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蘭
探討低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何秋蘭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學生的識字目標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此本文旨在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探究識字教學的對策。
低年級學生;識字;問題及對策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識字的重要性也逐漸被教育界所認知。因此對于現階段的語文教師來說,如何能將識字教學有效性提升,是教育過程中的關鍵。而低年級學生如果能在這一階段打好基礎,那么對于今后的學習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新課標實施以來,在識字教學上出現了不少新問題,如識字任務加重。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低年級學生需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識字量的增加使教師在教學上出現了一定的難度。在教學識字過程中許多教師會碰到類似這樣的問題:
1. 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夠
識字教學中,教材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教學脫離了教材內容,那么往往起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普遍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對于字詞的理解太過片面。很多時候教師在教授到一些字詞時,僅僅只是通過告知學生的方式,這種膚淺的教學體系無法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另外,在教學方法上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地方。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生,類似于猜謎語式的識字教學非常常見。例如:腳踩四點水。實際上這個謎語的答案是“燕”字,是對部首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有效,但是卻不能滿足于所有場合,很多時候識字教學需要形、音、義相結合,不能分開字形教學。
2. 識字教學方法待改進
識字除了要認識字以外,還需要掌握寫的方法。但是從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往往過分注重識字的教學,卻沒有意識到寫字的重要性。例如很多教師往往會將一個字拆開,然后讓學生一筆一畫地進行寫字。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字體結構上大致正確,然而卻違反了漢字的組成規律。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整體,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應該從整體入手,觀察筆畫后進行集中教授學習。
低年級識字教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學生的年齡普遍偏低,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所以就需要教師們在教學方式上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和特點,才能切實提升教學效率。另外,對于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教師也需要有充分掌握,從而利用一些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 科學激發識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睦韺W家布魯諾也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睂τ诘湍昙壍膶W生更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為了激發學生識字的主觀能動性,在一年級剛開始接觸漢字時,我總是先用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講解漢字的演變、漢字的神奇作用、漢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妙變化,掌握漢字的重大作用,學生們總是聽得心馳神往,從學生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對學好漢字充滿了信心。于是,我趁此機會,讓學生認幾個字,“天、地、人、你、我、他”,課后檢查發現,學生果然記得牢。
當然,如果每節課每個生字的教學都是讀音、組詞,老師總是先帶讀,再讓學生反復枯燥地讀,學生對生字只是機械地識記,那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順應兒童的心理,創設新奇有趣的識字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漢字。如教學部編本一年級上冊識字課第8課《小書包》時,教師可讓學生拿出書包,在桌上擺出橡皮擦、尺子、文具盒、鉛筆、作業本、生字本、轉筆刀等學習用品,老師分給學生詞語卡片,讓學生貼在相應的物品上,讓學生邊看學習用品邊記卡片上的生字。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老師創設了不一樣的識字情境,相信學生的學習熱情必會高漲,識字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2. 協同教學模式
在漢字中,有很多字是存在規律的,尤其是一些部首,會體現出具體的含義。而很多教師也已經注意到了字形,并通過字義與字形的關系來強化對于學生的漢字教學。例如在教到“肚”這個字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月字旁在很多情況下都與身體有關,因此很多身體部位都是月字旁,比如“肝”、“肥”、“胖”等。
且識字并不能單純地采用字形教學或是字義教學,這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誤導。實際上,正確的識字教學需要字形、字音、字義共同教學,當然生字的教學還可通過猜謎識字法、漢字溯源法、比較識字法、形象記憶法等多種有效的科學方法來教學。
3. 通過多元化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識字
課堂教學是學生識字的場所,但是學生的識字練習不僅僅能夠在課堂上完成,還能在生活中體現。語文與生活本身就是密切聯系的,所以教師也不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展開漢字的記憶練習。例如在一些比較難的生字的學習方面,像“建”這個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關注一下路旁的銀行,在每次回家時都多看一會加深記憶,長此以往學生也能對于這個字記得非常清楚。而生活中常見的標志、路牌、招牌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認識漢字的有效途徑,并且也讓學生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學習和使用漢字。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的方式來認知漢字。比如在教學到“穿”這個字的時候,由于這個字有多個含義,學生在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些難度,但是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支筆將紙捅破,并告知學生,這個過程就是筆“穿”過了紙的過程,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字義。然后又可以利用幾個相同字義的詞來鞏固練習,例如“百步穿楊”、“穿針引線”等,從而讓學生了解到這個詞的各種用法。
通過研究,可以看到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雖然在現階段的教材安排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通過系統和科學化的教育改革,并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探究,可以有效讓學生處理好閱讀和識字的關系,并掌握識字能力??偠灾?,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模式后,才能讓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具有目的性,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1]介春龍.低年級識字教學問題與對策[J].小學教學設計,2012,08(01):9-10.
[2]董雅芬,潘德奎.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小學教研版,2012,11(04):62-62.
何秋蘭,福建省安溪縣慈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