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規”該不該執行?
最近,學校高一國際班部分學生在學校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現象比較嚴重,任課教師反映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上用手機看小說、聯網打游戲。班主任非常焦急,在批評教育的同時也向家長通報了這一情況,引起多數家長的共鳴。于是該班家委會制訂了一條新“班規”:(1)對于我行我素將手機帶來學校的學生,無論任何理由,只要被老師發現,無論在使用手機做什么,第一次由老師沒收并請家長來學校認領。(2)對于屢教不改將手機帶來學校的學生,一經發現,手機則由學校保管至學期結束。(3)對于一意孤行將手機帶來學校的學生,每次扣減該同學GPA成績并給予適當的處分。
此條新“班規”一發到家長群里,多數家長都表示贊成和支持。然而,有一位家長和學生卻拒絕簽字同意。他們的理由是:(1)父親認為女兒基本不會用手機長時間玩游戲或在網上閑聊。(2)她家離學校較遠,父親又經常出差,每天放學孩子都會跟父親電話確認是否要家長接。(3)手機可以幫助孩子練習英語聽力和查閱英語單詞。
“班規”是需要全班集體遵守的。由于個別學生和家長說“不”,這條新“班規”該不該執行呢?如果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強行通過新“班規”,似乎對那個有正當理由的學生有點不近人情;如果只對這個學生 “網開一面”,則對其他的學生也不公平,更會給今后的班級管理帶來更多麻煩。
試想,如果您是這個國際班的班主任,該怎么處理呢?
(本案例由南京市第一中學黃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