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第二實驗小學 鄭 恭
思維導圖對小學習作教學的意義探討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第二實驗小學 鄭 恭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與多向思維通過寫作練習迸發出來,從而強化學生對基礎寫作技巧的把握,提高教學質量。思維導圖可以將多向思維形象化,能夠充分開發小學生的左右腦機制,從而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啟發學生的聯想能力,滿足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思維導圖 小學習作教學 意義 探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小學習作的教學質量,對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力。思維導圖能夠將小學生的多向思維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強化學生的記憶力,對小學習作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思維導圖最早源自于英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我國引進,到二十一世紀已經被教育界與工商界廣泛應用[1]。思維導圖是將一個思考的中心點進行發散,使其再生出多個節點,從而將多向思維進行形象化的表達,以強化大腦的記憶能力。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與理解能力。其主要功能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通常是教師將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固化,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2]。而思維導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形象化方式表達,并且由于思維導圖能圍繞一個中心點擴散出其他的節點,因此使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主動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多向思維,從而轉變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局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可以根據一個中心點拓展出其他許多節點,而所拓展出的節點又與中心點都有著密切聯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任何一個節點展開聯想,從而加深了對思維導圖中心點的理解。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不同,所以拓展出的節點也會有所不同,在小學習作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手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從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們可以互相參考彼此的見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把握。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模式,從而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盡可能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有助于提高習作教學的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與學生加強聯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對教師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思維導圖,便于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生正處于教育啟蒙狀態,缺乏社會經驗與閱歷,也沒有形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庫,很難將所學知識熟練運用到寫作練習中。因此,在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多向思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其中,片段訓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并且加大課外閱讀量,從課外閱讀中,找到最令自己記憶深刻的片段,對此進行摘抄記錄,從而加深對這段素材的記憶力[3]。在寫作訓練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模式,以教師的命題為中心,將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或者在課外閱讀中收集的素材作為拓展的節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例如,在“課間十分鐘”的片段訓練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間休息的十分鐘內,仔細觀察學生們的動態,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有話可說”,將自己觀察的細節作為思維導圖的節點,進而成為寫作素材。
在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通常面臨著不懂如何選擇素材的難題,并且怎樣圍繞主題發揮,才能不偏離題目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比較困難。對于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例如:在“開學的第一場雪”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開學時下的一場雪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從而向外拓展思維,那天的雪是大雪還是小雪?呈現了什么樣的景象?那天發生了什么讓你記憶深刻的事?這件事里都有哪些人?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記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形成自己的導圖思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4]。
自命題是小學習作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命題的訓練過程中,主要鍛煉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學生在自命題習作訓練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調動自己的素材庫,激發自身的寫作靈感。例如,在以“秋”為主的自命題習作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能夠將“秋”的概念形象化,在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圍繞“秋”的中心,選擇自己擅長的角度展開聯想,并結合實際進行寫作訓練,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寫作技能。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對小學習作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習作的難點主要就在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結合學生的記憶力展開寫作的訓練。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將寫作靈感轉為形象化,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素材的積累與運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小學習作教學課堂的效率與質量。【參考文獻】
【1】賴淑亮.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9)
【2】王桂香.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探討【J】.神州(下旬刊),2015(9)
【3】蔣志花.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4】耿淑梅.思維導圖,為寫作助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