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開香+張曼婕
摘 要:貴州省惠水縣具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區位環境優勢,使其有利于金錢橘的生長。本文分別從分析國內金錢橘的發展狀況、惠水金錢橘的發展狀況、惠水金錢橘發展的優勢、還有400份針對農戶的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300份,和到最終給出建議這幾個方面來闡述。該縣金錢橘的發展催生了當地的了旅游業、服務業、餐飲業等,帶動了就業,發展和弘揚了傳統文化,促進了惠水的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金錢橘;發展;營銷;產業
1 國內金錢橘發展概況
金錢橘是柑橘中的一種,據所查閱相關資料和實際狀況所知,國內種植金錢橘的地方寥寥無幾,其中,在湖南和陜西有少量種植,大多都聚集在貴州,在貴州的銅仁市石阡縣湯山鎮也金錢橘的存在,但是由于不同地區地理位置 、自然條件、人文條件等等的差異化,即使是在同一省內,它們所產出的金錢橘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湯山鎮屬 喀斯特地貌,山地面積占70%,各種天然溶洞多,紅松及杉樹是森林主要樹種,植被覆蓋面積達40.9%。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17℃,年降水量1050—1150毫米。由于地理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的差異化,當地的金錢橘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當地也并不以金錢橘發展為主。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在全國范圍內金錢橘的的生存地并不多,大多都集中于貴州,然后貴州又是全國內比較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金錢橘也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
2 惠水縣金錢橘發展概況
2.1 金錢橘發展的背景
惠水縣地勢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區海拔在900m-1300m之間,其中山地約占64.35%,丘陵占26.45%,山間盆地約占9.20%。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溫度都在5.8℃左右,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疏松,有著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正是因為這得天獨厚、極為優越的自然環境才養育了金錢橘這種特殊水果,所以這種與其他地區出產的橘子有著極大差別的金錢橘的發展前景是極其樂觀的。
金錢橘,是貴州惠水縣傳統名果,栽培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該品種結果率較高,金錢橘不僅外觀小巧玲瓏耀眼奪目,而且果實分布均勻,含糖較多,含酸很少;鮮食味甜、化渣、爽口、加工成的蜜餞和果汁更是別有風味。同時,它更是醫學上重要的藥材,金錢橘的果肉都含金柑甙,金錢橘果實所含的維生素c-80%存在于果皮中,有著化痰止咳、理氣解郁的功效,主治肺氣不宣、咳嗽咳痰、肝胃氣滯、胸脅脹痛、飲食減少等疾病。金錢橘還可以用于泡茶,煨湯等用途。
惠水縣好花紅鄉是金錢橘的種植地,這里因盛產金錢橘而揚名,2006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金錢橘之鄉”的稱號。這里是“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省級示范點;2015年榮獲省級 “民族團結示范村”,和國家級“全國文明村寨”、“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景區山環水繞,平疇沃野,橘果飄香;百年輝巖古寨,曲徑通幽,彰顯布依建筑風格和藝術魅力的“中華布依第一堂屋”歷經滄桑,靜靜的詮釋著布依文化的綿長與厚重;布依兒女能歌善舞,民風醇厚;布依人家,演繹遺風古俗。與輝巖老寨隔河相望,依橋而連的是布依新寨――千戶布依寨,一排排灰磚青瓦,整齊劃一的布依建筑樓群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集聚了電子商務、美食餐飲、民族工藝品、農特產品、鄉村主題客棧等諸多業態,是貴州省新型城鎮化的成功典范。
2.2 惠水金錢橘發展的意義
