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沖
以創新為動因的班主任隊伍建設
楊志沖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針對班主任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創新工作思路,改變了班主任聘任的流程,實行多部門聯合考核,從源頭上控制班主任隊伍的質量;創新培訓模式,發揮學校老專家作用,注重培訓內容的系統性和培訓方式的有效性;在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創設激勵機制,營造積極的氛圍,班主任隊伍的核心素養得以穩步提升。
創新;激勵;核心素養
班主任專職化和取消班主任設置是近年來班主任研究中爭議比較大的兩個話題,但在中小學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可能性都不大。一是大學沒有專門的班主任專業,班主任的教學負擔都比較重,專職化缺乏實施的空間。二是學生管理最不能缺少的人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學校管理的重要一環,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的主體,取消班主任只能是一種理論上的設想。現階段各個學校在班主任隊伍建設方面確實有無法破解的難題,例如班主任的聘任還是以領導任命為主,自愿申請擔任班主任的教師比例不高,中小學基本上沒有專職的班主任人員,班主任工作還不能計算半工作量等等。這些問題在事業單位編制和學校財務制度沒有根本性改革之前是不可能解決的。立足于現實,創新工作思路、提升班主任隊伍的素養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合理途徑。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近年來在班主任聘任流程、培訓模式和激勵機制三個方面進行探索,收到一定的成效,學生管理井然有序。
班主任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崗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指出:“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這說明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的優秀者,不是所有教師都可以勝任班主任工作的。學校聘任的班主任的素質高低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的成長發展,班主任聘任工作至關重要。
教師具備哪些素養才可以做班主任?綜合理論研究的成果和學校實踐中的經驗,正確的答案是教師應該具備 “一定工作經驗、管理能力強、對學生有愛心、有奉獻精神”等等核心素養。[1]這些素養要通過管理部門長期的關注才能發現。但是有時候教師和管理干部因為工作變動的原因在時間上不能保證,那么班主任選拔時如何讓教師的這些素養在短時間里凸顯出來呢?比較成熟的做法是關注教師的工作實績。一看教學成績,有優秀的教學業績一定有比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課堂管理能力,這恰恰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素養;二看管理的后續力,能不能管得住學生是前提,管理上有沒有持續發展的能力是關鍵,班主任管理靠的是細水長流、日積月累,管理效果不能曇花一現或起伏不定;三看個人的情商,一味地蠻和兇、煩和亂是管理的大忌,管理需要以人為本,通過情感的交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服從,這對情商的要求比較高。懂得尊重人、幽默風趣、方法巧妙的班主任班務管理的效率明顯較高。
變革班主任聘任流程從起始年級開始。傳統的做法是教務處先定任課教師,然后學生處從中挑班主任。這樣操作的方式存在一個問題,即缺乏合適的班主任人選,因為畢業年級工作更加關鍵,許多優秀教師留在畢業班,導致起始年級的師資相對比較弱。所以我們將整個學校教師配備順序的先后關系進行調整,定好包括起始年級在內的班主任人選,再安排任課教師。雖然只是順序上的變化,但是班主任隊伍的質量得到確保。近年來學校嚴格執行公正公平的均衡分班,因為各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得到認可,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不降反升。
班主任聘任流程的變革還有一個環節是變班主任由德育口子垂直管理為多部門聯合考察。垂直化管理是中小學常用的管理模式,根據這一管理模式實施的班主任聘任流程,由學生處提出人選,分管德育的校長定奪。局限性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備課組內的學術水平得不到重視。我們學校采用扁平化管理,由年級領導小組提出人選,學生處、教務處和教科處等幾個部門共同協商,最后交校長室審核。這樣選拔出來的班主任教學和科研的水平高,管理能力強,也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
近年來,啟秀中學通過變革班主任聘任的流程,班主任隊伍的整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班級管理落差不明顯,學生和家長滿意度大大提高,基本上消除了家長要求換班主任的群訪事件。
班主任隊伍建設,培訓是重要的環節。《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提出,只有接受不少于30學時培訓的班主任才能上崗。班主任培訓分工作指導和業務提升兩大類型,利用好學校以及周邊的資源進行系統的校本培訓是培訓的重點。南通市啟秀中學班主任校本培訓有如下做法。
1.建立總班主任制度,放大學校的優質資源。
教師和醫生的職業有相似之處,越老越“值錢”。在學校里經驗豐富、教學業績好的教師,學生和家長一般都比較喜歡。發揮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同志的作用,常規的做法是通過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在工作過程中提高年輕同志的工作水平。這樣做的局限性是受益面不廣,優質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啟秀中學的李庾南老師是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原創者,班主任工作在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為了充分發揮李老師的作用,學校在李老師授課的年級,聘請李老師當總班主任,對年級所有班級輪流進行數學學科的教學和班主任管理。實踐證明,這個年級班主任管理整體水平高,彰顯了名師的輻射作用。
