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
摘要: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抓住課堂滿盤皆活。課堂教學蘊含著諸多教學規律,教與學、主體與主導、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開發智能、學知識與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等都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
關鍵詞:新課標;課堂教學;高中化學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課程的變化及其特點
1.基于當今社會學生需要現代化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求,不僅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注重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目標體系;
2.化學課程設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并且積極進行課程開發,不斷拓展學生的選擇空間,并與學生個性化發相適應;
3.結合化學科學發展趨勢以及當今社會變化歷史進程,積極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方法,逐漸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4.從學生自身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未來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課程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關注人類當今社會中那些和化學緊密聯系的社會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建立起社會責任感,并引導學生提高參與社會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決策能力;
5.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化學實驗課為主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多親身經歷科學研究的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其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積極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其創新意識和科學實踐能力;
6.構建合理的化學課程教學體系,積極探索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感受化學課程帶來的人文關懷,進而發揮化學課程對于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積極影響;
7.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積極倡導其參與活動表現評價,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成敗觀,激勵每個學生在贏得成功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8.創造性地為化學老師提供了更多教學教研機會,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積極引導化學老師們在改革實踐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促進其教學專業的發展。
面對以上新課標下化學課程的特點,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才能得到更顯著的效果呢?
一,化學課堂教學應該是良性的師生互動活動
有效性教學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最看重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共同發展,在方式方法上講究教與學良性互動。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或者說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從其運作軌跡和教學狀態來看,都應該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良性互動的,只有老師單向的教或者學生單方面的學,都不能將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水平,因此要想真正達到教學最佳的話,就必須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生和老師都必須要積極參與到其中,雙方都必須要充分動腦動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和空間,是的課堂學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二、課堂教學是情感交流活動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如果將“情感”投入化學課堂教學的運作,愉快、主動、高效的學習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復雜、微妙的雙邊活動,是特殊人際關系。教師和學生各自都帶著自身和主體性,在教育活動中互相結合,互相激發,互相補充和發展,才能最后達到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在實施情感交流的過程中,不單單來自于教學內容本身。即使是教學內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從而更好地達到情感教學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是學生的認識活動。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重視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學習的感悟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感悟是學生主體對外部知識、信息的深層內化,是頭腦對事物的重新組合,他的主體是學生本身。郭思樂教授說:“學生不只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資源,依靠學生的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天性,釋放學生能量。”
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盡可能的減少占用學生學習的時間,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生產”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生產”出來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獨立自主的進行自我學習,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體會自主學習的感悟,感悟生活,使得學到的課堂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感悟進行完美融合。
四、課堂教學是培養人的活動。
人才成長的途徑固然有千萬種,但對于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具有特殊意義。
從教學內容看——課堂教學博大精深。教材是前人思想、文化、智慧積淀下來的精華,是依據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加以精選編制的,它有知識的完備性、示范典型性和教育人的功能。
從教學形式上看——課堂教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盡管我們進入了21世紀,盡管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有了遠程教育,課堂教學仍然是世界各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課堂教學具有多功能性,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不僅會使學生愛學,知識掌握得好,而且思維得到訓練,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發展,健康的人格也會得到培養。所以,只有注重研究課堂教學,注重研究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認識規律,才能優化人才培養的方法途徑。
課堂不是無情物,課堂是學生形成自我、展現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課堂生活將直接影響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正如葉瀾教授所說:“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以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成長,課堂教學才有真正的生命。”
參考文獻
[1] [蘇]贊可夫著,杜殿坤譯《教學與發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06頁
[2] .郭思樂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