金錢橘作為一種特殊的柑橘類水果生存于惠水縣好花紅鄉,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引起了當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重視,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的同是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金錢橘的發展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惠水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貴州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得知農戶們種植的金錢橘每年售賣收入60%大約在2-3萬元之間,15%的農戶收入在4萬元以上。當然還有及少數部分是在1萬元以下。在他們沒有種植金錢橘之前所種植的莊稼,90%的農戶表示所種植的莊稼只能夠本家庭的生活食用,幾乎沒有什么收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種植金錢橘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加就業,可以吸引大量去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民工返鄉減少留守兒童數量。
2.3 目前惠水金錢橘的發展狀況
金錢橘是惠水一個歷史悠久的優良品種,至今已有300多年種植歷史,清朝時期為皇宮貢品,上世紀60年代遠銷香港、澳門等地。經過不斷改良,成功培育出了換代產品——牛肉紅,已發展到1萬多株。在加大品種改良的同時,對老品種加強保護管理,縣內現在仍有許多高達50年樹齡的金錢橘,株均年產量達300公斤左右。目前,全縣金錢橘已發展到1.8萬畝,年總產量300萬公斤,產值達3000多萬元。惠水縣長期以來致力于做大做強農特產品牌,并將產業結構調整與旅游開發緊密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惠水縣金錢橘發展的優勢
3.1 自然環境
惠水縣地勢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區海拔在900m-1300m之間,其中山地約占64.35%,丘陵占26.45%,山間盆地約占9.20%。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溫度15.8℃,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疏松,有著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正是因為這得天獨厚、極為優越的自然環境才養育了金錢橘這種特殊水果,所以這種與其他地區出產的橘子有著極大差別的金錢橘的發展前景是極其樂觀的。
3.2 市場環境
貴州相對于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來說,是一個相對落后的城市,也正因此,使得貴州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而金錢橘作為一種特殊的水果位于貴州省惠水縣的好花紅鄉,當然也正因此,當地在2006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金錢橘之鄉”的稱號。
由于我國甜橙、檸檬、柑橘等產量少,上市季節不均衡,所以每年都要進口柑橘;2000年我國進口柑橘鮮果6.2萬t,濃縮橙汁13萬t,折合柑橘73萬t。如加上我國香港進口的210萬t(鮮果和濃縮橙汁折合計)則我國柑橘進口總量為283萬t。
所以,我們可知金錢橘的發展市場前景及其樂觀和市場潛力無比之大。
4 調查問卷的分析過程和結論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惠水金錢橘的發展狀況,我們在2016年的5月份去到當地進行實地考察并向當地農戶發放了400 份調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300份。從我們的調查問卷中可知當地的金錢橘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在很多的問題。特此聲明:問卷調查僅針對當地金錢橘種植戶(農戶)發放。
4.1 消費人群人群單一
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金錢橘的消費者市場的狀況,我們對金錢橘的消費人群做了一個調查問卷。
據我們調查顯示,金錢橘的消費人群35%來自于游客,28%來自于單位人士,次之是17%來自于自由職業者。4%來自于家庭婦女,7%來自于科教人員和學生,而廠商則咱0%。這足以說明金錢橘的消費人群比較單一,僅限于當地的一些游客,單位人士和當地一些自由職業者(也稱地的零散人民)。這充分顯示了當地的消費者市場存在極大的局限性。沒有打破消費者市場,擴大消費人群。
4.2 供給量不足
在對惠水金錢橘的發展研究時,在300份有效問卷中我們93.3%的農戶表示橘子銷售完畢,幾乎不存在橘子過剩的情況,然而6.7%的農戶表示橘子過剩,對于這一結果我們又再次渠道當地和農戶們進行交流后得知,過剩的這6.7%的金錢橘的因為沒有做好保鮮的工作而導致腐爛。所以就存在于這僅存的一點點而沒有賣完而拿去銷毀。從而我們得知金錢橘的供給量是大大的不足的,市場需求量過高,雖然消費人群比較單一,但是金錢橘的市場供給量一直處于不足的狀況,每一農戶的每年生產的金錢橘幾乎都售賣完畢,幾乎無剩余產品留存。
