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守富
摘 要:本文將根據高職學困生數學基礎差、學習不入門,進而導致他們自信心不足、厭學等不利因素入手,談一下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以供同行交流和借鑒。
關鍵字:高職學困生;數學;學習
近年來,由于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較低,理論學習能力較弱,部分高職院校對高職數學的難度一降再降,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高職學困生的數學成績,這樣以來,不但完不成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而且也起不到幫助高職學困生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的目的。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談一下如何幫助高職學困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1 幫助高職學困生轉變數學學習習慣
高等職業教育逐漸走上規范化的道路,但對高職數學這門基礎課來說,部分高職院校對數學的課程定位把握還不夠準確,甚至部分數學老師對高職數學的功用認識還不是十分明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對基礎課的要求是重基礎、重應用,在深度和廣度上以“適度夠用”為原則。就數學學科本身來說,數學教師不僅要完成上述知識層次的目標,還要重過程、重方法,進而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達成。
高等職業教育的公共基礎課數學往往在新生的第一學期開設,這時高職新生剛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和生活習慣還受中學時代的影響,尤其是數學的學習還停留在中學那種慢節奏,老師布置任務,舉一反三的練習,嚴重阻礙了高職數學課程的進度,造就了許多數學學困生。因此,數學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課程的要求,還要幫助高職學困生改變中學的數學學習習慣,養成一種適應大學的學習習慣。
高職數學的內容在寬度和廣度上都高于中學數學,而在深度上要低于中學數學。根據高職學生的年齡和心智水平就學生自身而言,學習能力應該比中學時期有所提高。教師應指導學生要快速領略所學內容,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領略數學思想,重視數學基本應用。至于數學內容的深度研究和融會貫通,學生可根據自身學習能力而各有不同,不做統一要求。大學的學習應該從中學的精深應試學習向知識廣泛涉獵轉變,進而快速尋找自己的興趣點和人生航向。
2 指導高職學困生組建數學學習團隊
高職院校的公共基礎課教學一般仍以班級授課為主,這時對于20人以上的班級,總有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有數學水平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也有數學水平較低、學習能力較弱的。教師首先采取的措施應該是自愿組合,結對子幫帶,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既可以相互學習,又加深了友誼。
數學教師也可以選數學水平較高、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課代表,針對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當教師的助教來講解輔導。也就是說,學生自己反映的問題盡量讓同學們自己去解決,至于學生解決不了的普遍問題,再由課代表反映給老師,老師親自講解輔導。
一個好的教學班級應該有多個好的學習小組,他們之間互查互助,譬如課堂筆記、作業講評、公式記憶、課后練習都可以進行互查互助,相互評比,共同提高。還可以讓班長或課代表等學習骨干定期組織階段測驗,每隔一周或兩周時間,從練習題或作業題中抽取部分習題進行測驗評比,這樣既可以做到定期反饋,又能相互促進,提高了大家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3 指導高職學困生優化自主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時,傳授學習方法至關重要。如果班級能有集體自習時間,教師應盡量當面批改作業,個別輔導作業中出現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形成錯題本,這對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會有很大幫助。對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普遍問題,教師應該利用自習或上課統一糾錯指導。學生利用糾錯本總結自己的易錯點,能使學生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對不斷的提高自己有很大的好處。如果把這種習慣用于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就會使他們受益匪淺。
每當教學內容完成一章或一個模塊時,老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做階段式總結,總結學過的知識點及其脈絡,總結自己的收獲,這對樹立自己學習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雖然我們很難做到“日三省吾身”,但學習或生活一個階段后,總結自己的收獲,會讓我們覺得生活很有意義,感受到自己在不斷提高,同時也會對生活和學習滿懷信心,樂觀向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熟悉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還要及時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與學生進行座談交流,對學生的思想波動加以引導,譬如要經常鼓勵學生每天盡最大努力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今日事,今日畢,絕不能拖到明天;鼓勵學生有志者事竟成等正能量的思想教育。
以上我們從轉變學習習慣,組建學習團隊,優化學習方法三個方面來幫助高職學困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由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教師還可以設計分層教學,分層練習,讓學困生“踮踮腳、夠得著”,還有從生活和專業上找一些數學應用的實例提高學生興趣等方法,在這里不一一列舉。本文談到的三個方面不僅適合高職數學學困生,而且對因剛升入大學感到學習困惑的學生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