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李慧
“3+4”分段培養試點項目實踐*
——以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為例
劉江1李慧2
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試點項目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為例,介紹了“3+4”分段培養試點項目的做法,提出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現代職教體系;“3+4”分段培養;轉段考核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繼續做好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蘇教職〔2013〕9號)文件精神,自2013年起,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與淮陰工學院、淮陰師范學院兩所地方本科院校合作開展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試點項目。共3個專業,分別是中職段的果蔬花卉生產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專業,對應本科段的園藝、汽車服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3—2015年分別招生91人、102人、106人,在校生共299人,分9個教學班。錄取分數均超過當地四星級高中的控制線,錄取平均分達到淮安中考總分的81.5%。2016年首屆學生參加轉段升學考試,2013級91名學生中有84人轉段升學成功,轉段升學成功率為92.3%。
(一)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與執行
為做好“3+4”項目試點工作,學校與淮陰師范學院、淮陰工學院多次召開聯合會議,研討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過程中,注重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尊重學生認知特點,進行了七年的整體設計。在中職階段,重點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增強實踐性、職業性以及與后續教育課程的銜接性、實踐性和職業性。加大了公共基礎課程課時的比例,公共基礎課程占總課程課時的60%左右,專業課程課時占總課時的40%左右。此外,每年還根據實施情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滾動修訂。在教材的選擇上,按照牽頭本科院校的建議,語文、數學、英語采用普高教材與中職教材相結合的方式。德育課、體育課、專業課等教材嚴格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選配。
(二)選配優秀教師承擔“3+4”班教學任務,強化過程管理
在師資配置上,安排有扎實教學功底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當任課教師,其中包括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省市“兩課”評比獲獎教師。全體任課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形成了團結和睦、積極向上的教學教研氣氛。目前,“3+4”班級任課教師共有46人。從年齡結構上看,40歲以上11人,30~40歲25人,30歲以下10人;從學歷結構上看,全部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學歷11人;從職稱結構上看,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21人,初級職稱12人。通過學生測評,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滿意度為98.6%。
在過程管理上,成立“3+4”教學管理部,由基礎部專門負責,挑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為了避免干擾,“3+4”班獨處一棟小教學樓。時間安排上,早自習從7:00到7:50(普通班級早自習從7:30到7:50);上午4節課,下午2節課后再加上1節課;晚自習2節大課。早、晚自習都安排教師跟班輔導。在教學工作量核算上,“3+4”班教師的工作量按系數1.2執行。定期召開學生大會和家長會,向學生和家長介紹中職“3+4”分段培養項目的背景、轉段的基本要求、教學的基本情況及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
(三)扎實做好轉段升學考核工作
為了扎實做好轉段升學考核工作,牽頭本科院校都出臺了《關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3+4”試點項目轉段升學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成立了轉段升學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過程考核、課程考核及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2013級中職本科“3+4”轉段考試由對口本科院?;搓帋煼秾W院和淮陰工學院組織,本科院校安排了由副校長、教務處長、院長(系主任)、招生處長、監察室主任等組成的巡考小組?;搓幑W院轉段考試考數學、英語和專業綜合(雙方協商的3門專業主干課程);淮陰師范學院考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4門文化課。根據轉段方案要求,淮陰工學院和淮陰師范學院規范組織實施,封閉出題,組織專人監考與閱卷。監考人員配備金屬探測儀,考試全程錄像,學生需經過嚴格的檢查程序方可進入教室,充分保證了考試的公平與公正。
(一)缺少統一的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
中職與本科課程銜接是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內容。課程層面如果不體現中職本科銜接一體化設計、分段培養,就很難依托中職本科銜接培養出高素質技能人才。2014年,江蘇省頒發了《省教育廳關于開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通知》(蘇職教〔2014〕2號),投入了4000多萬元,分2批立項了近90個課題,重點建設一批符合江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中高職銜接專業課程體系。有的課題還在研究中,有的雖已結題,但還不具備推廣價值?,F在實施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是合作雙方聯合制訂的,中職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幾年的滾動修訂已基本可行,但本科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4”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牽頭本科院校拿出更大的主動性、積極性,與中職學校一起完成。