2.注重業務培訓的系統性。
班主任培訓是對管理者的培訓,目的是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水平,不同于工作安排,與學科培訓注重專業培訓有相似之處。系統的班主任業務培訓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政策法規培訓。班主任應該了解國家對于學生管理的政策法規,尊重學生的權利,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例如家長會學校明確要求學生的監護人參加,但是有部分學生的爺爺奶奶一定要參加,這里就有個監護人概念的理解問題。只有將“爺爺奶奶不是監護人”這一概念通過家長學校等方式進行告知,矛盾才能得到解決。二是管理業務培訓。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藝術等多個領域,一般老師不可能全面了解。譬如學生心理問題的處理,在區分是學生行為違規還是心理問題方面判斷能力不強,對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是安排心理疏導還是就醫治療模棱兩可,通過培訓能達成基本的認知。三是德育課程開發的培訓。德育課程包括班會課程、升旗儀式教育、參觀學習等方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由于沒有統一的國家和地方課程安排,德育課程需要學校自己開發。班主任是開發學校德育課程的主力軍,基于問題導向,通過培訓,提高班主任德育課程的開發能力。
3.創新班主任工作指導方式。
開會是學校工作安排的主要方式,全體班主任會議、年級班主任會議是工作安排的主要途徑。學校創新指導方式,致力于建立具有啟秀文化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指導模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建立班主任學習小組,形成學習共同體。學校在起始年級班主任安排時,將不同年齡結構和能力水平的班主任放在相鄰的班級,任課教師的安排基本一致,為班級之間的協作提供有利條件。學校安排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擔任召集人,組織學習共同體,班級管理之間的差距就不容易拉開,不僅年輕班主任有提高,有經驗的班主任也有進步。二是年級內分工合作,深度挖掘班會課的教育功能。班會課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主陣地,如果學校規定的教育內容不能結合班級、年級的實際,就沒有針對性和效果。現在很多班會課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存在“碎片化”問題,缺少體系完整的教育深度。我們規定各個年級在學期初制定班會課課程的基本標準,在每周的年級例會上由一位班主任提出班會課實施方案,再具體討論修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是以“比賽”促進提升。體育訓練有“以賽代練”的做法,訓練的周期縮短,效果會比較好。學校有幾位教師參加市級班會課比賽,在準備的過程中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收獲比較大,有一位教師獲得長三角班主任比賽的第一名。學校每學年以年級為單位組織班主任業務能力大比武,成績作為班主任專業成長考核的組成部分。聽課交流也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和學習,對于班主任隊伍的整體提升有促進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動力是什么?有人是為了評職稱,有人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也有人是外力的推動,等等。擔任班主任的動機允許多樣化,如果在后續的管理上缺乏激勵機制,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可想而知。學校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建立教師激勵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激勵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進行。
物質獎勵主要是用好、用足政策。績效工資是物質獎勵的主要形式,根據財政部門的規定,班主任績效工資每月平均500元左右。學校在考核方式上設置,根據學生管理的特點,每周對學生常規落實情況進行考核,透明公開。每月根據各周考核分數的總和,分三個檔次進行績效工資的發放,獎優罰劣。績效工資的發放尊重了班主任的勞動付出,激發了班主任的工作熱情,受到班主任的歡迎。
精神鼓勵的激勵功能不輸于物質鼓勵,而且在操作上更多樣、更靈活。
學校除了常規的會議表揚、經驗介紹以外,還創新對班主任精神鼓勵的新路徑。例如開展“學生看班主任”征文活動,優秀的文章經過學生處審核以后在學校網站和校內展板展出。特別是將優秀班主任事跡制成音樂相冊,在教師朋友圈和家長群中發布,擴大激勵的影響力,對班主任的激勵作用非常明顯。
建立資格證書制度是精神鼓勵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榮譽稱號是一種精神激勵的方式,江蘇省人民政府在評特級教師時就有德育這一專門的學科,在評審各種各樣榮譽稱號時都對班主任的年限有明確的規定,教師職稱評審對于班主任年限提出要求,都是對班主任的激勵。許多學校建立校本班主任資格證書制度,對于班主任精神激勵作用巨大。[2]啟秀中學考慮將班主任分四個級別,從低到高分三級班主任、二級班主任、一級班主任和高級班主任。班主任級別跟績效工資、評優評先掛鉤,以此激勵班主任不斷提升。
[1]鄭東輝、張趙姝影.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制度訴求:來自664位班主任的調查數據[J].中小學學校管理,2016(10).
[2]馮建軍.論專職班主任及其制度保障[J].中小學學校管理,2016(10).
G451.2
A
1005-6009(2017)31-0041-03
楊志沖,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江蘇南通,226001)校長,高級教師,江蘇省歷史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