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汛橋鎮中心校 鄭雪芳
利用農遠教育資源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浙江省臨海市汛橋鎮中心校 鄭雪芳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學校中教學手段單一陳舊,許多農村學校常年是“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單一模式,遠程教育在農村中小學的應用,豐富了教育內容和教學手段,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轉變了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施教學過程最優化,擴大了學生的視野。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網絡圖文并茂、有聲有色和生動逼真的信息對學生感官的多方位刺激,這些若能在教學中被很好的利用,那將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到最大化,從而有利于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主動參與。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教師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識字的能力,提高對漢字的識字的能力,在識字的過程中又要重視寫字的指導。如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顯得死板單調。遠程教育資源解決了這一難題。計算機有其特殊的功能,可以重寫,可以重點部分突出提示,它可以代替老師示范的全部過程,而且還可以積極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共同學習,讓孩子的學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及時地反饋學習情況,老師可以做出及時、有效的調整。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到教學步驟,學生被動地參與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就應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從而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及其他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或者布置任務,營造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學習有了動力,發揮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反饋,并將知識轉化。在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中學,使教學能充分地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互相關心,增進同學間的友愛,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學會做人,也使教師在課堂中成為學生合作的伙伴、討論的對手、交心的朋友。如教完《赤壁之戰》后,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停留在書本上,不只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所了解,還要對其他人物有手了解,課后布置學生收集大量有關《三國演義》中其他人物的故事,學生們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聯網上搜索圖片,有的上圖書館查找資料,通過各種途徑,同學們把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匯總,這樣學習小組的同學可以做到資源共享。
遠程教育資源中,大量的信息、精彩的圖片,為語文學習提供了不可窮盡的資源寶庫。這寶庫里不乏同行的優秀論作,如優秀教案、課件等,這些資源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觀潮》一課,主要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使學生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體感知了大潮的先像“一條白線”、進而“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墻”,接著又“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而來”,最后,“余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涌來,江面上依舊是風號浪吼”,除了讓學生觀看錄像中潮水的樣子外,還特別注意了潮水的聲音,尤其到了最后,把錄像的音量升到最大,把氣氛烘托得足足的,有的同學吃驚地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學呆呆地沉浸在聲響之中……仿佛自己置身于觀潮的大堤上,正欣賞著錢塘江的大潮,這種運用錄像來再現課文內容的方法,使學生好像身臨其境,在感情上與之產生了共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欣賞,陶冶情操,培養美感。
遠程教育資源能收集更多的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能將教師、學生、圖書館及自建的資料庫的信息有機結合起來,增大教學的信息量,充分地開發了語文資源。師生雙方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操作平臺,教學活動基于網絡環境下,在交流、討論、啟發等活動中實現資源的共享。在聽、讀、說、看、操作活動中,大量信息刺激著學習主體,學習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時信息和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由于使學生能獲取大量的知識信息,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也有利于知識的保持。這樣既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又在現在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學生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一課時,學生想了解更多,更想見一見整幅來的尊容,于是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我又將資料打印出來,學生們見了,嘖嘖稱贊,心里升騰起民族自豪感。網絡下的教學環境提供了浩如煙海、取之不盡的信息資源和快捷高效的交流通道。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學生對周恩來少年時所處的那個年代背景知之甚少,難以理解周恩來何以說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番話,于是我利用遠程資源提供的材料整合成課件,把有關鴉片戰爭及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燒毀圓明園等歷史知識和圖片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觸摸民族靈魂深處的傷痕,讓那個時代的悲憤在學生心中重新燃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遠程教育好像清風活水,使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異彩紛呈。
【1】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
【2】翁佩君.運用多媒體 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