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云
摘 要: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用微課教學已成為當前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實踐證明,合理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以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與建設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應用;建設
微課實質上是一種簡短精練的教學視頻,通常只有五分鐘到八分鐘左右的時間,簡明扼要地對相關知識要點進行講解,讓觀看者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教學內容。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下面對其具體的應用和建設展開分析和研究。
一、小學數學微課的具體應用分析
當期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同樣如此,但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也有許多應當注意的地方,不同的教學階段,微課的應用也相應的有所不同。
(一)課前使用
每一個教師都知道預習和復習對于教學的重要性,都會要求學生對前節課所教學的內容進行復習,對接下來的課程進行預習,通過復習和預習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師教學的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和復習,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前階段,通過生動有趣的幾分鐘課程,可以非常有效地幫助學生回顧知識,幫助學生對于即將開始的新知識展開預習,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在具體的應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提前制作好相對應的微課,并在微課中添加一些有趣的內容,然后通過班級的QQ群或者微信群將微課發送給每個學生,讓學生自行安排時間觀看學習。
(二)課中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有著許多應當引起注意的地方。首先對每節課的教學時間應當進行良好的把控,微課占據的課堂教學時間不宜過長,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如果在教學中微課時間過長將會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其次,應當注意微課融入課程教學的圓融性,微課的教學內容應當對教師課堂教學內容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的目的在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為達到這種效果,要求教師在課前有充足的準備和安排。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加減法教學時,為方便小學生能夠快速地理解加減法,可以在課前制作微課,在微課中插入相關的圖片,然后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觀看這些圖片,使加減法的運算能夠更加直觀和形象,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三)課后使用
課堂上教學的時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時教師為了照顧每位學生的感受,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理解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都屬于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教師在學生對于這些知識的應用教學上做得相對較少,但是通過微課的合理應用,教師為學生制作一些課后的微課,這些微課應當更加偏向于對所學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稍微增加一點難度,通過這些微課帶給學生一些啟發。對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二、小學數學微課的建設策略
小學數學微課在應用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較多的不足,為能夠更好地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現對小學數學微課的建設策略進行分析。
(一)明確微課教學的主題
在設計微課的時候,首先應當明確教學的主題,然后圍繞著這點制定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觀看微課之后能夠清晰明了地知道微課講述的重點,在本次微課的學習中,能夠通過微課學習到重要的知識點。如,教師為了幫助小學生順利地理解加減法,專門制作了一節微課,以圖片中兔子數量的增加和減少來講述加減法的具體運算。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結合其中的具體圖片,對加減法運算體會得更加深刻,迅速理解加減法運算。
(二)注重應用的方法
良好的微課還需要具有合理的應用方法才能夠最大地發揮出效果。首先,在針對微課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做到精講,不要糾結于某個問題,讓教學課程生動而具有活力。其次,當教師制作好微課,并將微課發送給學生之后,還需要繼續跟蹤,及時地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學生不能夠理解的地方做出進一步的講解,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再做一個微課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講解。當然,為了讓微課起到更大的教學效果,應當為學生配備相應的學習資料,學生在有不明白的地方時,能夠通過自行查找資料進行學習,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微課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課設計制作得好壞只是教學好壞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利用微課進行教學,使用科學的應用方式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部分。只有小學數學微課的應用與建設統一結合起來,才能夠讓小學數學微課教學得到進一步的優化。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50-52.
[2]劉素.微課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知識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5(12):62-65.
[3]張歡.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與建設[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3):40.
[4]鄧冰.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的開發與有效實踐[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