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技術逐漸與學科課堂教學相結合。尤其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更為重要,適時恰當地應用多媒體來輔助課堂教學,不僅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主動性,同時課堂教學質量也隨之提高。適時恰當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需要,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需要,更是培養素質型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多媒體;有效應用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是我們實施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也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有效地將多媒體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越來越受到我們廣大教師的關注,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學內容能否產生極大的興趣與注意力。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的音視頻效果可以直觀地展現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小學數學中的“相遇問題”,我們采用多媒體動畫來進行演示:
(1)先分別出示小亮和小華兩家,再出示學校。
(2)讓學生弄清三者之間的聯系。
(3)鬧鐘提示后,根據題意兩人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10分鐘在學校相遇。
(4)鬧鐘計時結束,兩人所行路程分別用藍色和紫色顯示。
多媒體輔助數學課堂教學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直觀,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高效的課堂氛圍,引發探求新知的欲望,有效地使用多媒體給學生以新的感覺,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數學中比較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和傳統的在黑板上畫圖講授比較,課堂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接受。
二、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數學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相比是抽象且深奧的,要降低學習數學的難度,就是將數學知識由抽象變為直觀,讓學生親自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而利用多媒體來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例如,小學數學中圓的周長公式L=3.14d,可以利用Flash課件輔助教學。例如,有三把格尺,格尺上面分別為3個直徑為1 cm,5 cm,10 cm的圓。
(1)點擊演示按鈕,三個圓分別在格尺上滾動一周后停止。
(2)用閃爍的黃色數字分別顯示出來滾動一周后的長度,分別為3.14 cm、15.7 cm、31.4 cm。
(3)通過推理得到:L1=3.14×1 cm
L2=3.14×5 cm
L3=3.14×10 cm
通過多媒體的動態演示,不僅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生動化、具體化、形象化,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從而解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利用多媒體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和學習。例如,在教學“圓的初步認識”時,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利用多媒體演示三種不同形狀車輪的汽車正要進行賽車比賽,車輪分別是方形的、橢圓的以及圓形的。首先讓學生猜想哪種車輪的賽車最終將會獲勝。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一致認為是圓形車輪的汽車會獲勝。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直觀演示驗證學生的猜想結果是正確的。這樣不失時機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時教師有意識地追問學生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圓形的車輪就能獲勝呢?車軸又為什么安在車輪的中心位置呢?同時利用多媒體突出演示這兩個重要部位,生動有趣的畫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誘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求新知的學習活動中,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探究、去學習。為掌握圓的特征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了探索和創新精神,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是課改的需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過程中獲取新知,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玉人.小學數學教學論[M].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劉紅俠.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6).
作者簡介:王桂香,女,出生年月:1967年12月,學歷:大學專科,就職學校: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平安學校,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