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僅要對基礎語言知識進行掌握,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是小學語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需要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正確對不同題材的閱讀都能夠領會其中的宗旨,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考更具有針對性,也能引起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基于此,巧妙設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些建議和啟示。
關鍵詞:巧妙設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閱讀思維形成的主要方式和途徑,要想讓小學生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就需要給小學生預設巧妙的提問,通過提問教師能夠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教師怎樣才能讓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提問更具有針對性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提問中存在的誤區分析
(一)閱讀教學提問空洞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提問有時是無效提問,并沒有針對學習的基本情況進行提問,并且也沒有深度,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在思考上有兩種想法,第一種非常簡單,顯而易見,另外一種提問和閱讀沒有太大的關系,讓學生不知從何開始回答,因此無效提問非常容易出現冷場的情況,根本達不到提問的目的。
(二)問題形式化
有些教師為了能夠達到提問的目的無論怎樣的問題都開始進行提問,有些學生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夠得出答案,還有一些學生即使深入思考也非常困難,如果長期處于這樣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不經過鉆研就得到問題的答案,容易導致學生自滿情緒的出現,并且出現思維萎縮的現象;另外一種題目過難,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僵化,弱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課堂上的問題引導過于單一,這樣就讓學生在固定的思維模式下進行學習,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緊固了學生的思想和個性,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學生和教師不能進行語言和思想的交流,此種情況下的語文閱讀教學非常困難,學生要想提升學習效率,建立起科學的思維也是難上加難。因此面對這樣的問題,需要提出解決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認真地完成語文閱讀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也讓課堂更加活躍。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技巧分析
(一)強化課堂的啟發性提問
教師在給學生提問的過程中,要給學生一定的啟發性,讓學生可以認真地思考,并且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問題進行仔細的推敲,所設計出來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激發。課堂上的啟發式提問主要是強調學生積極的參與過程還有學生的主動性探究,不斷地拓展學生的基礎,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彼此的交流更多,了解就會更多,因此能夠幫助學生養成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幸福是什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回答,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本文中作者所追求的幸福是什么。這樣引導學生在對課文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教授提問的問題和課文之間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師生也能夠在課堂上進行互動,讓學生對問題的真正含義有所了解。在這種啟發式的課堂提問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回答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氛圍,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加強藝術性的課堂提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積極的提問,這種提問也要蘊含藝術性和科學性,這才能被稱為是有效提問。在提問開始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給學生精心設計出提問的問題,還要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給學生具有價值性、思索性、挑戰性的不同閱讀問題,只給學生適當的引導,不去過多地阻礙學生自己的視野和思維,讓學生在逐層加深的過程中掌握有效的思維模式。教師需規范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是一些不經過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或者是思考深入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就需要堅決剔除。
例如,教師在講解《鳥的天堂》過程中,就可以給學生預設問題“為什么在文章中,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過程中沒有看到鳥,并且再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很多鳥”。對于這兩個現象,學生會去思考到底為什么,這樣的提問才更具有藝術性。
綜上所述,本文對巧妙設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提問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問的藝術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去深入的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在活躍課堂條件下去了解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給自己更多的學習信心。教師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對問題的預設進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季春風.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0(5):46-47.
[2]尉秀娟.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A版,2015,22(9):157.
[3]馬永輝.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作用及設計[J].學周刊A版,2015,14(5):171.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