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貴族為求一幅安寧的畫而懸賞重金。一時畫家云集,紛紛呈上佳作。在眾多作品中,貴族真正喜歡的只有兩幅,他必須做出選擇。
第一幅畫畫的是一個湖。湖面平靜得宛若一面鏡子,四周環繞著高聳的山巒,湛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眾人都認為這幅畫很符合安寧的定義。
第二幅畫上面也有山巒,但怪石嶙峋,突兀陰郁。天空云層密布,電閃雷鳴。山巒的一側有一道瀑布正飛流直下,激起層層浪花,似乎并不算平靜。但若仔細看,就會發現瀑布后的巖石裂隙中竟生長著一叢灌木。灌木中,一只鳥媽媽正在精心地筑巢。
經過良久的思索,貴族最終選擇了第二幅,他的理由是,只有經歷了劫難和艱辛的付出,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寧!
故事的哲理:
在同質化競爭的年代,要想脫穎而出,常常需要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發掘客戶沒有被關注的需求,直達他們的內心,才會戰勝自己的競爭對手。逆向思維在創意時代能夠大行其道,是人們在物質豐裕之后,更加關注個性化產品,更加關注精神需求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