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菊英
摘 要:伴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在廣大農村地區形成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的弱勢群體。這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疏于監管、缺乏關愛,極易造成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等嚴重問題。為此,這一群體越來越受到國家頂層以及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教師是留守兒童最親密的接觸者,更應該傾注全部的愛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瑣事,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從長遠意義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師;關愛;留守兒童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農村青壯年背井離鄉,懷揣著發家致富的夢想涌入城市。他們將稚嫩的孩子托付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忙碌的親戚朋友,這些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就這樣被無奈地貼上了“留守兒童”標簽。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在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問題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社會各界也給予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更多的關注。作為小學教師,留守兒童最親密的接觸者,更應該傾注全部的愛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生活和學習等,用汩汩的師愛之“泉”去灌溉留守兒童孤寂的心田。
一、察言觀色,關注留守兒童心理
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這些留守兒童心里的委屈都不愿與爺爺奶奶分享,或者即便分享了爺爺奶奶也不能進行很好疏導,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教師要傾注愛心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察言觀色,及時發現他們心理上的“不良苗頭”,將他們的心理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筆者班上曾經有一個叫孫×的男孩,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他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體弱多病,但勉強能為孩子做些簡單的飯菜。由于從小就與父母分離,孫×性格孤僻,不愿意與人交往,脾氣暴躁,稍有不如意就會對同學大發雷霆。因此,教師經常在課余時間主動找他談心,了解他的興趣愛好,鼓勵他與班上的其他同學主動交朋友。教師要求班上的其他同學對孫×要倍加關懷,不準有意欺負他。沒過多久,孫×明顯變得開朗多了,喜歡和其他同學一起做游戲、聊天了,時不時還會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二、雪中送炭,關愛留守兒童生活
當這些留守兒童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煩心事時,第一反應是求助于父母,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求助于爺爺奶奶,但是有些問題爺爺奶奶根本無法解決。此時就需要教師雪中送炭,傾情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瑣事。有一次,孫×受到外面“小混混”的欺負,這些“小混混”逼著向他索要錢財。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讓他以后見了這些“壞孩子”要躲遠些。那段時間,教師看到孫×整日愁眉苦臉、悶悶不樂。通過與他單獨談心得知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后,教師進一步了解到欺負孫×的這些孩子是附近中學的學生,教師就將這件事反映到了他們的學校。他們的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及時通知班主任對這些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并通知其家長到學校。通過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對這些所謂的“小混混”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后來,孫×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會主動來找老師,老師也會及時幫助他解決。
三、誨人不倦,關心留守兒童學習
教師布置家庭作業,其目的是讓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或者預習新課,為學習新課做準備。當學生做家庭作業遇到疑難時就會求助于父母,對于這些留守兒童而言,遠在異鄉的爸爸媽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近在身邊的爺爺奶奶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就更需要教師傾心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了。孫×各門學科都比較差,他屬于那種腦子好使但底子薄、習慣差的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科教師的溝通,大家一致認為都應該在學校擠出一些時間來輔助這個孩子的學習。早間管理時間由英語教師輔導,中午課前半小時由數學教師輔導,下午放學以后由語文教師輔導。通過教師與孫×的共同努力,他的學習成績進步非常明顯,由以前的門門考試不及格變成了門門考試良好。教師對孩子學習上的進步給予及時鼓勵,在全班同學面前特意給他頒發了最佳進步獎。教師也要求孫×對每位輔導他的教師當面感謝,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讓孩子學會感恩。忽視孩子的教育就是對孩子未來的褻瀆。這些留守兒童若受不到良好教育,成年之后只能成為新時代的農民工,會造就更多“留二代”,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教師對于留守兒童更要誨人不倦,傾心關注他們的學習。
綜上所述,教師儼然已經成為廣大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教師既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察言觀色,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障礙;還要扮演好朋友的角色,雪中送炭,及時了解并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麻煩;更要充當好教師的角色,誨人不倦,在他們的學習上給予傾心輔導。教師要用真摯的師愛,去灌溉留守兒童孤寂的心田,使他們的心田中長出茁壯的身心健康之苗、參天的淵博知識之樹。
參考文獻:
[1]范先佐.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基礎教育改革動態,2005.
[2]葉敬忠,王伊歡.父母外出務工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的影響[J].農村經濟,2006.
[3]李永鑫,駱鵬程.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