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純
摘 要:前蘇聯的學校體育制度,是整個前蘇聯體育運動制度的基石。它對整個蘇聯體育的勃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以十分廣泛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改革所帶來的國民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社會秩序的不穩定,給俄羅斯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在人均期望壽命明顯縮短的同時,學生的體質與健康也在急劇滑坡。
關鍵詞:俄羅斯;學校體育
前蘇聯的學校體育制度,是整個前蘇聯體育運動制度的基石。它對整個蘇聯體育的勃興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以十分廣泛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改革所帶來的國民經濟狀況的不斷惡化,社會秩序的不穩定,給俄羅斯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在人均期望壽命明顯縮短的同時,學生的體質與健康也在急劇滑坡。
1 俄羅斯的“勞衛制”
“勞衛制”似乎是前蘇聯體育運動特別是學校體育的代名詞。作為蘇聯體育制度的綱領和標準的基礎,它的確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從1931年蘇聯政府頒布實施勞衛制以來,曾對其進行過6次重大修改,使得它的內容更加科學,每一級別測驗項目的數量、年齡分組、標準、要求、組織措施更加合理化。
勞衛制在近十多年來的實施中,也存在許多弊端,如領導管理中的強迫命令、宣傳中的老爺式作風、組織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等,造成了廣大公民對勞衛制興趣的降低。在各種體育競賽中,勞衛制的達標人數常常作為體育組織工作業績的一項評價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虛假和欺詐行為。而許多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和體育課教學中,又往往把教學內容局限于勞衛制的范圍內,而不顧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這就逐漸使學生喪失了對勞衛制的熱情。俄羅斯的勞衛制正在走向過時。問題又似乎回到起點上:推動勞衛制發展的內在機制究竟是什么? 它如何適應俄羅斯的體育運動和學校體育現實,反映學生對此的真正需求? 這的確是值得深思的。
2 俄羅斯體育教學大綱
體育教學大綱是隨著體育課的出現和發展而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直到80年代初期,蘇聯各類學校所使用的體育教學大綱,主要是用于規定體育課教學任務和內容的文件,可以稱之為單一性(體育課)體育教學大綱。
在1992-1993年度,俄聯邦教育部作出決定,在普通學校同時試行幾個選擇性體育教學大綱。各校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選擇其中一個大綱使用。較有代表性的體育教學大綱有: (1)仍沿用過去內容和體例的“綜合性體育教學大綱”;(2)以發展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為主的體育教學大綱;(3)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教學的形成性體育教學大綱;(4)專門供農村小學使用的健身性體育教學大綱。總的來說,每個教學大綱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和結構體系,反映出作者對體育教育過程為充分實現其發展和形成性職能的獨特見解。
3 俄羅斯中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的發展及特點
3.1 發展及蛻變期(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蘇聯教育部于1972年12月底批準修訂并于1975年正式頒布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其中涉及的體育教學任務,一是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紀律性、組織性、獨立性以及義務感、責任感,使之懂得關心身體健康、增強體質屬于社會責任的道理,二是掌握勞衛制理論知識和田徑、體操、滑雪和游泳等練習技能,三是掌握基本運動項目的技能技巧和具備在各種復雜條件下能夠完成基本運動項目的身體素質,四是具備獨立從事體育鍛煉的技能與習慣、養成穩定的體育興趣、提高高年級學生比賽及鍛煉的裁判能力,五是掌握正確的姿態、保持整潔的外表和養成端莊的舉止。
3.2 巨變及振作期(20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俄羅斯于1992年調整了基礎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俄羅斯教育法
