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花
淺談如何提高中年級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積極性
顧金花
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又直接影響到其學習效率和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中年級是學生小學生涯中的重要階段,是學生自信心培養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
提高;激發;語文課堂;積極性;興趣;學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論是做什么,都要有興趣去做,才可以做好,語文學習亦如此。但從目前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課堂的情況來看,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我認為中年級是學生整個小學生涯的轉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們并沒有完全褪去稚氣,在學習興趣方面雖然沒有低年級時那么強,但是比高年級的學生還是要高出很多,學習能力也有所增長,這時候的學生塑造性很強。
語文課堂離不開教學內容,學生對老師教授的教學內容感興趣了,就會自然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所以,教師們需要用心來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將學生引入課堂,讓學生駐足課堂。
(一) 課堂導入花工夫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尤為重要。于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想要把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就必須用好課堂導入,引趣式導入、提問式導入、懸念式導入、激情式導入……都可以進行嘗試。
在《三袋麥子》課文導入時,我問學生,如果給你們每人100元,你會拿這些錢做什么?這樣一個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最后用一句話引入了課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那么做事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瞧,我們課文里的三個好朋友也是如此。然后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不同的特點和做事的方式。
教學《九寨溝》一課時,我先和學生講自己旅游的事,邊講邊出示在九寨溝拍的照片,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學生聽,一下子將學生的眼球和思緒抓進了課堂。教師充滿熱情地來激發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很快走進文本,以較高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可見,導入是多么的重要。
(二) 創設情境不可少
教師要采取各種措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把課堂變得“好玩”一些,創設學習情境,將語文課本中的東西結合實物或表演展示出來,學生必會投以很大的熱情和支持。中年級的學生恰好很適合這樣的課堂,個性活潑而有些張揚,卻又可以比較好地管控好自己,不至于課堂上出現失控局面。另外,學生的動手和表現能力也有所增強。因此,情境創設對于中年級語文課堂來說簡直是“標配”。
在教學《九色鹿》這一課時,我重點讓學生體會調達前后的態度對比,為此,我讓學生進行了表演,一組學生表演九色鹿救出調達之后他們的對話,另一組學生表演調達看了皇榜之后去國王那里告密的場景,重點引導學生演出調達的神態、語氣,讓學生自由發揮。先是學生小組自由表演,在學生自由表演時,教師要注意,一定要巡視和觀察學生們,鼓勵學生給予及時的認同與肯定。當學生走上舞臺演出,同學們表現出了課堂氣氛濃厚的興趣。只要教師善于創造情境,學生自然會被課堂吸引。
(三) 多媒體吸引來助力
多媒體技術這么發達,當然在課堂上也不能少了它的助力,不僅使得課堂生動有趣,而且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天安門廣場》這一課第6自然段的時候,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天安門廣場過節時的視頻,學生看得興致勃勃。看完視頻,我提問:節日時的天安門廣場有什么特點?熱鬧、美麗等詞語學生馬上脫口而出,體會到之后讓學生再朗讀本自然段,學生自然而然讀出了感覺,也能在腦中再現場景。
可見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往往更受學生的歡迎,如果總是一成不變,自然沒辦法打動學生,吸引學生,又怎么會有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呢?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聽公開課,回答問題的學生總是那么幾個,他們是老師的“小演員”,幫助老師“演”完一堂課,這樣的教學令人唏噓。想要課堂能夠出彩,平時就需要不斷地鍛煉與培養學生。有很多學生都不喜歡舉手回答問題,就怕答錯了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于是本著“沉默是金”的原則,即使知道如何回答也不愿意主動舉手。教師要善于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沖破心理障礙。為師者,平等、關愛、寬容、欣賞之心缺一而不可。
在平時要多和學生聊天,聊生活,聊學習,平等對話,適當展示溫柔可親的一面,讓學生可以很心平氣和地說話。到了課堂上,學生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不同層次的問題,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愛到每個學生,給他們參與到課堂中的機會,特別是學困生,多給發言的機會。當學生回答問題遇到阻力時,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引導,而不可批評、諷刺等,時刻提醒自己“課堂上的錯誤是美麗的”。正因為一些同學的錯誤,才會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下次便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不管學生的發言是否讓教師滿意,都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另外,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比如說,有的學生在朗讀這方面有天賦,那就要多鼓勵,讓這個學生在這方面建立自信;有的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強;有的又比較善于表演,等等。如此課堂氣氛才會融洽,學生才更樂于參與,這就是所謂的“啞巴也愿意唱歌”的境界吧。
每個班主任都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每一個班主任都應有一套適用于一個班級的獎勵機制,作為語文老師,如果你是班主任,那么你的語文教學也可與這套獎勵機制掛鉤,如果你不是班主任,那么也應該主動地與班主任商量合作,讓你在這套獎勵機制中也有一席之地。這個方法對于提高課堂積極性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在班級里實施了一個積分制,上課回答問題會有適當的獎勵,學生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只要是自己會回答的問題,他們絕不吝嗇舉手。與此同時,自然也提高了上課的專注度,學生會仔細聽好老師的每一個提問,就怕錯過少拿了分數。班里平時上課愛趴桌子上,愛發呆,愛做小動作的學生在這種方式下學習積極性都有所提高。
語文課堂的參與積極性與是否可以學好語文是直接掛鉤的。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薄弱,自制力也不強,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所欠缺,在這種情況下,語文課堂常常呈現出死氣沉沉,枯燥乏味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來思索并改善。筆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想法和做法,從改善中年級的語文課堂為出發點,希望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積極性有所幫助。
顧金花,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學校。