、也最為核心的素養之一。學校固然有每年一度的運動會,但參與面畢竟有限,其競技性也遠遠大于參與性。班主任若能利用好每日的大課間,設計小而有趣的體育活動,如跳繩、扔沙包、變速跑、并腿跳等,能大大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閱讀習慣。
閱讀素養和習慣的培養,僅依靠課堂和語文教師是遠遠不夠的。現如今,幾乎每間教室都有圖書柜或圖書角,每所學校都有圖書館,很多學校還設有流動書柜、閱讀區等,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讀書分享會、圖書漂流、好書推薦、親子共讀、閱讀PK賽等班級活動,以此營造班級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3.參與習慣。
“參與和表達”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養成的重要素養之一。我們總能在課堂上看到一些積極的參與者和勇敢的表達者,這些大多是建立在學科自信的基礎之上。與此相反,課堂上也總有一些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保持沉默,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不敢回答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班主任可以設計一系列班級活動,在活動中有意識地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有了參與和體驗,學生才會有表達的欲望。
4.反思能力。
班主任若能抓住每月初和月末的兩個黃金時間段,在班級內開展“計劃與反思”的系列活動,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通過班級活動,班主任也可以梳理自己下一階段的目標、制訂集體活動計劃、回顧完成情況、反思優勢與不足。這樣的班級活動如果能夠做細、做實,則意義深遠。
5.審美能力。
積極健康的審美情趣是需要通過美的事物和活動來培養的,只有充分感受美,學生才有可能學會表達美、創造美。班主任可以通過設計班徽、手繪校園植物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結合音樂、美術課程,開展感受美、比較美和設計美的相關活動。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他們眼中的美,從而將真、善、美根植于學生的內心深處。
毫無疑問,文體活動、科技活動、參觀訪問、社會實踐等班級活動為學生創設了多元的平臺,讓學生更直接地接觸各種人和事,開闊學生視野,同時也給予了學生交流、分享、討論與展示的機會。文藝骨干可以在活動中唱跳,體育健將可以在運動中交友,知識面廣的同學可以開設小講堂……教師,是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喚醒學生個體成長的重要他人,通過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我們能更有效地豐富學生的個體體驗,促進自我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揚長,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便是班級活動的價值所在。
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從準備階段開始,就經歷著各種困難和挑戰。他們也許并不擅長某項活動的組織與策劃,也許并不是某項活動的活躍分子,但是他們主動參與,在活動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夠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和諧班集體的建設離不開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學生的主動參與。班級活動是形成和諧班集體的基本載體,可以營造良好的班級輿論,培養學生積極的集體主義觀念,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在班級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班干部得到充分鍛煉,全體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從而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形成班級的共同目標,建立彼此之間深厚的友誼。這些效果會使得班集體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終有利于和諧班集體的創建。
班級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活動,它具有豐富的育人功能,對學生的成長和班集體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班主任,我們應主動開展“適合”的班級活動,不斷摸索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契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堅持讓每一個開展的活動都有意義,有價值。
[1]班華.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成長[J].班主任,2011(5).
[2]牛更生.談班級活動的開展及其育人功能[J].管理,2015(8).
[3]李江,趙佩.班級活動的理解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2).
G631
A
1005-6009(2017)71-0042-02
沈磊,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南京,210019)教師,一級教師,第五屆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初中組)一等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