規定,“教育目的是造就獨立的,自由的、有文化的、有道德的人,使之意識到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遵守憲法和法律,在人與人之間,在各國人民之間,以及在不同的人種、民族、宗教和社會群體之間,能相互諒解和合作。”這一開宗明義的闡述,實質上表明了教育改革的人文主義及人道主義價值取向。俄羅斯教育部于1993年決定在普通學校試行選擇性體育教學大綱,即普通學校根據實際情況任意選擇其中任何一個大綱。
3.3 發展及求索期(21世紀初至目前)
俄羅斯聯邦政府于1992年7月10日正式頒布施行的《教育法》第7條規定,“俄羅斯聯邦確定國家教育標準,它包括全俄羅斯標準和各地區(民族)標準,俄羅斯聯邦作為國家政權的機關和中央職能管理機構,確定國家教育標準的俄聯邦部分,它規定主要教學大綱的內容的最低限度,學生最大教學負荷量以及對畢業生訓練水平要求。”
長期以來,俄羅斯中小學均按各科教學時數規定和統一教學大綱施以教學,而未考慮地區及學校之間差異,時至今日俄羅斯中小學普遍要求清除體育教學集權主義傾向、擴大辦學形式、辦學內容的自主權,這有益于體育教學過程貫徹人道主義和民主原則。
4 俄羅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及發展特點
俄羅斯中小學體育課程國家教育標準在1992年提出后經歷了漫長的討論過程,最終于2004年獲得通過。俄羅斯聯邦政府教育部于2005年根據《體育課程國家教育標準》頒布了小學、初中、高中的體育教學大綱,該大綱由《體育知識》、《體育活動方法》和《身體完善》等三部分內容組成。
俄羅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從運動項目轉向與人文知識等相互融合的內容體系(2)從加大選擇性教材比重轉向統一性和多樣性協調。
5 俄羅斯的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
俄羅斯現有21所體育學院、22所體育專科學校和89個師范學院體育系。其中俄羅斯國立體育學院承擔著蘇聯解體對俄羅斯體育院系的培訓和科研的指導,以及教練員和體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的任務。
5.1 俄羅斯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制
(1) 培養目標: 一方面為中小學培養體育師資。另一方面為社會提供專業的體育人才。
(2) 學制: 4年學習結束后,考試合格且論文答辯通過獲得本科文憑,再經入學考試,可攻讀副博士學位,學制3年,此后再經若干年工作研究形成有創新、成體系的專題研究系列后,可申請博士學位答辯。近年來,俄羅斯對外交流增加,1992年9月,俄羅斯教育法規定高校的學位與世界通行的學位制接軌,開始授予學士學位(4年)、碩士學位(2年)和博士學位(3年)。
5.2 俄羅斯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結構
俄羅斯的各體育院系一般包含3個部門: 基礎部、教育部和訓練部。新生入學后全部進入基礎部學習基礎課程,同時進行相應專業課程的教學和訓練,持續5個學期,從第6學期開始根據個人志愿和專業運動成績分流到教育部和訓練部,以確定其專業的方向。
俄羅斯大學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特別強調涉及多學科、多門類的知識,在學生掌握廣博的理論知識后再選擇決定自己的專業或專項。以國立體育大學為例,課程設置主要分為3類: 第一類是人文科學和社會、經濟學課程;第二類是一般自然科學課程;第三類是專業課程(培養運動專家職業技能的體育教育學課程、理論方法學課程和醫學生物學課程以及一些選修課程)。前兩類課程由國家標準委員會確定,學校無權加以改動,第三類課程則完全由學校確定。學生在學期間要學習各種運動項目,不僅有普及運動項目,如:田徑、體操、球類、滑雪、水上運動、自行車和摩托車、冰上運動和戶外游戲、網球和乒乓球、臺球、體育健身方法等,還有本國傳統優勢項目,如: 舉重、摔跤、藝術體操、冰球等。在課程設置上很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原鵬程.中俄中小學體育教學發展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2009,5.
2、程鵬. 中、俄兩國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現狀之比較[J]. 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9.
3、王韶峰,隋東旭.中俄兩所學校體育課程標準實施的對比分析[J]. 體育學刊,2010.
4、馬忠利. 俄羅斯體育重歸政府管理的過程及緣由探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8-11.
5、李琳,季瀏,王學軍.提升國家人力資本,改善居民生活質量[J].體育學刊,2012(4):47-50.
6、徐本力.體育強國競技體育強國大眾體育強國內涵的詮釋與評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