金錢橘的種植戶幾乎都是我們比較原始的農民們,他們種植上還缺乏一定的技術指導,和管理經驗,
種植規模及其狹小。以至于導致了市場的供給量的不足。在我們的調查中向農戶了解到:他們一直在對產品進行改良使得其更加的矮化和提前成熟,但由于缺乏技術的指導,一直尚未成功。當然在商場的拓張上面,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廠商加工廠來洽談一些業務上面的合作,希望當地的農戶們能夠給廠商提供原材料。可是由于當地種植面積狹小,生產出來的產量遠遠不足以提供給廠商而一次次的放棄了這樣一個合作機會。
4.3 營銷渠道和經營模式的單一化
關于惠水縣金錢橘的銷售渠道及經營模式這一問題,我們小組成員也針對此問題在我們的300份有效問卷調查中得體現;個體經營占77.3%,合作社統一收購占17.7%,到農貿市場統一批發的占4.3%,而廠商收購則僅占0.7%。在銷售渠道上,線下銷售占84.3%,線上銷售僅占15.7%。
我們可以知道金錢橘的經營模式主要集中在個體經營,有少部分的合作社收購,但僅占17.7%。而廠商幾乎沒有收購。說明了當地的經營模式的單一化,老式化。
5 惠水金錢橘發展的相關建議
5.1 擴大消費群體
消費群體是一個產品的產生價值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對惠水金錢橘發展的研究時我們發現它的消費人群及其的單一。擴大消費群體應該首先要擴大自己的銷售面,也就是銷售市場,當地的政府應該實施招商引資的政策來吸引大量的廠商的投資,從而在增加消費群體的同時還增加了大量的銷售量。
5.2 加大對農戶們相關技術的培訓和指導
惠水縣的農業種植業的相關部門應該對金錢橘產地農戶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和給予相關技術上面的培訓;例如;舉一些類似地方的種植戶的成功的例子來加強農戶們的信心,請相關方面的專家或老師來針對當地農戶門在對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或不了解這一情況來進行一些分析和指導。當然也可以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結合來進行對此問題出謀劃策。
當然在政府給予他們幫助的同時,鼓勵農戶們也應積極的投身于培訓和學習相關的技術,積極配合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指導。
5.3 拓寬銷售渠道
農戶們可以適當及合理的擴寬自己產品的銷售渠道,盡量的利用當下大數據下的就是實現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這樣不僅僅可以加大產品的影響力,也可以擴大自身產品的受眾群體及其使產品發揮更大的自身價值,帶來更大的收益。正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農村淘寶幾乎遍布了中國各地的每一個村落,因此,農戶們可以利用這一現有資源可以在網上售賣金錢橘,這樣不僅可以擴大銷售,還可以擴大了產品自身的影響力,再次增加農戶們的收入。
5.4 優化產業結構
在調查中可知,當地的金錢橘的供給量是嚴重不足的,對于此問題,建議當地的村民們加大對金錢橘的種植程度,當然在加大種植的過程中,農戶們要時刻警惕的還有不要一味盲目的去種植,還要結合當下的實際,在確保種植的橘數的存活率較大的情況下可以加大對金錢橘的種植,當然還要在種植過后加大注意對橘樹的有效管理,然后管理的相關技術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
對于政府來說應該招商引資,投資建廠,優化金錢橘的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例如:如果當地由廠商來收購金錢橘,那么這對于種植戶來說,大大的提高了收入和工作的穩定性;對于當地來說可以帶動就業,會有大批農民工進入廠房工作,吸引到外地的大批農民工返鄉,減少了留守兒童的存在,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當然對自然壞境來說,大量種植金錢橘還可以提高勝利覆蓋率,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當然再延長產業鏈把橘子加工之后能更大的發揮金錢橘的經濟價值和效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高鴻業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7.1
[2]《中國果樹志.柑橘卷》/周開隆,葉蔭民主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9
[3]《市場營銷學》/錢黎春 胡長深主編,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7.1
[4]400份問卷調查中300份有效問卷調查數據,羅開香等小組成員,調查時間:2016.5
作者簡介
羅開香(1994-),貴州惠水,貴州省黔南名族師范學院,14級經濟學專業,本科。
張曼婕(1983-),湖南寧鄉,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