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錦梅
摘 要:近幾年,北港街道中心幼兒園逐漸把繪本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教學中,也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我們總結出了很多有效的策略,來幫助幼兒閱讀習慣的養成。比如“九個一”:每天一小時繪本欣賞、每天一小時親子閱讀、每周一次圖書漂流、每周一次繪本教學、每月一次走班表演、每月一次親子閱讀開放活動、每學期一次寶貝劇場秀、每學期一次繪本主題分享、每學年一次繪本嘉年華。
繪本閱讀已逐漸成為我園比較明顯的特色。但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教師在在指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過于注重文字,忽視畫面,指導策略也比較單一;而家長對于繪本的認識還比較淺顯、存在差異,也不夠重視。
關鍵詞:繪本;早期閱讀;指導策略
幼兒繪本教育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能夠切實符合幼兒生活,與幼兒形象思維特點相匹配,通過視覺對幼兒形成美感的體驗,對于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通過對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形成一些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幼兒進行閱讀,形成家園合力,讓繪本真正走進孩子,讓閱讀真正融入幼兒生活,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 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結構和特點
研究發現,影響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因素包括參與性、效能性、傾向性和廣泛性,而這四個因素對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效能性、參與性、傾向性和廣泛性。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缺乏穩定性,且缺乏中心興趣。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可能與幼兒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堅持力的年齡特點以及有意注意發展滯后、沒有穩定的中心興趣、很難長時間做同一件事情的心理特點等有關。幼兒對閱讀材料有獨特的喜好,色彩鮮艷、圖多字少、夸張、充滿想象力且貼近生活的閱讀材料對于幼兒更有吸引力。
2 師幼互動,閱讀區氣氛融洽
約一半的教師會選擇在幼兒閱讀時或閱讀后進行指導;只讓幼兒獨自閱讀、只讓幼兒聽老師閱讀講解的也有,但所占比例小,說明大部分教師注重閱讀時的師幼互動,態度較積極,指導頻率較高。
3 教師組織下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教學形式以集體教學為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最常采用的是區域活動,幼兒自己看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其次是集體教學、小組活動,這三種情況都能培養幼兒同伴之間交流溝通的能力和師生之間閱讀的互動,最后是一對一教學,它主要是培養師生之間的閱讀溝通,但忽視了同伴之間的閱讀互動。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制作繪本PPT,人手一本圖書閱讀,以游戲形式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故事內涵。
4 繪本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教師往往是拿來主義,不對繪本內容、畫面做取舍,在教學過程中,將繪本教學簡單地等同于看圖講述、故事教學等傳統的語言活動,因而教學活動往往顯得冗長而沉悶,繪本的內容得不到深入的挖掘,也抹煞了孩子們對繪本進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教師們在思索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使幼兒在繪本背景中,學習自然科學、情感藝術、生活品行、發展思維等各方面能力。早期閱讀的語言力學習已不再是教學重點,卻是完成目標不可或缺的途徑。然而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們表現出對繪本教學的目的缺乏準確的價值判斷,因而在定目標的時候,往往將了解故事內容作為主要目標。
如何深入挖掘繪本內涵?教師將理解繪本內容作為繪本教學的主要目標,一方面說明教師對繪本教學價值理解上的偏差,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教師在深入挖掘繪本內涵方面的欠缺,我們的教師缺乏投放在專研繪本上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教師本身文學素養的差異,也造成了在理解文學作品上的偏差和不足。
5 結論與建議
1.正確選擇好繪本。繪本有品質高下之分,尤其在繪本已經熱起來的今天,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的現象甚至是“偽劣繪本”的出現,作為教師,具備鑒賞優秀繪本的能力,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舉足輕重。怎樣選擇繪本?
首先,要以幼兒為本,充分考慮閱讀興趣。以幼兒為本,即選擇適合幼兒不同年齡段與智力發展段的繪本。比如,中班兒童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更注意事物的表面屬性,他們的觀察能力不強,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較復雜的繪本就不太適合他們閱讀。教師應選擇那些畫面清晰、形象突出、情節簡單、內容健康的繪本供幼兒閱讀。充分考慮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要選擇趣味性強的,情節比較緊張、角色個性鮮明的故事,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等。
另外,不能根據文字多少來判斷繪本傳授知識的深淺。接觸繪本多的人就知道,著名大師繪就的繪本,即使文字不多,但卻具有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如美國伊恩·福爾克納的《奧莉薇》,文字不多,卻通過作者簡單的筆觸將這只超有個性的豬小妹躍然紙上,讓小讀者享受一場特別的視覺盛宴的同時從內心深處為發現另一個自己而會心一笑,奧莉薇是只擁有“大大夢想”的豬,小朋友們何嘗沒有呢?
其次應以審美、娛樂功能為主。美是繪本最重要的本質,圖畫是美的主要載體,圖畫如果是美的,高品質的,豐富的,那么兒童從中獲得的想象就必然是美的、高品質的、豐富的;相反,圖畫若是低劣的、呆板的、惡俗的,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選擇繪本要重視繪畫的藝術品質。另外,中國傳統教育注重的教育功能為主深刻地影響著教學繪本的選擇,“板起臉來說教”是我們一貫的作風。但是繪本教學的本質不應該如此,選擇屬于孩子自己的故事,讓他們沉浸在幻想和快樂的天堂才是繪本應有的作用。因此,選擇繪本,不是選擇“大道理”,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不該是被端端正正地釘在教育里,而是在輕松愉悅的繪本故事中笑著成長。
2.追求繪本教學活動設計的科學性。繪本教學應該是一種充滿童趣和利在營造快樂氣氛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首先應該保證孩子獲得了快樂。也許,在這個生存要經過激烈競爭的時代,千方百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老師們無奈地故意忘記了孩子的天性,或者習慣了忘記,不得不在他們年紀尚小的時候就對其開始知識和道德的教育,但還是請他們偶爾給孩子自由呼吸的機會。因此,在繪本教學活動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現實和心理發展規律,充分應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各種研究成果,創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片段帶來快樂的價值。 小二班有個很不喜歡看書的小朋友,原因是其在家里看書后總要回答父母的問題,她一方面很怕答不上來,另一方面就是在看書時集中不了經歷,老在琢磨爸媽會問什么樣的問題。結果沒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反而使讀書在其心里成了件有壓力的事。同樣,繪本教學活動設計如果有過多的提問,且不懂得提問的策略,同樣沒法使繪本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也發揮不了繪本在孩子成長中應有的價值。
3.正確處理繪本教學設計與教學目標達成的關系。繪本教學的目標應當全面、合理,要體現個性差異。正因為幼兒園繪本教學要實現的更多是情感或者精神層面的目標,可觀測性沒那么強,因此,在設計繪本教學目標時,不能僅僅為了符合教學設計原理就不顧繪本教學本身的特點以及兒童自身的特點。
此外,比起技能性知識的教學設計來說,既定的繪本教學目標達成與否不應該直接生成教學評價,因此,不認同幼兒園教師在繪本教學中死握著教學目標不放,生搬硬套,對教學的當時當景不管不顧,忽略最不應該被忽略的兒童,去上一堂不知道應該屬于誰的繪本課。教學原理認為,教學設計應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幼兒園繪本教學設計理應秉承這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