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云洋小學 林良里
淺析小學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養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云洋小學 林良里

在不同的學段,學生應該掌握不同次層的寫作水平,采用不同的鍛煉手段,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幻想力,進行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想象力 習作興趣
想象力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對于作文寫作也有一定的幫助,可見想象能力的重要性。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想象的習慣,以期讓想象力在作文寫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只有強烈的興趣與愛好,才會產生無限的熱情。小學生生活經驗有限,眼界較為狹窄,平時積累的素材少,常把作文當作負擔,每逢看到題目,便愁眉苦臉,習作沒內容可寫,文章空洞簡單,提不起興趣,所以從根本上激發孩子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1.留心生活,激發習作興趣
只有留心觀察生活,才能獲取寫作的素材,讓學生圍繞自己熟悉的生活,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作為寫作內容,使學生有一種想表達的愿望,愿意把自己的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如寫一寫《假如我是老師》,結合實際觀察,加入恰當的想象,讓學生有話可寫。
2.善于鼓勵,提高習作興趣
對學生多鼓勵,大到布局構思,小到一個詞、一句話,每一個優點都進行表揚,盡量使用鼓勵性評語。在習作課上,多朗讀優秀習作,在學習園地中,張貼優秀習作及進步習作,供班上學生學習、賞析。讓學生逐漸認為“我會寫”“我能寫好”“我很棒”,逐步提高興趣。
3.豐富習作活動,升華習作興趣
小學生好表現,愿意展示自己,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習的習作興趣。定期開展作文競賽、評比,讓表現好的孩子朗讀習作,以得到展示的機會,學生便有努力向上的欲望,愿意更加積極的進行寫作活動。
小學作文中、想象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而來,因此,多積累知識,才能有更好的想象空間。
1.巧用修辭手法,使寫作對象形象化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象,就是在觀察人、物、景的同時,把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體會到的等借助形象、逼真的修辭方法,使已有的印象更具體、形象、新穎。如《草原》,把草原上的羊群比喻成無邊綠毯上繡著的“白色的大花”;把靜立不動的駿馬和大牛擬成人,說它們“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把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帶子”;把小丘上騎馬疾馳、穿著鮮艷的迎客人群比喻成“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等,這些都起到使觀察對象活靈活現,使想象神奇、新穎、真實的作用。讓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邊觀察邊思考,一定會有所感受、有所收獲。
2.廣泛閱讀,不斷積累寫作素材
現在的學生走向社會、走進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更談不上觀察社會與自然中的各種事物與現象,但閱讀彌補了他們生活閱歷少的不足,他們可以在閱讀中了解人情世故,從而獲得寫作素材。在閱讀教學中,發現比較好的語句和段落,可以要求同學們背誦,所謂孰能生巧,多記多背有利于學生在寫作文時快速回憶起好詞好句,這樣的閱讀就沒有白費。例如:學習《火燒云》,腦海中仿佛出現了火燒云各種奇妙的形態,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而且瞬息之間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完全不見。
不僅要關注課內閱讀,應該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雙管齊下,共同為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對文字的敏感度、豐富學生的閱歷做貢獻。
巴金說:“沒有想象就沒有文字,沒有想象就沒有佳作。”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習作中的想象能力呢?
1.利用教材,設計想象作文訓練
結合課文進行想象訓練,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方式。依托課本,精心設計大量的續寫、擴寫、假寫等作文訓練,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小木偶的故事》結尾,小女巫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給了小木偶,接下來小木偶的身上將發生什么事?又如《窮人》一文結尾寫道:桑娜掀開了簾子……我們可以啟發學生想象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續寫桑娜的神態、動作、語言和桑娜一家人今后的生活。
2.擴寫古詩詞,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古詩詞語言精練,意蘊深厚,有很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學時,幫助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鼓勵他們在深入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使詩詞中的人和事物形象化和具體化。讓學生在理解了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重新構思,另擬題目,或另選體裁,再造篇。如把《回鄉偶書》改寫成《回鄉有感》,將文言文《伯牙絕弦》改寫成為現代文等,這種訓練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而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使課文教學與寫作教學相得益彰。
3.幻想故事,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幻想,是想象力的升華。小學生喜歡幻想,往往童話故事、科幻故事等都會令他們浮想聯翩。因而,經常組織學生聽童話、讀童話、講童話,進而啟發學生寫童話、寫科學幻想故事等。
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平時就要指導學生寫好各種日記、系列小練筆,抓住細節描寫,發揮想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動起來,扎實打好基礎,把每一次習作當成一次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