(二)缺少統一的課程標準
學校的3個試點專業分別與淮陰師范學院和淮陰工學院合作,但是兩所本科院校對學校的要求不同?;搓帋煼秾W院要求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要以普高教材為主,而淮陰工學院則要求以中職教材為主。教學內容有差別,教學重點、難易程度也有差別。特別是2013級最后的轉段考試,淮陰師范學院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門文化課,而淮陰工學院考數學、英語和專業綜合三門。這就給學校的教學安排帶來了一定難度。此外,實踐教學環節不足。“3+4”培養模式需要實行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掌握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能勝任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本科院校是從普通高中的優秀學生中選拔人才,培養產品設計、技術改造的高級工程人才。由于目標定位不同,所以中職階段不同于普高教育。但由于本科院校要求強化數學、英語等文化課,文化課的比例占60%~70%,因此有些專業課及實踐課課時不足,達不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三)轉段考核機制還不夠完善
轉段考核分過程考核、課程考核和綜合評價三部分。學校、學生、家長最看重的是課程考核,即最后的轉段課程考試。文件明確要求由牽頭院校負責,但有些環節還是雙方一起參加更切合實際。比如出試卷,雙方都可抽一些教師參加。本科院校教師出卷時對中職教學內容缺乏深入了解,題目易難易偏,這樣就給考核標準的確定增加了難度。如學校某專業的最終錄取標準為“總分不低于145分且單科成績不低于20分”,“單科成績不低于20分”就是由于試卷太難造成的,不利于人才的選拔。
(一)盡快出臺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省教育廳應盡快對已經結題的課程體系建設成果進行梳理、推廣,成熟一批就發布一批,供全省各職業學校借鑒和使用,不必等90個課程體系建設課題全部完成再統一發布。本科院校要真正發揮“牽頭”作用,深入調研,對“3+4”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七年一體化”貫通設計,特別要注重專業的銜接、培養目標的銜接、課程結構的銜接、課程內容的銜接、教學模式的銜接;合理設置中職階段的數學、英語等文化課,以滿足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合理設置中職階段的專業核心課程,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這樣才能使“3+4”既有別于普通高考,又有別于對口單招,真正辦出特色。同時要制定并完善轉段考試科目的課程標準,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二)發揮市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協調作用
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歸屬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而中職學校一般接受市教育局管理,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起來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市教育行政部門應多與本科院校聯系,加強溝通,定期召開中職、本科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參加的座談會、協調會,提出意見或建議供大家討論,以達成共識。如在轉段升學考核方案中,同一個地級市使用的教材相對統一,文化課考什么科目相對統一,科目分值相對統一,考核時間相對統一,平時的期末公共課考試試卷相對統一,出卷閱卷要有雙方人員參加等,這樣有利于中職校的教學安排,也有利于開展教學考核評價。
(三)完善轉段考核機制
要把過程考核、課程考核、綜合評價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完善過程考核,本科院校每學期要檢查中職學校學生的成績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中職學校也要把學生考試成績如實報給本科院校,建立成績檔案,三年下來,學生的學習情況一目了然。加強課程考核,課程考核即最后的轉段升學考試,這是關鍵,相當于“普通高考”。本科院校要嚴抓出卷、監考、巡考、閱卷等環節,在出卷上可邀請中職教師參加,避免出現超綱、太難的現象。同時要注重綜合評價,學生每學期的綜合表現都要有記錄,對嚴重違紀的學生要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的規定處理。
轉段考試是“達標性考試”而不是“選拔性考試”,中職學校、家長、學生希望沒有淘汰,但本科院校錄取時不能不分優劣,照單全收,要綜合三方面的因素,把真正優秀的學生選拔出來。對不能轉段的學生,文件要求可留到下一級或中職畢業,但從實際操作來看,有的專業不是持續招生的,而僅獲取中專文憑又有點吃虧,因為“3+4”學生的入學成績遠遠高于五年制高職的錄取分數線。因此,建議開辟一條通道,允許他們轉入五年制高職繼續完成學業。
G717
A
1005-6009(2017)28-0055-03
1.劉江,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淮安,223200)教學科研處處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學和教學管理;2.李慧,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淮安,223200)植物工程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園藝教學和教學管理。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3+4’分段培養試點項目建設研究——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為例”(課題編號:D/2015/03/115)、江蘇省教育廳立項課題“中職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專業與普通本科園藝專業‘3+4’分段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與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